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的本质:转化和裂变

社群营销的本质

社群,以人为核心的思维模式,跟传统的销售的企业视角和产品视角不同。

社群是形成一致价值观和利益共同体,满足个体体验和精神需求;是一群有共同价值观和亚文化的群体,基于信任和共识,被某类互联网产品满足需求的群体;由用户自己主导的商业形态,可以获得高价值,降低交易成本。

社群是互联网营销转化和裂变的解决方案

亚文化是核心驱动,商业模式是推动力;

场景可以从根本上激发购买,形成刚需和流量;内容产生有效链接 社群是整个链条的驱动力量。

流量沉淀、运营、转化和裂变,短期内聚集种子用户进行消费者裂变;

社群运营7个法则:

第1个法则:打造超级IP

第2个法则:形成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第3个法则:场景化塑造

第4个法则:内容输出(你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组合和生态是什么)

第5个法则:持续运营

第6个法则:转化和裂变

第7个法则:社群管理及运营

传统营销时代,一媒体和广告位核心;PC时代,以互联网和数据为核心进行连接,找到用户;

社群营销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人为中心,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互动和连接。

社群打造和社群经济,最终形成了互联网企业的三个阶段的闭环:由粉丝到超级用户;由超级用户到生态的建立;形成平台。实际上就是社群重构了互联网的生态和价值。

社群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新媒体的崛起主要是因为微信的崛起,微信是所有自媒体营销的终端,因为不管你是在任何社交平台上引流,最终要想成交,都得引流到微信上面来。

想做好微信营销,一定要要有前后端思维。

前端主要进行拉新、养熟,后端主要进行成交、裂变。

下面我将把微信营销分成四块来讲:如何拉新、养熟,如何成交流变。

1.拉新,引流新用户。

拉新的重点在两方面:

1.免费内容 诱饵。

2.传播渠道和方式。

首先我们要进行我们的市场定位,明确我们的产品是什么。

虚拟产品还是实物产品,培训还是服务。我们的用户是谁,这群人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他们的需求点是什么,他们对什么比较感兴趣,我们给他们的价值有哪些。

搞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用什么样的内容吸引他们了,用什么诱饵,能把它们拉到微信上面来。

举例:我们要做大学生线上求职培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大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需求是找工作,兴趣是找到好工作、拿高薪赚钱。

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面试技巧和简历修改。明白了这些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批量生产免费的内容,设计什么样的诱饵吸引他们,以什么样的渠道和方式来传播效果最佳。

免费的内容哪里来?从同行来!

同行已经生产了大量的内容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吸收同行的知识,然后洗稿、改编,后期再结合其他行业的知识,进行杂交创新,原创出一篇篇精品,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

诱饵的设计很关键,以低成本高价值为主,而且和主营产品相关。那么可以将面试技巧,或简历修改技巧做成一本电子书,然后作为诱饵,凡是关注到微信上来的,均免费赠送。

传播的方式主要分为文章、音频和视频,传播的渠道非常多,文章方面有知乎、豆瓣、新浪博客、天涯论坛、百家号、大鱼号、360图书馆、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

音频有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荔枝、蜻蜓、凤凰、情咖等。视频里面又分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的抖音、快手等,以长视频代表的B站、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

内容均为免费干货 诱饵 联系方式。

主题内容的干货分享作为主要吸引客户的方式,末尾能留微信号或公众号的,就直接留,不能留的就隐晦的放在个人主页上,进行拉新导流。

2.养熟客户,建立信任感。

养熟的主战场是公众号和朋友圈,结合微信群和一对一私聊,线上直播。

首先公众号一定要坚持写、坚持发,内容主题围绕着产品知识运转,一方面把自己包装成行业领域专家,另一方面给客户传递干货价值,获得客户的认可。

坚持每天更新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由三大块:1.你的个人生活。2.产品知识干货。3.成功励志语录。

建议每天发8条左右即可,分别是产品知识干货5条,个人生活3条,成功励志语录1条。

运营微信群,微信群主要是提供和粉丝交流的平台,如果为了过滤广告党,最好设置个几块钱的门槛,有群员有问题的,偶尔给他们解答下。

然后每天写好公众号内容后,除了转发到朋友圈,还需及时转发到微信群,及时提醒粉丝阅览。

一对一私聊,主要第一次微信引流过来,可以先打个招呼,或者发个一两块的小红包,并且在看朋友圈的时候,给他们点点赞评论下,因为一般人朋友圈也就几百人,有人给他点赞评论,他会对你的印象和好感倍增。

