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始阶段存在饥饿营销的条件和不得不用饥饿营销方式

小米的饥渴营销 小米手机营销

中国市场能用饥渴营销方式因中国以社会渠道销售为主,用户要自己掏钱买手机,更关注手机性价比;2011年小米发售手机的时候处在从功能手机转换为智能手机的阶段,巨大的需求为小米的饥饿营销营造了空间。在欧美市场用户的手机大都是有运营商补贴销售,用户较少自己掏钱购买手机,例如欧洲市场就有约70%由运营商渠道销售。

中国的品牌还没有成长为足够强大的品牌,为新品牌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小米的饥渴营销才得以施行。否则,当小米制造出用户对该档次手机的饥渴需求的时候,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制造就可以造出类似配置的手机吸引用户,不过因为当时其他国产品牌影响力有限和市场过于庞大,终究没有影响到小米的目标用户,让小米得以顺利地将自己的饥渴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实施,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年。

小米由于是初创公司,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自有工厂生产手机,这迫使小米采用轻资产的运作模式,而饥渴营销可以有效降低产业链占用资金。中国的制造产业链为这种模式提供了条件,中国的手机生产制造由代工厂进行组装,而围绕在代工厂周围有众多的配套零部件厂,这些零部件厂可以随时为代工厂做配套,在订单充足的时候这些配套工厂可以24小时运作,高效的产业链运作为按需生产提供了可能。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网购模式则可以在用户下单后迅速的将产品从产地送到用户手中,高速、高效的物流服务将全国的客户变成一个统一的庞大市场。

二、饥饿营销的好处

在红米手机没有推出之前,小米手机类似苹果一样,一年只卖一款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批量采购标准件压低采购价。作为代工厂商富士康和英华达也喜欢接小米这样的单,产品单一,元件标准化,可以实现最快速生产,标准化的组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互联网营销、抢购和电商模式让小米可以成本更低。小米采取互联网营销,在小米论坛、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所有社交平台开展推广,而不是如其他公司采用花费大量资金的广告方式,节约营销成本;电商的模式降低了中间成本;多个环节的成本节约,让产品定价可以不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同时也能做到近乎成本的价格,这是其他品牌难以做到的。

采用饥渴营销模式,小米可以避免大量存货,减少损耗和存货贬值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是许多企业追求的指标,而饥渴营销模式可以依据用户的订单来安排生产,最大限度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生产成本。每个产品都有他的生命周期,在产品刚推出的时候价格最高,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工艺的稳定和成熟成本必然下降,例如一块液晶屏幕数月前采购可能要100元而几个月后采购价可能只要60元了,整体元件的成本的逐步下降使小米手机发布数月后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三、饥饿营销的条件已经转变

小米已经开始推出多款手机,推出多个价格层次的产品。目前有1999元的小米、999元的红米NOTE和799元的红米,据说即将上市的还有比较靠谱的著名博主透露的2499元的小米5和399元的X米,通过多个价格层次的产品迅速扩大规模。

互联网营销可以节省成本,可以快速扩散产品的优点,但是互联网营销传播企业的负面消息更快速。小米通过粉丝传播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粉丝为小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粉丝的扩大,小米的影响力也在增大,小米持续这样的饥饿营销方式可能惹怒粉丝,让米粉变成米黑,是时候要转变饥饿营销方式了,要以良好的产品购买服务让粉丝维持对小米的好感。

足够大的规模已经可以为小米降低产品成本,代工企业愿意配合小米生产手机产品。目前小米已经成为中国销量第一和全球第三的手机企业,庞大的规模让小米不用因为自己的资金不足寻找代工厂而烦恼,代工厂英华达和富士康都正在努力为小米产量的迅速增长而扩产,各配套企业愿意为小米及时供应配件,难怪富士康这个世界第一大代工企业都站出来为小米背书。

小米的性价比或正在失去卖点,今年手机的性能出现过剩现象。就如当前的电脑市场,在过去十几年来,电脑通过不断提升硬件性能,以性能来吸引用户更新换代,但是到了近几年,由于电脑硬件的性能已经过剩导致用户对更新硬件的欲望降低。

法制的健全,让饥渴营销受到监管。例如台湾监管部门对小米的处罚就证明了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饥渴营销会受到许多掣肘而难以发挥。饥渴营销的作用就是,尽量少备货按需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一旦用户的订购数量超过存货数量的时候可以借缺货为借口延迟发货,但是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要受到处罚的。

四、完成品牌的转变,小米或回归正常的营销

小米已经度过了品牌成长期,夺得了世界第三和中国第一的名号;小米的MIUI系统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已有非小米手机的约700万用户刷MIUI系统,足以说明MIUI系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系统,这个为小米带来其他品牌所没有的竞争力。

