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营店营销策略

开始记录各大品牌和平台的营销案例习,并尽量保持更新。

整体框架:泡泡玛特品牌介绍泡泡玛特产品策略泡泡玛特定位分析泡泡玛特营销分析泡泡玛特差异化打法

品牌故事说到盲盒,凭借“盲盒”概念声名鹊起的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必有姓名。绝大多数的消费者第一次接触盲盒,都是通过泡泡玛特。可以说在盲盒这一块上,泡泡玛特无疑是成功的,成立11年,凭一己之力缔造了盲盒风潮。市值曾经一路高歌猛进,最高时超过千亿港元,在港上市时还被外界称为“年轻人的茅台”,更在2020年12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潮玩第一股”。品牌介绍: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发展近十年来,国绕全球艺术家挖掘、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关联产业投资整合五个领域,旨在用「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构建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品牌愿景: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品牌理念:创造潮流,传递美好。Tolightuppassionanrdbringjoy.

情感价值:

盲盒,打开的是收集欲和对惊喜的期待

不止于产品,更是娱乐体验和情感体验

品牌视觉:

以P设计为核心,签约独立设计师,打造自有IP形象。IP“Molly”和“Pucky”出圈,打造品牌识别力。品牌发展历程

简单回顾一下完美日记的发展历程→2010年11月,泡泡玛特第一家门店在北京欧美汇购物中心开业。→2015年1月,泡泡玛特在北京王府井apm购物中心推出全新lifestyle概念旗舰店。新增POPCAF与产品体验区为粉丝提供购物体验。→2016年6月,泡泡玛特就与设计师Kenny签署战略合作,开发了属于粉丝的潮流玩具——MollyZodiac星座系列潮流公仔。→2016年6月,泡泡玛特正式入驻天猫商城,潮流玩具社区电商平台葩趣APP正式上线。→2016年7月,泡泡玛特首家IP店落户上海港汇恒隆广场。→2017年4月,泡泡玛特推出自助销售终端设备机器人商店。→2017年9月,泡泡玛特举办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是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大型潮流玩具展会。→2018年4月,泡泡玛特举办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2018年11月,泡泡玛特天猫“双十一”当天销量2786万,斩获天猫模玩类目第一名。→2019年1月,泡泡玛特全国首家ARTTOY黑标概念店在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开业。→2019年11月,泡泡玛特天猫“双十一”当天销量8252万,斩获天猫玩具类目第一名。→2020年5月,泡泡玛特全国首家体验店在北京浦项中心开业。→2020年9月,泡泡玛特首家海外直营店在韩国首尔开业。→2020年11月,泡泡玛特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潮流玩具产业论坛。→2020年11月,泡泡玛特在双十一期间总销售额超1.42亿,在天猫大玩具行业排名第一,也是天猫玩具行业第一个进入双十一亿元俱乐部的品牌旗舰店。→2022年1月2日,泡泡玛特英国首家门店正式开业。→2022年3月,泡泡玛特APP美国版上线。→2022年6月,泡泡玛特美国首家快闪店在加州南海岸广场购物中心(SouthCoastPlaza)正式开业,这是泡泡玛特首次布局美国的线下渠道。→2022年7月16日,泡泡玛特在日本东京开出首家门店,门店位于涩谷大街一幢两层独栋建筑内。→2022年8月5日,泡泡玛特正式推出了MEGA珍藏系列100%SPACEMOLLY周年系列。→2022年8月20日,泡泡玛特澳大利亚首家门店正式开业。

泡泡玛特目前已入驻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23个海外国家及地区,旗下IP的设计、创意及产品质量都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产品策略

产品布局:“固定款 隐藏款”的模式,制造超越预期的惊喜

|主打产品:盲盒

——“固定款 隐藏款”的模式,制造超越预期的惊喜

固定款:入门款基本为59元,低价策路可吸引消费者购买.

隐藏款:具有溢价能力,消费者分享欲和赌博心态吸引消费者回购。

|其他品类:二次元周边、BJD娃娃、IP衍生品——网红泡泡机、单肩包、手办收纳、手机壳、停车号码牌、徽章、手链、钥匙扣、冰箱贴、创意台灯etc.