3.成交,用阶梯式成交法,获取客户的终身价值。

我们在商场购买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营业员说的天花乱坠我们也不会买,但如果是几块钱一瓶得水,我们问都不问就直接买了。

因为很多商场营业员在成交之前,并没有把信任足够塑造出来,当我们对营业员的信任只有10块钱的时候,我们不会从她手中买100块钱的。

举例:我们做大学生求职培训社群,如果别人一来就想马上收个几千块钱的入群费,别人会马上给你吗?不会的,因为你们之间的信任还达不到几千块钱的程度。

要给客户一个爬楼梯的方式,来一步步引导他。在他刚加过来的时候,先给他送个求职宝典。

然后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一对一私聊、公众号等方式,进一步建立信任。

在第一个成交的时候,先不要一来几千块钱才能成交,而是先设置个较低的门槛,如:9.9元一堂课,或者99元一堂课,然后在课堂上给他提供超值服务。

让客户体验到你确实有真材实料,能够帮助他求职成功获得高回报。

客户买的是产品带来的好处,给自己带来的结果,因此要想让客户进一步在你这里购买几千块钱的产品,必须要学会塑造价值。

当你塑造的价值越高,客户买单的可能性越高。

因此这里再教给你两个价值百万的价值塑造成交策略:

1.超级赠品。

2.零风险承诺。

在客户没够买之前,给客户提供一个超级赠品的大礼包,极大提升产品价值,让客户占到便宜的感觉越深,最后成交的可能性越大。

很多时候,不管我们怎么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能给客户带来多么超值的服务,客户就是不买单。

那是因为客户始终内心都有个疑惑,怕到时候钱付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传统营销思想里,我们只负责把货卖出去,至于最后客户满不满意,有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我们就不关心了。

这样其实非常不好,因为客户买的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买的是产品带来的好处,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要想打消客户最终的顾虑,必须给客户提供零风险承诺。

大致意思是如果客户不满意的话,那么给他全额退款,让他没有任何的风险担忧。

这是对自己的产品,有极大的自信的前提下,若是对自己的产品不够自信,就别这么做了,也最好别卖了。

一个不能为客户最终结果负责的公司,是没有责任感的公司,不敢为产品的效果负责的话,是没有前途的公司。

即使碰到个别客户,在你提供完服务后,偏偏耍无赖要退款,请大大方方的把款退给他因为这种类型的顾客比例很低。

而且你把款退给他之后,如果他后来用你给他提供的服务赚钱了,他自己内心会非常的愧疚,下次还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报答你。

4.裂变,迅速扩大客户规模。

现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流量都很难获取。

在有了第一批种子用户之后,想办法让种子用户为你源源不断的带来新用户,这样你才会越做越轻松。

在线上可以采用病毒营销的玩法,举例:如何让你的公众号迅速裂变粉丝,可以通过红包、赠品等好处,吸引粉丝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现在公众号不允许诱导用户转发,但你可以设置好诱饵后,在微信群或一对一私聊,让他们转发。

还有利用老客户裂变的,主要采用社交的玩法和利益捆绑的玩法。

举例:做大学生求职培训的,设置了一堂价格9.9元的线上分享课,每个VIP老客户都可以免费收听,而且还能够邀请3位好友免费进群学习,这就是利用社交的玩法。

还可以让每个VIP老客户,作为我们的代理,凡是老客户均可以不限制代理我们的产品,邀请的新人费用全部归VIP客户所有,新人升级进入VIP客户的话,还有另外的5成奖励,刺激老客户去不断拉新。

最后再送你四句话:一定要看完:

1.营销的本质,是满足需求获得回报。

2.新媒体营销的核心是内容为王。

3.一切的营销都围绕着人性,多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成长最快。

4.赠人一赞,手留余香,谢谢你的鼓励,我会持续分享成长干货。

社群营销的本质是私域流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私域流量”,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运营挂在嘴边,那么问题来了,私域流量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引来那么多人的青睐呢?如果你还不够了解这位全领域、全行业的新宠的话,咱们就来详细地走近私域流量吧!

