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关于创新的定义中,笔者最为认可的是德鲁克先生所说的:创新是一种使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拥有新的、更大的创造财富能力的工作。根据这一定义,“创新”一种工作,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工作的目的是使工作对象能更好的“创造财富”。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发挥更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创新涉及到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它涵盖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服务、人事、财务等各个部门及其成员——创新不仅仅是高层管理者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特殊部门的事,而是企业全部员工的事!
二、营销智慧——创新的起点
创新需要打破旧有思维、经验、偏见的束缚,将“死知识”转化为“活智慧”,发挥想象力,将营销策划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营销策划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的思维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购买,最终为企业带来利润,任何创新都必须达到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效果。
营销创新的实质就是企业智慧与用户心智之间的较量,这种较量是长期存在的。在信息爆炸的移动联网时代,这场较量必然要升级,企业如何在合适的时机找到合适的用户,用合适的沟通语言和场景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原有的经验模式显然不够用,创新营销就成了一个必然。
三、创新的重点在于创造市场价值
营销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市场价值”的创造,这种市场价值,乃是经过市场而来,真正的考验在于满足消费者的能力,以及消费者是否会用实际的购买行动展现其支持的决心。也就是说,必须清楚了解,创新的重点在于创造消费者价值,并非只是寻求新的发明或突破,而市场价值的创造不能只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就会产生的,唯有通过市场考验,受到消费者支持的创新,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消费者价值,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以市场为理念的创新,应当是企业奉行的基本理念。
消费者需求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与竞争对手进行区隔,寻求意义重大的区别,是营销创新的中心任务之一,我国著名营销专家沈菏生先生认为:营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外在的需求,营销创新的重点在于发掘、激发、创造并满足消费者细分化了的、潜在的、尚未满足的需求,将需求与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对接,对接成功,就意味着创新获得成功,意味着创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四、问题意识——创新的起点
创新从本源而言,起源于问题意识,也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思。……创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能不能对现状、对这件事情、对某个理论,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疑惑,说明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还可以完善。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还怎么完善呢?问题意识是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
五、积极态度——创新保障
态度决定一切,创新的关键在于克服经验主义,改变观念、更新思维,对待任何事物要有没有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而已的态度。
营销管理与创新笔记
市场营销(marketing),就是 识别并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 。对市场营销最简洁的定义,就是“ 满足别人并获得利润 ”。市场营销可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转变为商机。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为市场营销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市场营销是一项 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创造、传播和交付顾客价值和管理顾客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从而使利益相关者和企业都从中受益。 我们可以把 营销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看作艺术和科学的结合——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交付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顾客、挽留顾客和提升顾客的科学与艺术。 一般而言,营销者主要经营以下十大类产品:有形的产品、服务、事件、体验、人物、场所、产权、组织、信息和想法。 体验 通过合理地把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企业往往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营销体验。有许多提供体验各种经历的市场:在棒球训练营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与一些退役的棒球队员举行比赛,或付钱指挥芝加哥交响乐队演奏五分钟,或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等。 人物 “名人营销”已经成为营销的重要手段。艺术家、音乐家、首席执行官、医生、高收人的律师、金融家和其他专业人士都从名人营销中获益不少。建立自我品牌,建议每个人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知名品牌”。 场所 城市、州、地区和整个国家都致力于吸引游客、居民、工厂和公司总部。场所营销者包括专业开发专家、房地产代理商、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协会和广告关系代理商等。 产权 产权是所有者的无形权利,包括不动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股票或债券)。 组织 组织总是积极致力于在目标顾客心中建立起强势的、宜人的、独特的品牌形象。 信息 信息的生产、包装和分销是一个重要行业。诸如图书、学校和大学等都在以一定的价格面向父母、学生和社区对信息进行生产、营销和分销。 想法 每种市场供应物都包括基本的观念/创意。社会营销者往往在忙于推广诸如下列创意:“别让朋友酒后驾车”和“不要浪费才智”。 营销者和潜在顾客 营销者(marketer)是那些从潜在顾客(prospect)那里寻求响应的人,如寻求潜在顾客的注意力、购买行为、选票或捐赠等。营销者往往很善于 刺激消费者对其公司产品的需求 。营销者需要努力去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以便使其符合组织的目标。 八种需求 : 营销者都必须确定 每种潜在需求的基本原因 ,然后 制定出促使该种需求朝着自己所期望的需求类型转化的行动方案 。 市场 有关市场的传统观念认为, 市场是买方和卖方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实地场所 。经济学家则把市场定义为“ 对某一特定产品或一类产品进行交易的买方与卖方的集合 ”(房地产市场或粮食市场)。营销者经常利用市场(market)这个术语来指代各种各样的顾客。一般而言,他们往往把 卖方的集合看作行业 ,而把 买方看作市场 。 主要的顾客市场 主要的顾客市场包括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全球市场和非营利市场。 需要是 人类最基本的要求 ,如人类需要空气、食物、水、衣服和住所。当 存在具体的商品来满足需要 的时候,需要就转变成 欲望 了。欲望往往是受特定的社会所制约的。需求是 有支付能力购买具体的商品来满足的欲望 。 有些顾客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能描述出自己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五种需要模型中加以分析: 只是对消费者明确表述的需求做出反应,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企业就应该帮助顾客学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营销者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通过分析顾客的人口统计信息、心理特征信息和行为差异信息,往往可以识别出具有不同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不同顾客群体。 在进行市场细分之后,营销者还必须分析判断哪个细分市场存在最大的市场机会,即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 企业需要针对自己所选择的每个细分市场开发特定的市场供应物,并使目标市场认可该供应物能够为其带来某些核心利益。 为了接触到目标市场,营销者往往可以利用三种营销渠道。 营销者可以通过 传播渠道 发送信息,并从目标顾客那里获得信息。这种渠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信件、电话、布告栏、海报、传单、光盘、录音磁带和互联网等。 营销者利用 分销渠道 向购买者和使用者展现、销售或交付有形产品或服务。