产品思维:

以IP为核心,打造爆款

——签约运营知名潮流艺术IP结合年轻人的喜好进行IP孵化,实现商业价值的双赢

共有93个1P,包括12个自有1+25个独家IP+56个非独家IP:

|独家IP→e.g.PUCKY|TheMonsters|SATYRRORYetc.

|非独家IP→e.g.米老鼠|DespicableMe|HelloKittyetc.

|自有IP→e.g.MOLLYIDIMOO|BOBO&COCO|YUKIetc.

|5大头部IP→MOLLY|DIMOO|TheMonsters|PUCKY|SkuIIpanda.

以「逆向思维」打造产品

——思考"用户不要什么”,而不是"用户要什么”,借此激发对商品的购买欲与探索欲。①超强的原创设计能力

成立近12年的泡泡玛特,品牌成立初期依靠代理IP为主。

随着市场流行趋势和用户消费习惯的更迭,从2015年开始泡泡玛特经营模式的重心开始转变为自主开发设计,并于2016年买断设计师王信明的Molly,开始了从设计到营销,再到零售渠道和方式的系列布局。

随着潮玩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泡泡玛特也从原先的跟随者变为市场的引导者,引领着一定的消费趋势。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泡泡玛特的市场渠道和品牌效应彰显,为品牌凝聚了越来越多具有原创能力的设计师,并为泡泡玛特积累了核心的IP储备。

早在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就已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源源不断被设计出的新产品,使泡泡玛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的营收能力遥遥领先,超强业务覆盖能力组成了泡泡玛特的产业帝国,让它在营销上更有底气和市场号召力。

②利用超强IP,打造产品的社交属性

IP授权原本就是市场营销的工具之一。

泡泡玛特通过自身的萌态属性与授权IP合作,推出定制款的产品,并运用「隐藏款」的方式去吸引盲盒爱好者,在实现品牌粉丝导流之余,还能借助授权IP的市场影响力去扩大产品认知和提升产品销量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捆绑IP的优势,去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社交属性。

一旦品牌拥有了社交属性,那传播就演变成了自然而然的效果。有社交属性的产品,他们有着自传播的能力,能够帮助品牌实现营销裂变,让联名产品去打破消费圈层,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形成新一轮的传播热度。③饥饿营销营造的稀缺感,助力产品实现成交

IP授权合作,有利于聚焦用户的注意力,而懂得玩饥饿营销营造产品稀缺感的品牌,总能够给人一种不买就没有了的错觉。那些「限量限时」明面上的饥饿营销很容易被人识破,可沉没成本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自掏腰包。

而泡泡玛特的饥饿营销则采用一直稀缺的营销策略,通过「固定款 隐藏款」的模式去影响用户消费决策,促使用户一次性购买,以便赢得隐藏款抽奖的权利。

正如泡泡玛特Molly西游系列中,除了12款常规款还推出了如来隐藏款,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隐藏款是骑着火弩箭的哈利·波特,而在鼠小小潮流世代系列中推出的隐藏款是斗牛鼠小小等等,有一款隐藏款会打动你。一直稀缺的产品,相对那些因市场购买缺乏的产品,更具吸引力。

因手办自带人设和情感属性,让那些在城中打拼的人面临孤独的时候,拥有了“倾诉”的对象,同时萌系玩偶本身就拥有治愈的特质,让泡泡玛特在聚焦孤独经济的其治愈性的品牌形象彰显,让品牌自身也更有温度。定位分析

人群定位:Z世代,女性居多

消费用户收入:90%的用户月收入在8k-20k。

消费用户城市分布: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价格定位:80%到90%的产品的价格区间为50-200元。

用户需求成因:消费体验价值提高,逐步形成成瘾机制青年一代个性诉求强烈,圈层社交兴起成年人情感寄托,陪伴渐赋收藏价值时代艺术供需结构改变,催化市场需求

泡泡玛特消费者主要分布于与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以及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90%的用户月收入在8000~20000元,教育水平较高,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多元文化;消费者多为女性群体,年龄介于18岁~24岁之间,平均年龄27岁,Z世代(95-00)为消费主力,更加关注于消费的精神体验,追求不同风格潮流下的个性表达。

