餐饮11种营销模式

社区餐饮生意营销模式

1.免费体验模式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做免费体验,免费退换等服务,大概只有餐饮行业还一直在奉行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古老理念。很多准备开店的老板对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却发愁怎么找到顾客。其实免费就是最好的宣传,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信心,你还怕顾客下次不会再来吗,目前有很多餐厅开业做霸王餐,着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2.核心产品免费,其他内容收费

这个模式其实目前有很多做火锅和串串的都在用,也就是所谓的锅底免费,菜品收费。还有很多卖炒菜米饭的,打着米饭管饱的旗号,其实也是核心产品免费,菜品收费。这种模式会给人一种占便宜的感觉,如果用好了就能起到促进生意的作用。

3.核心产品收费,附加产品免费

这个是和上边的模式恰好相反的,核心产品把钱收了,附加的产品都是免费的。比如说很多做鸡公煲或者焖锅的餐饮店,买一锅肉会送一些蔬菜,吃完肉可以涮菜。再比如很多餐饮店会打套餐概念,买主食送小菜或者送饮品。这种附加产品免费的模式还是为了给人营造一种很实惠,占了便宜的感觉。

4.核心产品收费,其他赠品免费

经常有药店搞这样的活动:买药送鸡蛋,买药送大米......其实餐饮老板也可以在增值服务上下功夫。比如说消费满多少送杯子,送雨伞,或者送店里的一些珍贵的食材等,这样顾客每次使用印着你店里logo的杯子时, 就会对你的印象更加深一点。

5.核心产品收费,增值服务免费

在增值服务这块最典型的就是海底捞了。他的火锅是要你花钱买的,但是等候时他给你提供的美甲等增值服务是免费的,等餐时给你提供的小吃零食是免费的,就餐过程中给你提供的一些额外的体贴服务也都是免费的。通过免费的增值服务来让顾客感觉到物超所值,从而提升店面的口碑以及顾客的复购率。

6.用别人的产品提供免费服务

比如一些做烧烤的,可以和一些啤酒厂家通过独家合作的方式拿到一些低价甚至免费的啤酒,就可以拿这些啤酒来给做免费或者买一赠一的活动。再比如和一些共享充电宝厂商合作,为到店顾客提供免费的充电宝体验活动。再比如可以和做按摩椅的厂家谈合作,在店里设置免费体验区,可以为在店里等餐的顾客提供免费按摩的体验服务。

7.在特定的条件可享受免费

比如在店里每天抽取幸运座位,坐到指定位置的顾客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制定一个幸运单号,点到这个单号的顾客也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前多少名顾客可享受相应的优惠。

8.在特定的时间可享受免费

比如在每天指定的时间段就餐可以享受优惠或折扣。

顾客生日当天就餐可享受免费或优惠。

特定的节日也可以对相应的人群搞相应的优惠活动,比如六一当天三人同行儿童免费,教师节老师免费等等。

9.参与特定的玩法可享受优惠

比如开业当天在店里玩游戏,摇筛子或者猜拳,赢得可以免费或者优惠。

比如让顾客拍照发朋友圈,可享受特点优惠或免费。

比如让顾客在点评上写评论,可以给相应的优惠或免费赠品。

比如顾客拍视频发抖音,可以享受优惠或者免费赠品。

10.尝试包月免费活动

小餐饮店的在开业前期为了增加客流量,锁定回头客,可以尝试包月免费服务。顾客只要缴纳一定的会员费用就可以享受一个月内的不限次消费。

11.将顾客发展成股东

顾客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就可以成为店内股东,不仅在消费时可以享受股东专有的折扣,如果介绍朋友过来吃饭还可以拿到相应的销售提成,月底还可以享受利润分红。

社区餐厅有什么要求

1、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2、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3、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

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5、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有关条件的材料;