分销渠道可以是直接渠道,如通过网络、邮件、移动电话或者电话进行直销,也可以是间接渠道,即通过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代理间接进行销售。 营销者也可以通过 服务渠道 与潜在顾客进行交易。服务渠道包括仓库、运输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促进交易的机构或个体。 竟争包括所有的现实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购买者可能考虑的替代产品。 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任务环境和宏观环境两大类。 任务环境是指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分销和促销的组织或个体,具体包括生产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经销商和目标顾客。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六类环境因素,分别是 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 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随处能够购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 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具有最高质量、性能水平或富有创新特色的产品。 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selling concept)认为,如果任其自然发展,消费者和企业并不会足量购买所需要的产品。 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先感知再反应”。 全方位营销观念 全方位营销(holistic marketing)观念是以开发、设计和实施营销计划、过程及活动为基础的,但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上述营销计划、营销过程和营销活动的广度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全方位营销者认为,在营销实践中每个细节都是特别重要的,广泛的、整合的视角不可或缺。 它的四个 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和绩效营销 。 麦卡锡(McCarthy)把不同的营销活动概括成四大类营销组合工具,即营销中的4p: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 。
营销管理与创新论文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创新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 世界经济正在慢慢靠拢全球经济,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在企业面前,经济环境却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生存发展。本文主要是在企业创新问题上做了一个概述,深刻探讨企业营销,为促使其在营销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企业;市场营销;创新问题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大幅度发展,各国的竞争也在慢慢增强。世界的经济也在逐步向全球靠拢,渐渐走向一体化,而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促使其不得不创新,才能在当今的大环境下立足。本文主要对企业的营销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营销现状 1.观念陈旧,缺乏全面的营销策略 目前来说,市场的营销虽然在企业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对于企业的营销策略及其理念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目前而言,大多数的企业都以生产产品为首要目的,处于低级阶段,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没有以消费者的要求为中心,频繁地开展活动,希望能在数量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2.目标单一,忽略产品的营销创新 大多数的企业高管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明确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的生存,所以很多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心态,更深刻地投入自己的热情对于创新问题,从而使产品不管是质还是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都有着很高的创新水平。市场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极少数企业对其重视,因此不能让众多企业在新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导致自身的发展。 3.资源不足,缺少营销资金及人才 企业的营销活动之所以无法得到开展,也是因为营销资金的人才的缺乏。无法进行促销活动和产品宣传,让消费者不能及时得到产品的信息,所以影响了产品的销量。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营销知识不够专业化,对企业的营销没有很好的把握。 二、创新的必要性 1.供求不合理带来的挑战 我国也逐渐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对于卖方市场来说,如果供不应求,企业很容易就会保证自己的利益。对于买方市场来说,供大于求,这样的话企业就不能依靠模仿来获取利益了。企业只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不只是各国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走向多元化,而我国的企业也因为全球经济的变化获得机遇。我国的企业应当更加重视营销的创新,不应该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并带有中国特点的方式。 3.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目前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比较快,伴随着这一股浪潮,我们承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所以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营销的“净化”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这就需要我国摒弃原有的营销模式,探索新的渠道和方法。 三、营销创新的主要方法 1.营销模式与当代经济相适应 在企业的创新中,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创新主要就是对观念的创新,亦或是在观念创新的指导下加以改进才能顺利完成。如果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就会造成新行动无法进展。没有更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是不能实现创新的。当代经济的发展迅猛,要想尽快与世界接轨,必须脱离老套的观念,与时俱进。企业应该加大力度追求与现代经济相匹配的营销模式,从而靠近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 2.营销方式的创造性 企业的营销模式应该是在国际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新的方法并敢实施,努力认证该方法是否得以执行,另外还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更多角度设定新的适合发挥的方式,突破只在传统意义上的营销。使营销变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柔性营销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营销的灵活性,对营销活动及时做正确的调整。 3.营销渠道的创新 营销渠道是连接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就是让服务和产品顺利的被消费和使用。企业对营销渠道的选择会大大的改变其本身的利益,企业不要坚守以往的渠道获取利益,要在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大胆开辟新的路线。消费者的要求和喜好已经不单单是面对面的消费,他们需要的是简单便捷,经济适用。企业应该在保持原有的渠道之外开发新的营销渠道,并做出调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逐渐加重,保护环境也成为了消费者重视的焦点,并且各国也在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所以绿色营销也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有效的渠道。 4.营销人群的扩展 我国的企业主要针对本国的消费者,其实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需求并非很苛刻,我们应该早保留老客户的情况下,发展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是企业更加国际化,也是推广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他国消费者身上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善,迎合大众,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企业面临的营销创新环境下,我国更应该尽早树立新营销方式的典型,把握一切机遇,对世界的经济和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寻求并改进新的营销模式及渠道,开拓新的网络营销,在多样消费者的要求下,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