1、更可控

假设某平台有一百万用户,然而这一百万用户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有把里面的用户导入到自己的平台,才算自己的用户,后续对这些用户的针对性服务才有可能发生。

就拿“抖瘾”来说,用户喜欢的短视频很多,当对其中一个视频感兴趣时,可以选择关注号主,关注后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号主提供的视频服务,而对号主来说,关注者就是从平台引入的私域流量。当关注号主的用户越来越多时,这个号主就成了所谓的网红,并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后面有一大群“私域流量”在支持他,基于此,一些其他的业务和广告就随之而来,这伴随的也就是收入。号主也可以选择性服务,将关注用户人群细分,从而合作不同的品牌。

2、更省钱

产品在平台流量获得曝光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比如:关键词竞价、关键词推广等,如果你想通过平台获得不花钱的曝光还是别想了,不可能的,人家的流量也是花钱砸出来的。

私域流量几乎是免费的,一旦把用户从平台流量引入到私域流量,比如:微信社群,那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怎么玩都是我的权利,当然也不能太放肆而丧失了所谓的本质,如果用户体验不好,分分钟会被别的“私域流量”引导走,毕竟选择也是用户的权利。

3、更丰富的营销玩法

私域的运营能让商家与消费者建立更亲密的连接,那商家就可以基于产品做延展,不管是二次营销还是多元化营销,详细了解请点击链接添加v,mhz112157只要你输出的内容不让用户失望、讨厌,就有助于销售。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就是分享文章到朋友圈进交流群、参与文章中的红包抽奖、评论区积攒送书、公众号文章互推等活动。这无形中就是为商家的私域流量进行了裂变和促活。

当然这些只是很小一部分的玩法,也不违背互利的原则:我分享你的文章进了我想进的交流群、我帮你的文章带来一次阅读,但我可能获得抽奖红包、我发动身边朋友帮我积攒,对你的产品进行了裂变式曝光,但我得到了想要的书籍

4、更高的客户稳定性

私域流量可以有效防止用户流失,尤其是你经常交互的用户。通过运营私域流量,与用户建立起情感互动(交互),你推荐的产品他们也不会条件反射般地当作广告去屏蔽掉,同时你的诚恳推荐也会让用户稳定性越来越好,不容易流失。

现在很多商户都会主动以个人号去添加一些顾客,通过私人关系为他们提供订座、专属折扣和所谓的VIP服务,平时有事没事唠唠嗑、相互点个赞、时不时来一句赞美的评论啥的。商户在用户面前曝光多了,也能起到唤醒用户记忆的作用,久而久之复购率也就提升了。

5、更利于塑造品牌和个人IP

好品牌反映了好口碑,在某种程度上会帮助用户消除掉选择困难症,比如我们买鞋子,品牌这么多,我肯定首选我心目中排在第一的,这个“第一”就是用户对商户精神层面的认知和信任,品牌塑造的过程就是用户忠诚度建立的过程。

私域流量的交互,可以拉近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产品提供的服务把同类人群聚集在一起,这些人累计起来的影响力不可小瞧。不管商户大小,掌握私域思维,都能有效的促进与用户的沟通,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私域流量」对品牌本身意味着什么?

也即,品牌方需要在自己的营销体系中做好渠道定位。「私域流量」究竟在整个营销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主力营销渠道,亦或完全不承担营销功能,只是给予用户附加值的一个体验式社群?我们的实践中,如果「私域流量」要承担营销功能,一个较健康的结构是,占整体营业额15%-25%的份额。仅供参考。

用户因为什么聚集在一起?

也即,需要从品牌与用户之间最核心的精神连接,进而深化和延展内容。无论选择的是“每天发福利”,还是“每天讲故事”,只要与用户需求匹配,就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议程设置,进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同好阵地”。飞鹤奶粉的「私域流量」体系,命名为“星妈会”,一方面其突出了自身的“高贵”(章子怡这样的“星妈”代言),另一方面,其通过对育儿的各类需求内容为连接核心,逐渐聚拢起对育儿有强大需求的“宝妈”群体,而非直接从奶粉销售本身着手。

在“言必称私域流量”的我们大可不必高估「私域流量」的价值,其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有限,无需将太多的期望赋予其上。但也需要清晰地对其进行认知,在实践中不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