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市场营销目标就是通过对环境分析(宏观,微观)、市场信息的分析,来确定企业的营销目标。企业营销目标主要包括销售目标、市场目标、形象目标、竞争目标。一、 活动目的:对市场现状及活动目的进行阐述。市场现状如何?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处理库存?是提升销量?是打击竞争对手?是新品上市?还是提升品牌认知度及美誉度?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二、 活动对象:活动针对的是目标市场的每一个人还是某一特定群体?活动控制在范围多大内?哪些人是促销的主要目标?哪些人是促销的次要目标?这些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促销的最终效果。   三、 活动在这一部分,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   1、确定活动主题   2、包装活动主题   降价?价格折扣?赠品?抽奖?礼券?服务促销?演示促销?消费信用?还是其它促销工具?选择什么样的促销工具和什么样的促销主题,要考虑到活动的目标、竞争条件和环境及促销的费用预算和分配。   在确定了主题之后要尽可能艺术化地“扯虎皮做大旗”,淡化促销的商业目的,使活动更接近于消费者,更能打动消费者。几年前爱多VCD的“阳光行动”堪称经典,把一个简简单单的降价促销行动包装成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爱心行动。   这一部分是促销活动方案的核心部分,应该力求创新,使活动具有震憾力和排他性。四、 活动方式: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有两个问题要重点考虑:   1、确定伙伴:拉上政府做后盾,还是挂上媒体的“羊头”来卖自已的“狗肉”?是厂家单独行动,还是和经销商联手?或是与其它厂家联合促销?和政府或媒体合作,有助于借势和造势;和经销商或其它厂家联合可整合资源,降低费用及风险。   2、确定刺激程度:要使促销取得成功,必须要使活动具有刺激力,能刺激目标对象参与。刺激程度越高,促进销售的反应越大。但这种刺激也存在边际效应。因此必须根据促销实践进行分析和并结合客观市场环境确定适当的刺激程度和相应的费用投入。五、 活动时间和地点(有时候这点会放在第二点之后):促销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得当会事半功倍,选择不当则会费力不讨好。在时间上尽量让消费者有空闲参与,在地点上也要让消费者方便,而且要事前与城管、工商等部门沟通好。不仅发动促销战役的时机和地点很重要,持续多长时间效果会最好也要深入分析。持续时间过短会导致在这一时间内无法实现重复购买,很多应获得的利益不能实现;持续时间过长,又会引起费用过高而且市场形不成热度,并降低顾客心目中的身价。   六、 广告配合方式:一个成功的促销活动,需要全方位的广告配合。选择什么样的广告创意及表现手法?选择什么样的媒介炒作?这些都意味着不同的受众抵达率和费用投入。   七、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分三块,   1、人员安排   2、物资准备   3、试验方案   在人员安排方面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无空白点,也无交叉点。谁负责与政府、媒体的沟通?谁负责文案写作?谁负责现场管理?谁负责礼品发放?谁负责顾客投诉?要各个环节都考虑清楚,否则就会临阵出麻烦,顾此失彼。   在物资准备方面,要事无巨细,大到车辆,小到螺丝钉,都要罗列出来,然后按单清点,确保万无一失,否则必然导致现场的忙乱。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活动方案是在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因此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试验来判断促销工具的选择是否正确,刺激程度是否合适,现有的途径是否理想。试验方式可以是询问消费者,填调查表或在特定的区域试行方案等。   八、 中期操作:中期操作主要是活动纪律和现场控制。   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是方案得到完美执行的先决条件,在方案中对应对参与活动人员各方面纪律作出细致的规定。   现场控制主要是把各个环节安排清楚,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有理。   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应及时对促销范围、强度、额度和重点进行调整,保持对促销方案的控制。   九、 后期延续   后期延续主要是媒体宣传的问题,对这次活动将采取何种方式在哪些媒体进行后续宣传?脑白金在这方面是高手,即使一个不怎么样成功的促销活动也会在媒体上炒得盛况空前。   十、 费用预算:没有利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对促销活动的费用投入和产出应作出预算。当年爱多VCD的“阳光行动B计划”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在费用方面进行预算,直到活动开展后,才发现这个计划公司根本没有财力支撑。一个好的促销活动,仅靠一个好的点子是不够的。   十一、 意外防范:每次活动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政府部门的干预、消费者的投诉、甚至天气突变导致户外的促销活动无法继续进行等等。必须对各个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作必要的人力、物 力、财力方面的准备。   十二、 效果预估:预测这次活动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利于活动结束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从刺激程度、促销时机、促销媒介等各方面总结成功点和失败点。   以上十二个部分是促销活动方案的一个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应大胆想象,小心求证,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化组合,以实现最佳效益。

营销的主要目标

商业营销的主要目标

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这里S指Segmenting market,即:市场细分;T指Targeting market,即:选择目标市场;P为Positioning,即:市场定位。正因为如此,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 目标市场营销有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市场细分。就是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包括生活消费者和生产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

PS:市场细分的基础是同一产品的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就是企业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要进入的市场。市场细分是企业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与前提。 第三步,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种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的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的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恰当的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这种位置取决于消费者或用户怎样认识这种产品。

社群营销的主要目标

社群营销的本质:转化和裂变

社群,以人为核心的思维模式,跟传统的销售的企业视角和产品视角不同。

社群是形成一致价值观和利益共同体,满足个体体验和精神需求;是一群有共同价值观和亚文化的群体,基于信任和共识,被某类互联网产品满足需求的群体;由用户自己主导的商业形态,可以获得高价值,降低交易成本。

社群是互联网营销转化和裂变的解决方案

亚文化是核心驱动,商业模式是推动力;

场景可以从根本上激发购买,形成刚需和流量;内容产生有效链接 社群是整个链条的驱动力量。

流量沉淀、运营、转化和裂变,短期内聚集种子用户进行消费者裂变;

社群运营7个法则:

第1个法则:打造超级IP

第2个法则:形成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第3个法则:场景化塑造

第4个法则:内容输出(你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组合和生态是什么)

第5个法则:持续运营

第6个法则:转化和裂变

第7个法则:社群管理及运营

传统营销时代,一媒体和广告位核心;PC时代,以互联网和数据为核心进行连接,找到用户;

社群营销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人为中心,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互动和连接。

社群打造和社群经济,最终形成了互联网企业的三个阶段的闭环:由粉丝到超级用户;由超级用户到生态的建立;形成平台。实际上就是社群重构了互联网的生态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