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活动叫做一块钱抢服装。人家打出来只需一块钱就可以买到160块钱的一件爆款的衣服。当然不是说一块钱就买160,其实是花1块钱可以参与一次抽奖,抽中了你就可以拿到这个160块钱的衣服,但是如果你抽不中的话,他最少要给你一双袜子,也是超过1块钱的价值,所以一块钱抢一件160块钱的衣服,会吸引很多人到店里去凑热闹,去试试手气,反正是一块钱。

营销策划引爆客流卖鞋

这个引流活动就做的非常好,自然就把旁边逛街的人,还有很多店的人吸引到店里去了。之后他们还有第二个活动,凡是200块钱以上的衣服开始参与团购。怎么团呢?每多一个人买,就降10块钱。比如说这件衣服是220块钱,两个人一个人210,三个人买全部是200,四个人买就是190……如果10个人买的话,这件衣服120块钱,你可以买到。所以让大家转发朋友圈,有点像某多多,但是当时还没有某多多的时代,也给她创造了非常高的成交率。

第三他玩了一个我们小时候都爱玩的游戏,叫做24点的游戏。什么意思?一副扑克牌随便抽4张,当然这4张里面就有不同花色和数字。你任意组合,用加减乘除的方法得出的答案是24。如果你能在1分钟之内玩一局,这个衣服就是9折,如果1分钟之内玩2局就是8折。如果1分钟之内你能够玩3局,这个衣服就是6折。最高就是6折,每个人参与1分钟的机会。所以也吸引了很多人去挑战

市场营销卖鞋典型案例

三个业务员买鞋案列分析:

甲只看到市场的表面,职业敏感性无限接近零。他是个安于现状的人,服从上级安排去当地调查就完事了,没有进行审慎的思考。

乙职业敏感性高一点,他从表象之下摸到了一点实际东西,值得提拔,但是还差那么点意思。

丙经过实地探访和认真分析知道了当地人不穿鞋的原因是有脚疾,他们跟渴望穿宽鞋。另外光生产宽鞋不够,还需要和首领打好关系。而且丙将是否盈利,盈利多少都摆在了明面上,让老板一目了然,十分高效。

丙采用市场营销观念,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主张“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和销售什么”,奉行“顾客至上”。

我们可以从故事中懂得,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该细心观察再用行动去探索解决。前方的路才会更平更远。

卖鞋营销成功案例

在一个农村,有人买了海尔的洗衣机回去后不久,给公司电话说他们的机子水跑不出去,公司售后人员立刻过去解决,发现当地人用洗衣机洗红薯,过多的泥堵塞了出水口。这些人员后来报告总公司,可以设计一种专门适合这样的农民需要的产品,就是增大出水口。农民们很喜欢这样的洗衣机。孤岛卖鞋是两个销售人员去了一个不与外界沟通的岛屿开发市场,那里的人由于生产落后都不穿鞋。其中一个看见这样的情况就给公司说: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没有市场可开发。另一个看了很兴奋的让公司马上运鞋过来,因为他觉得这里的人假如都穿他们公司的鞋,那销量该是多好!至于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智者见智,各人理解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