6、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开餐厅办证的4个流程开餐厅办理证件有一套的流程,按着流程走,可以提高效率。办好消防审批开餐厅通常办理的流程是得先把房子租下来。你最好能拿到这间房子之前消防审批的一个文件,叫做建筑消防审批合格证,就是业主在盖这个房子的时候就符合消防要求,比如消防通道、喷淋、烟感、消防栓都符合条件、符合要求。拿到建筑消防审批的合格证之后,我们就开始布局,画我们的消防平面图,把消防布点都要标示,然后拿着消防设施的平面图,再去消防大队、消防支队审批,审批通过了就可以开始装修改造了。装修改造的时候他们会过来复审,看你装修的这个房子跟之前的消防设施平面图有没有变化,比方说你本来标记了消防通道,结果你给封上了;明明画了消防栓,结果你把它取消了。这些都不行,必须要符合之前你递交的消防设施的平面图。现场验收合格之后,他们会给你一个餐饮公共场所消防审批合格证。给了你这个证,代表消防审批久过关了。一旦你要再改建、需要重新装修,都需要进行再次审批。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点,不同的餐厅面积消防审批要求不一样:300平米以下算是小餐厅,小餐厅是不需要做消防审批的;但是300平米以上的大餐厅,需要做消防审批。办好餐饮服务许可证开餐厅一定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那就需要把你开店经营的内容进行上报,要去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为餐饮服务许可证是食药局开具的。他们来了之后会检查你的消防、环保、排污是不是都合格、包括凉菜间的尺寸,二次更衣间、每间房间的面积、明档和厨房的面积,他们都有相关的规定,只有这些都符合要求,他们才会给你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那么就算你拿到了餐饮服务许可证,是不是就可以开工了?也不是,只是说明你具备了从事做餐饮的资格。就像你开出租车,首先你要有个驾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在餐饮行业就是驾照。??办好营业执照你要想营业的话,你还得要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要去工商局办理,工商局会根据你的情况进行注册,营业执照并不难,难就难在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餐饮营业执照的时候他会要求你出示餐饮服务许可证。有了营业执照之后呢,还要去办理一些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因为三证合一了,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也就不再需要了。但是请注意,他们会复印一张组织机构代码证给你,让你留着用。如果他不给你,你就找他要。拿到这个之后,将来如果有需要可以用。最后大家切记,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风险是非常大的,有可能会被工商局查封,也有可能被食药所查封,还有可能会被消防队查封。作为执法部门,他们会按要求经常抽查和检查,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没有小事,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020社区餐馆生意