盲盒的设定为“固定款 隐藏款”的模式,制造超越预期的惊喜【入门款基本为59元,低价策路可吸引消费者购买、隐藏款具有溢价能力,消费者分享欲和赌博心态吸引消费者回购。】且定价59,69,99,多数盲盒处于0-100元之间不等盲盒的非功能属性决定了单价难以提升,毛利率不可能大幅提升(但2020年中期毛利率已经达到了65%).因此提升IP设计本身溢价,采取抢购限量模式提升高端品营收营销分析

渠道策略:多场景覆盖,全渠道销售。

门店分布:

线上门店:

→国内: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泡泡抽盒机|葩趣等各主流电商平台

→海外:分别开通了韩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的官方网站及亚马逊美国站,为海外市场的拓展搭建强大的线上渠道。

线下门店:

→门店类型:直营门店|机器人商店|无人店|快闪店

→门店选址:商场|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地铁|机场|高铁站|五星级酒店等

→分布特色:

|海量布局:线下直营门店已经突破250家,拥有超过1687台机器人商店,深度覆盖了全国103个城市(截至2021年9月30日)。

|特色案例:创意门店:泡泡玛特入驻迪士尼小镇,以「泡泡玛特剧场」为设计灵感,不仅限于盲盒售卖,店内围绕Molly、Labubu、Dimoo和Pucky四个明星产品IP,打造出剧本创作区、排练区、售票区、舞台区、表演区及后台区的整童话剧场,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多元玩乐空间。

营销策略:

打造「稀缺性」与「神秘感」,产生购买驱动力:

盲盒的购物体验感有别于传统的商品购买,盲盒营销通过「固定款+隐藏款」的模式,激发了年轻人以猎奇为原始驱动力的心理需求。稀缺性会在本质上产生一种紧迫感,达成更果断、更速度的购买,并持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达成持续下单的营销效果。

打造社交属性,实现营销裂变:

→官方社交APP:

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了国内最专业的潮流玩具社交平台——葩趣,一个专注打造潮流玩具领域的线上社区,旨在为潮流玩具玩家提供潮流玩具资讯与购物服务,让玩家之间能够沟通交流。葩趣提供二手潮玩的交易功能,让用户有机会与潮流玩具设计师们进行交流。该APP现已覆盖约540个潮玩品牌,吸引众多潮玩设计师入驻并开设专栏,「转娃」「改娃」、「换娃」已成为潮玩行业的新名词,进而开创了盲盒新玩法。通过打造这样的潮玩聚集地,泡泡玛特聚集了大量潮玩爱好者,形成了强大而稳定的目标用户社区。

→私人社交平台:

解锁盲盒的过程、get到满意款式的结果都持续刺激着消费者的盲盒分享欲,众多消费者会在社交平台分享喜爱的手办,实现产品体验社交化,让产品自带流量和传播性,助力品牌变现、企业利润呈几何式增长。

→进军海外、布局全球:已入驻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23个海外国家及地区。

→提供大宗团购,促进大额订单的成交:

泡泡玛特不拘泥于零售,同时提供采购的一站式的服务,为各大企业单位、机构等提供员工节假日福利、活动奖品、答谢客户、礼品诜择,并针对不同需求和场景,进行挑选建议及包装、送货等服务。大宗采购主针对全事业单位采购、集团采购、政府公共部门采购、团体订购等。

跨界合作:

→IP—MOLLY|设计师—KENNY:

MOLLYx味可滋:联名推出「味可滋芝士莓果MOLLY之家特别版套装」。

MOLLYx明日之子:联名推出「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开创了潮玩跨界综艺节目的新局面。

MOLLYxSTAYREAL:联名推出联名服饰系列。

MOLLYxIPSA:联名推出限定礼盒套装,购买套装就能获得MOLLY周边贴纸十场景画板DIY玩趣拼贴的「异想世界手作礼盒」。

→IP—DIMOO|设计师—AYAN:

DIMOOx上下SHANGXIA:与爱马仕旗下高端生活品牌「上下」展开合作,推出限定版的公仔 联名款的茶_ 茶叶套装:旅行茶礼盒限定款|茶宠礼盒限定款|跳棋茶礼盒限定款。

DIMCOx科颜氏KIEHLS:

|联名推出金盏花礼盒:金盏花瓣奇遇记,其中包含一个DIMOO定制公仔十一瓶金盏花精华爽肤水。

|联名推出熊猫公益限量版果冻高保湿霜&白泥面膜。

DIMOOx丝芙兰:联名推出300份限定美妆双盲盒套装。DIMOO摇身成为"丝"家专属潮流大使,分别以「BeautyPrince美力使者」与「LoveAngel礼盒天使」两大公仔形象全现.

