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您的真诚和急切,促使我们给你认真回答。我是从外行慢慢学习的,我想我的体会能比专业出身的更好帮到你。一、先破掉名词:你所问的销售模式,其实就是渠道选择,就是在哪儿卖。渠道决定了哪些人在那里买。

进口食品营销策划

二、讲讲原则:

1、渠道各不同。不管什么渠道,都有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标准,要根据你的资源掌握情况做选择。商超、士多店、夫妻店、批发市场、校园、夜场、餐饮……其实渠道的付出基本是差不多的,商超付出钱多,餐饮就需要人多,夫妻店就需要促销物品多。商超是前期付出大,夫妻店就是前期付出小,商超人群集中度高,夫妻店到处都是,渗透度高。

2、合适的最好。不管什么产品,都有最最适合的渠道进行选择。你的产品类型知道了,但是还是需要更精细的分析消费者,谁在吃,谁在买,在哪里买,怎么买,什么时间买(类似新闻的5w1h),知道了这个就可以做出基本的决策了。

3、一门深入。选择了一个渠道之后,要把全部精力放进去,做个半年时间,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如上一条提到的。如,电商,专卖店,宅配等……

4、标杆作用。假如你要进商超,你选择一个进去比较容易,有一定影响力的系统,选择1~2个店,集中轰炸促销、广告、人员,销量肯定起来,其他店其他系统自然关注,进其他系统的难度就降低了。现在的渠道,靠说服是难度很大的,只有大家看到甜头了,主动来找你,机会才大。

5、意见领袖。人是活在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受周围环境影响。意见领袖就是人群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你的产品向公务员、银行、证券、企业家联合会等高端人士、高端圈子进行推介,他们自然帮你影响出去了。具体的方式很多,也很需要技巧,暂不说了。

6、

三、操作步骤

1、上面的原则的顺序也是操作的顺序,每一个细节的地方都需要动脑筋去执行和策划。

2、 第一步,了解消费者的特性(哪种职业、性格、性别、年龄、圈子、喜好的人在消费你的竞争对手);第二步,把他们归纳到一个一个的圈子里面,少于5个圈子一定能把你的消费者分类清楚的,如果多于7个,就要再分类;第三步,把你的产品带给他们的价值用广告语说出来;第四步,这个时候,你一定很清楚用什么渠道来销售了,这一步的关键是接触消费者,不管是与销售有关的售卖、促销、讲解会,还是与销售无关的调查、聚会、会员活动、微博微信互动等都必须随时接触,时时接触。第五步,没有第五步,如果有,就是总结、提高。

3、不清楚具体的产品,也没办法说的更具体,就说到这里了。

祝你成功!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进口食品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向中国输出食品的境外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统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工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调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目录》内不同产品类别的注册评审程序和技术要求,由国家认监委另行制定、发布。第五条 《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获得注册后,其产品方可进口。第二章 注册条件与程序第六条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一)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与注册相关的兽医服务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等经评估合格;(二)向我国出口的食品所用动植物原料应当来自非疫区;向我国出口的食品可能存在动植物疫病传播风险的,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应当提供风险消除或者可控的证明文件和相关科学材料。(三)企业应当经所在国家(地区)相关主管当局批准并在其有效监管下,其卫生条件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七条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申请注册,应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向国家认监委推荐,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性文件以及下列材料,提交的有关材料应当为中文或者英文文本:(一)所在国(地区)相关的动植物疫情、兽医卫生、公共卫生、植物保护、农药兽药残留、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和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及法律法规执行等方面的书面资料;(二)申请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三)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对其推荐企业的检疫、卫生控制实际情况的评估答卷;(四)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对其推荐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声明;(五)企业注册申请书,必要时提供厂区、车间、冷库的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第八条 国家认监委应当组织相关专家或指定机构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方式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并根据工作需要,组成评审组进行实地评审,评审组成员应当2人以上。从事评审的人员,应当经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第九条 评审组应当按照《目录》中不同产品类别的评审程序和要求完成评审工作,并向国家认监委提交评审报告。国家认监委应当按照工作程序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查,做出是否注册的决定。符合注册要求的,予以注册,并书面通告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主管当局;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通告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主管当局,并说明理由。国家认监委应当定期统一公布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并报国家质检总局。第十条 注册有效期为4年。境外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届满前一年,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向国家认监委提出延续注册申请。逾期未提出延续注册申请的,国家认监委注销对其注册,并予以公告。第十一条 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的注册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及时通报国家认监委,国家认监委根据具体变更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并报国家质检总局。第十二条 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其向我国境内出口的食品外包装上如实标注注册编号。禁止冒用或者转让注册编号。第三章 注册管理第十三条 国家认监委依法对《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或指定机构进行复查。第十四条 经复查发现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不能持续符合注册要求的,国家认监委应当暂停其注册资格并报国家质检总局暂停进口相关产品,同时向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通报,并予以公告。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应当监督需要整改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向国家认监委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和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声明。经国家认监委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向我国出口食品。

