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企业若想真正实现战略性发展就必须在制定、实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保证创新性和发展性。在此,本论文将对国际营销的本质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利于企业以及营销
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
市场营销学新领域
从消费需求的变化看我国企业产品营销观念的转变
当代市场营销的三次革命
现代美国市场营销教学与研究
西方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之探索
我对中国市场营销教育的一些看法
论市场营销的两次革命
浅谈西方金融营销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
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等级营销初探
管理教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初探
论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市场营销思想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
论市场营销的第二次革命
营销异化与营销深化
21世纪市场营销新观念综述
营销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
营销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网络营销现状
当今正是一个"虚拟扩张的时代",网络营销带来企业营销革命性的变化,众多国内外学者及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结合营销的4P理论模型进行展开阐述的,大中专院校使用的教材类的书籍更为突出遵循这个逻辑。在这个领域著书立传的绝大多数都是理论界的专家,真正深入接触到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实战专家还是个空缺,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有关于专项研究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著作还是个空白。
企业网络营销在我国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营销手段。CNNIC最新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中小企业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到了92.7%,中小企业拥有独立企业网站或电子商务平台中网店的比例达到了43%。拥有网站或网店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开始尝试网络营销,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步入网络营销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最大的问题便是渠道资源的制约,对于要实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来说,如何通过渠道将自身的品牌、产品发布到互联网上让亿万网民知道成为了发展网络营销的最大问题。
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3.75亿,年增长9319万人,增长率达33.1%;使用率方面也增长了8.6个百分点,达81.9%。搜索引擎跃居网民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率的第一位,而互联网门户的地位也由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转向搜索引擎网站。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手段主要以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只要建一个网站并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中抢得先机,拥有高流量,就会有大批客户涌上门来。但据调查,网络营销的基本现状是95%以上的访问者在浏览网站后,没有主动与企业联系。虽然企业为这些访客提供了能够进行进一步联系的种种方式:电话号码、邮寄地址、QQ、MSN、E-mail等等,但往往难以挽留访客,更不能带给企业最现实的营销目标:销量增长。认真研究中小企业的现行网络推广策略,详细分析问题所在,并且提出网络推广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显得尤为关键。
相比较而言,使用过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相比较未使用过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未来的搜索营销使用倾向要更加积极。仅14.9%的搜索营销广告主未来计划减少在搜索营销方面的投入,超过85%的中小企业未来将保持现有投入或增加投入。可见,多数搜索营销广告主对于搜索营销的效果还是持肯定态度。
国外网络营销现状
科技发展与互联网普及
随着电子技术与通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应用的领域逐渐从军用向商用和民用转变。互联网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2011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4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网络蕴藏市场无限,孕育商机万千,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
国家政策的推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视,以及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举措,对于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大幅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认识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政策上保障了中小企业能够很便捷地享受互联网服务。"十一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接近100%,企业互联网应用更加深入,互联网建设引领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市场机会的牵引
随着市场营销学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一些新的概念和原理不断涌现,市场营销的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大。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发展特征由市场为导向转为需求为导向,市场的竞争也由技术转为营销手段的竞争。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消费者掌握商品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价格的竞争也日益明显,经营者只有尽可能地降低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所用的成本,缩短运作周期。网络营销的开展,可以节约大量销售成本,可以减少库存商品对资金的占用,可使经营规模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便于采集客户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得企业经营的成本和费用大大降低,运作周期缩短,从根本上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营销策略国内外研究动态
面对越来越多大企业的“抢逼围”,中小企业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劣势。技术力量不如人,资金不够一个零头,人才更是弱项,中小企业究竟凭什么跟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究竟何在?笔者认为,相对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应以零距离营销方式快速获取竞争优势。 零距离营销,就是中小企业要利用对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以变化和速度来求先求胜。可以说主动求变、速度制胜是“零距离营销”的精髓。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从产品销售各环节来说,应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中突出四个“最”字。 最能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产品 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中小企业,无疑拥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先天优势,但仅仅将注意力停留在顾客对现有产品的显性需求上则未免目光太短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佳的选择不是去追逐现有需求最畅销的产品,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在目前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隐性”需求,追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作为自己产品定位的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包括: 市场补缺。消费者的有些需求由于需求量不大被忽视,或者是潮流改变带来的新需求,大公司没有介入。中小企业在经过评估后如果认为可以赢利,则可以采取市场补缺的策略开发针对性产品进入市场。需求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处于随时变化中,消费者本人也无法清晰地意识到全部的潜在需求。而作为旁观者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比较客观的了解去提出能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的产品概念,然后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到消费者中去征求意见。消费者朦胧的需求会受具体产品的激发而明确化,厂商就可以将这些明确化的需求作为自己开发产品的出发点。这就是需求挖掘的方法。 个性化定制。当今社会,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上升,而这部分追求个性的消费群体往往正是20�80原则中所讲的那些提供了高利润率的20%的顾客群体。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如果将资源集中于为这些高质量个性化生活的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追踪式开发。对于一些产品开发周期短、受潮流影响大的产品,中小企业可以采用追踪式开发。例如服装企业就可以根据当红影视作品的服装风格、国外时装潮流变化来设计和推出自己的新服装。 最令顾客心动的价格具体到定价策略上,中小企业可以采用需求导向与竞争导向混合的定价策略。一方面,根据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认知价值来确定自己产品的定价,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大企业相似产品的价格水平,以始终比大品牌产品低一些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来投入市场竞争。 而在价格调整策略上,中小企业应该主动求变,速度为先,以灵活的价格变动来吸引和保持消费者。大企业的资金雄厚,价格变动后执行力度大,如果跟它保持同步变动,则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无疑会处于劣势。而主动求变、求快、求先,保持领先一步的价格优势,才是取胜之道。可以采取新品上市优惠价、节庆折扣价、促销价、高档品降低等方式灵活地来招徕消费者。 最直面消费者的分销渠道在市场运作中,中小企业不能墨守成规,采用传统的层次繁多的渠道模式,而应采取尽量直面消费者的方式。一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创新产品,则产品上市推广的速度尤为重要,渠道越短越能尽快赶在大企业前占领市场;二是中小企业面对分销商时,由于自己的实力有限,讨价还价能力弱,无法有效地控制渠道成员的行为,而尽量缩短渠道则能更好地落实自己的营销努力;三是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地域都相对狭小,终端零售商数目较少,中小企业能够实现直接跟终端联系。 最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方式中小企业的促销策略要体现在自己资金有限、灵活度高两个特点。由于资金有限,就决定了不能够采用广告轰炸、人海推销等方式,而是应尽量采取投入产出比高的方式进行。在投入广告时,注意选择在目标消费群接触率高、投入相对小的地方或者专业媒体来投放,而不是盲目地选择大众媒体。电子辞典的推广就没有必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相反,在大学生接触的媒体上做广告效果会更好,费用也低。由于中小企业与消费者接触多,灵活度高,就该随追踪消费者市场行为的变化,采取快速多变的促销策略。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在天气干燥时主推保湿产品,在高温天气则可以主要对防晒产品进行促销;还可以根据当前青少年喜欢韩国影视剧的特点,推出具有韩国特点的产品等。 正所谓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企业规模小并不可怕,只要善于用零距离营销,采取主动求变、速度制胜的经营方式,中小企业同样能够赢得一片明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