11月19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全零售大会”在上海召开。在本次大会上,《第三只眼看零售》创始人赵向阳解读了《2020社区生鲜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社区生鲜业态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报告以65家社区生鲜企业为样本,涉及门店数5196家。为了让数据具有参照性和可比较性,报告统一定义:将门店面积1500平方米以下,生鲜占比超过20%,立足社区的零售业态纳入社区生鲜业态的范畴进行调研。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社区生鲜业态回归理性,资本对社区生鲜的热度逐渐降温。与前两年的“外来者”挤入社区生鲜赛道不同,2020年的社区生鲜行业多为传统零售企业在发力。从经营数据来看,2020年社区生鲜盈利能力较2019年有所提升,商品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也在进一步上涨。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社区生鲜赛道回归理性。从入局企业的数量来看,新入局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调研显示,2020年新成立的企业只有5家,而在2018年最高峰的时候一年成立的社区生鲜品牌有15家,连续两年递减。从企业融资情况来看,与资本接洽的企业数量在2020年骤减。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的社区生鲜行业融资总额为60.83亿元;2019年的融资总额为54亿元,而今年行业仅有一笔融资发生,是8月份谊品生鲜得到腾讯、今日资本等机构的投资,融资金额为25亿元。从增速来看,社区生鲜门店数保持着45%的高速增长。中国连锁协会发布的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便利店门店增速为13%。对比之下,社区生鲜的门店扩张速度远高于便利店,这也反映出疫情驱动下社区生鲜业态的机会点。报告对不同受访企业的门店增幅进行统计,有16%的企业为零增长或负增长,25%企业门店增幅超过30%。七鲜生活、家乐园优鲜、逸刻新零售这三家企业门店增幅超过100%,提升了整个调研样本的平均值。从门店规模来看,69%的受访者门店数在50家以内,门店数超过100家的即可被看做是区域龙头企业。参与本次调研企业中门店数最多的是钱大妈,达到了3000家。调研显示,社区生鲜企业的销售规模主要集中在1-5亿元之间,超过10亿元的企业占比为13%。样本企业中销售额最高的是钱大妈,今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30亿元,排在第二的位于东北的兴隆家,预计销售额为80亿元,深圳美宜多以23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首航超市、生鲜传奇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8亿元和15亿元。从社区生鲜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74%的企业能够实现整体盈利,较2019年的46%有明显增长,社区生鲜盈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我们认为,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区生鲜盈利能力提升报告同时针对社区生鲜业态的平效和人效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业态的平效为29991元/平/年。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超市百强企业平效为13391元/平/年,不足社区生鲜业态的一半。从人效来看,社区生鲜业态的人效是69.98万元/人/年,百强超市平均值为100.4万元/人/年。从这个角度看,社区生鲜业态平效要高于综合超市,人效则低于综合超市。社区生鲜样本企业综合毛利率从13%-28%不等,平均值为20,与去年同比增长4%。报告数据显示,依然有36%的企业毛利率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这反映出生鲜业态经营的激烈。社区生鲜业态的生鲜占比从20%到100%均有分布,平均算下来占比为49%。这两年,整个行业在加强生鲜产地直采,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业态的直采平均比例为30%,与2019年的数据相比,同比增加9%。我们针对生鲜商品损耗率进行了调研,损耗最小的企业为2.6%,损耗最高的为25%,平均损耗率为8.1%。今年与去年相比,企业平均损耗下降了2.4%。从损耗控制的分布来看,50%的企业损耗率下降了。2020年,租金和人力成本同时上涨。样本企业的租金平均值为3.6元/天,一些租金较低的城市,租金不超过1元每平米每天,而最高的可达11元。租金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为6.2%。相比之下,百强超市企业平均租金占销售额比例为2.7%。受访企业人员工资月薪从2100元到最高的5900元不等,平均值为3577元。人力成本同比上涨7.2%,人工费用占销售额比例为7.9%。百强超市的人力成本费销比为6.1%。疫情对社区生鲜业态影响有多大?具体体现在哪里?报告通过数据来分析。报告将上半年和第三季度作为两个时间段来进行对比。上半年可比门店增幅为23%,而第三季度增幅为2.5%,销售环比回落。上半年有7%的门店出现负增长,而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的门店有35%。上半年销售增幅最高80%,第三季度最高增幅为40%。这说明疫情对社区起到了驱动作用,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这种红利在消退。从来客数看,上半年来客数同比增长0.4%,第三季度来客数同比增长1.6%。上半年53%的企业来客数出现下降,17%的企业客流下降20%以上。而第三季度有61%的企业出现来客数下降。对于第四季度的销售预测,多数企业比较乐观,51%受访者表示可以同比增长。今年第三季度,特别7-9月行业出现普遍性的销售下滑,一些企业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从社区生鲜的情况来看,社区生鲜的抗经济下行的能力要强于大卖场。在疫情的驱动下,加工商品有了提升,加工商品在生鲜品类的平均占比为9.7%,这加工商品销售增加4.2%。伴随着生鲜到家业务提升,业界预判预包装生鲜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调研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预包装生鲜占比为22%,同比增加9%。疫情带给自有品牌发展契机。我们针对社区生鲜业态的自有品牌进行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自有品牌的平均占比为4.7%,占比最高的可达40%。自有品牌的销售增幅为20%。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增速最高的前五名企业分别是黄商超市、生鲜传奇、联盛超市、上海逸刻以及昆明日新达超市。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企业以包装蔬菜作为切入点开展自有品牌。报告认为,我国农产品的只有产地品牌,而缺乏产品品牌,所以以生鲜作为切口开展自有品牌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今年是实体零售开展线上最积极的一年,我们对线上销售进行了调研。受访企业平均线上销售占比为6.8%。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线上销售占比在5%-10%之间。从线上业务实施途径来看,大部分企业通过自营的小程序来开展线上业务。调研数据显示,实体零售企业对第三方到家平台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59%的受访者表示对到家平充分信任,积极拥抱。社区拼团是今年发力较猛一个新的销售方式。我们的调研中,64%的企业开展了社区拼团业务。在开展社区团购的企业中,每个月开团次数最少有两次,最高的30次。平均算下来,社区团购每个月开团9次。在样本企业中,社群粉丝数最少的只有750人,最多的有37万之多,平均粉丝数为67000人。我们对每家企业开团的销售额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少的一次只卖2000元,最高的一次开团可销售300万,平均算下来有28万元。我们以平均67000人的平均粉丝量来看,每期开团每位粉丝可以贡献4元钱。从社区团购占真题销售比例来看,最小的只有0.8%,最高的有29%,平均为5.5%。社区团购有爆品的属性,高质低价、网红特色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使得它对供应链的要求较高。从SKU数来看,每期开团最少的SKU是四支,最高的可达100支,平均值为25个。调研显示社区团购的SKU与实体店重合度从0到100%不等,平均有51%的重合度。调研数据显示,59%的社区团购企业重合度在50%以上。这说明社区团购还是依赖实体店原有的供应链。直播带货是今年社区生鲜的一个新玩法。调研显示,44%的企业都开展了直播带货。51%的受访者表示效果一般,41%的企业表示效果不理想,只有8%的企业表示直播带货效果不错。在今年8月初,《第三只眼看零售》针对1000位消费者进行了疫后消费习惯改变的调研。其中针对直播带货这一块,33.8%的消费者表示根本不会看,15.1%的消费者表示会看但不会买,47.4%的消费者表示会看而且偶尔买,只有3.7%的消费者表示是会看且经常买。从2020年初到8月初,直播购物累计消费不超过500元的人群占比51%,500-1000元的占比为21.89%,1000元以上的占比只有26.33%。从消费者的认知来看,直播带货并不能成为主流的购物渠道。未来消费形势如何?受访企业的反馈比较乐观,大部分认为2年之内就可以恢复消费热度,但也有部分认为消费已经恢复。只有少数受访者表示悲观,消费恢复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我们针对受访者对未来市场预期进行了判断,51%的表示谨慎乐观,46%的表示乐观,3%表示悲观。87%的受访者表示一直看好,3%表示以前不看好,因为疫情驱动现在看好。而也有10%的表示以前看好,现在反而不确定了。基于上述判断,56%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开店态度积极,28%的企业表示保守,另外有15%的开店持中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