进口食品在华注册编号

进口食品新规新在哪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海关总署第248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海关总署第249号令)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明确了哪些要点吧!一、 扩大进口食品企业注册范围海关总署第248号令明确规定了所有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必须经海关总署注册、注册实施分类管理,海关总署会统一公布获得注册的企业名单。新版管理规定扩大了注册范围,由原来实施注册的4大类(肉类、水产品、乳品(包括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品)、燕窝)扩大到所有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都需要注册。所有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进一步发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制度在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注册程序,管控食品质量,明确各方责任。二、对食品企业注册实施分类管理新版管理规定根据食品类别,分为两种注册方式:1.十八类食品(肉与肉制品、肠衣、水产品、乳品、燕窝与燕窝制品、蜂产品、蛋与蛋制品、食用油脂和油料、包馅面食、食用谷物、谷物制粉工业产品和麦芽、保鲜和脱水蔬菜以及干豆、调味料、坚果与籽类、干果、未烘焙的咖啡豆与可可豆、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由所在国家主管当局向海关总署推荐注册。十八类食品有以下肉与肉制品 肠衣 水产品乳品 燕窝与燕窝制品 蜂产品蛋与蛋制品 食用油脂和油料 包馅面食食用谷物 谷物制粉 保鲜和脱水蔬菜工业产品和麦芽 以及干豆调味料 坚果与籽类 干果未烘焙的咖啡豆 特殊膳食食品 保健食品与可可豆2.十八类食品以外的其他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代理人向海关总署提出注册申请并提交材料。三、明确在华注册编号管理海关总署会给予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企业在华注册编号,那么什么是在华注册编号呢?CAAA 1234 220101 1234“C”国家代码 3位英文类别代码年月日期数字顺序号在华注册编号,是指海关总署给予已获注册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编号。在华注册编号是由4位大写英文字母 14位数字组成的编号,其规则为:“C” 3位英文国家代码 4位数字产品类别代码 6位数字年月日期 4位数字顺序号。A CAAA 1234 220101 1234B CBBB 1234 220101 1234CDDD1234 220101 1234在华注册编号与产品类别相关联,同一家境外企业生产不同类别产品的,其不同的产品类别将被给予不同的在华注册编号。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在华注册编号及所在国家(地区)注册编号,以总署官方网站和注册系统公布的境外生产企业信息为准。食品标签标识要求新版管理规定要求已获注册企业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时,应当在食品的内、外包装上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的注册编号。内、外包装标注注册编号,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印制、加贴、喷涂等多种方式,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2022年1月1日起生产的进口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其中文标签必须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另行加贴。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包含产品名称、配料、净含量和规格、日期、产地、贮存条件、进口商或经销商、生产企业等信息。2022年1月1日前生产的输华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要求适用于原规定要求。总的来说,新规对我国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者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监管部门形成从进口前食品准入,进口时食品检验检疫,到进口后后续监管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进一步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