优秀的高级工艺,小米公司的文化等小米的特质开始让小米有了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国产手机。今年小米4的发布会,可以看做是小米转变的开始,小米不再强调测试分数,开始从供应链管理、自己掏钱买设备供代工厂使用等方式证明自己在工艺上已经拥有特别的技术,整场米4发布会介绍了石墨散热膜、其底部的MicroUSB接口和45个音腔口的CNC精铣、奥氏体304IMT膜内转印技术等区别于其他品牌。

小米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手机品牌,例如搭载Tegra4芯片的小米3,出货量达到了900万,因为这个原因,英伟达的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先生表示:“NVIDIA从没有说过要放弃手机市场,而且NVIDIA会一直携手像小米这样的合作伙伴,不断推出重视视觉计算和用户体验的高端智能手机”,而就在此前英伟达曾经曝出要退出手机芯片市场的消息;最近小米和联芯组建了生产手机芯片的合资企业,小米已经很强大,强大到开始影响芯片业甚至自己直接接入芯片业。

小米营销费用

小米在国内的市场已经开阔,不需要过多的投入资金。现在国产手机里面知名度最广的个人感觉除了华为就是小米。他这么大的知名度是哪里来的?就是前期打下的基础再加上现在产品的质量。有了广告的基础他只需要做质量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去打广告。小米广告的形式主要是以线上为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淘宝、网页、购物平台上看到过小米的广告。个人感觉如果留意的话应该还是很常见的。毕竟小米现在很注重线上的营销方式,在线下有小米之家做支撑已经足够。从广告宣传的角度来讲,有效才是最核心的。我个人感觉小米的宣传推广方式是很棒的。大家的品牌定位不同,大家的营销策略不同,在广告渠道方面,肯定也得有所不同。小米其实在销售费用开支方面是比较小的,当然每个企业的计量方法可能不一样,再加上小米是一个互联网品牌,营销支出相对于华为、苹果这些企业本来就要小很多,雷军自己开个直播就比请很多代言人要靠谱。

小米52亿的下手费用是52亿,同一年苹果是1013亿、华为是926亿,基本上是小米的20倍左右。当然小米没有算进管理费用,不过从这个比率来看,小米的销售支出肯定也是要远远低于苹果和华为的,而且公关预算也是个不小的部分,目前小米的利润数据并没有那么好看,根本没有太多的钱来做营销。小米这么多年来做得最多的营销就是雷军的饥饿营销,当然早期是商业策略,现在是产能确实跟不上。另一个就是雷军自己在直播平台、微博等上面的营销,这个效果比很多明星代言都要好。

小米手机营销

小米的营销策略一:口碑营销

在用户越来越多的关心智能手机性价比的背景下,小米手机以其优越的配置和低廉的价格不断的制造话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以“发烧友”小众由点及面的逐渐扩大其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小米手机口碑的形成主要在于其高性价比,以及人群的追捧和发酵,这种病毒式的口碑营销非常的奏效,它为小米手机后期的在线销售打下了基础。

小米的营销策略二:事件营销

售卖工程机是小米的一大创新,在前期做足了手机硬件又是的宣传后,小米公司以低于正式发售机器300元的价格售卖工程机。

此举可谓一石二鸟:“售卖半成品”一时间吸引了各大媒体的眼球,免费为小米做足了宣传;同时秉承用户体验至上的小米公司获得了米粉使用完工程机后的许多建议和意见,进而为手机进行相关的改进。

小米的营销策略三:饥饿营销

饥渴营销,主要是通过各种限量策略或限时策略,以充分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产品由厂商到消费者的快速转移。

谈到饥渴营销,我们都知道这是苹果公司惯用的伎俩。无论是在2010年推出的iPhone 4,还是今年最新推出的iPhone 4S,全都惯用了这样一种营销策略,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都知道“饥渴营销”专属于苹果,没想到这种营销手段现在也传染到了国产手机厂商小米的身上,相比苹果的饥渴营销,小米手机凭借着超强大配置和超低的价格似乎更能吊起人们的胃口。

小米发售工程机时,没有资格参与活动的米粉们憋足了劲等待着9月5号需要500积分的米粉才有资格预定。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米论坛里刷米的人都闹翻了了天。

小米的营销策略四:公共关系

小米手机能取得如此大的轰动,与其公关的营销策略,手机质量的有莫大关系。小米手机能否成为中国的“苹果”小米如何营销,继续它的辉煌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的营销策略五:高歌下突围

在某种程度上讲,小米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得益于中国手机市场的相对庞大,而是由于其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

对此,小米科技创始人黎万强给出的解释是,小米手机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操作系统做到每周升级一次,并且让用户广泛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