DIMOOx哈根达斯:联名推出「DIMOO星座合作款冰淇淋」

→IP-PUCKY|设计师—毕奇:

PUCKYx橘朵:联名推出超人气毕奇精灵飞行系列的彩妆产品。

→IP-SKULLPANDA|设计师—熊喵:

SKULLPANDAxMakeUpForEver:联名推出礼盒,内含有微米粉底气垫、化妆包、盲盒新品、创意胶带等产品。

→IP-小甜豆:

小甜豆x13DEMARZO:联名推出「小甜豆」系列服饰。

小甜豆x悦诗风吟:联名推出护肤礼盒套装。①瞄准年轻用户为主要人群

产品营销的本质是找到合适的一群人,发现这一群人的特点,用一种产品去吸引他们,然后传递出他们产品的特点。泡泡玛特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它对于目标用户群体的心理切得准——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们对摇盲盒这种“未知的玩法”永远都会不断产生兴趣。

泡泡玛特的盲盒经济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完成了在消费者心中的“种草”,增加了影响力和依赖力,大大巩固潮玩在年轻人生活中的存在地位。②主攻用户心理体验感

泡泡玛特打造的盲盒之所以能够风靡市场,还是因为其充满未知的刺激与打开盲盒之后的惊喜,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让购买更为有趣。在泡泡玛特盲盒营销机制中,具有4层惊喜。1)盲盒本身充满了未知的惊喜

因用户对盲盒里装的产品毫不知情,盲盒的不确定性,让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了某种预期,一旦拆开盲盒答案揭晓,就伴随着满足、惊喜或者失落的情绪,这种情绪牵引着用户,有点类似于赌博的心理让人对盲盒这种未知的惊喜更加期待。

2)“固定款 隐藏款”的模式,制造超越预期的惊喜

盲盒之所以风靡,还是因为「隐藏款」带来的超出预期的惊喜,一旦让用户找到盲盒中具有溢价能力的「隐藏款」,那种惊喜产生的效应是群体性的。获得「隐藏款」盲盒的爱好者,一是炫耀的人性弱点会驱使其分享,二是去吸引更多盲盒爱好者抱着“赌博”的心态加入以便谋求超高溢价的收益。

3)购买低价入门款,成为了用户悦己的方式

想要将用户带入到盲盒制造的这种惊喜营销中,品牌还是选择了低价的策略。在自我表达和个性张扬的购买盲盒也成为了当代人犒劳自己的方式之一。本着小花费怡情的基础,不少人购买了59元的单品,可殊不知一旦有了一个小手办,就有着想要集齐全套手办的欲望,从而将59元的消费变成了59*6,如果手办太多,或者单价更高,可能入门款带来的是更高的用户消费,这也便是商家与用户建立起的一种情感联系。

悦己经济盛行的那些有趣个性张扬而不贵的产品,成为了当代用户的首选产品。差异化打发

构建完整产业链:

泡泡玛特关注潮玩市场的源头,注重宏观市场的文化培养与传播,通过构建覆盖设计师、工厂供应链、零售渠道、国际潮流玩具展会的产业链,通过与知名潮玩设计师和世界知名品牌的合作共创,凝聚了强大优质的粉丝群体,为经典IP形象打造时下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潮流产品。

→开展大型线下活动

|展会:

2017.09: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中国大陆地区首届大型潮流玩具展会。

2018.04: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潮流玩具展会。

通过展会的形式,吸引了大量优秀设计师,为品牌带来更多合作共创的机会。让更多国外潮玩品牌关注国内市场,也为更多中国优秀设计师拓宽渠道展示自己的原创艺术,弥补了国内潮玩行业空白,助力中国潮玩文化的蓬勃发展。

|讲座:

2019.06: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潮流、玩具、设计」系列潮流玩具讲座,业内顶级设计师讲授潮玩知识,助力对中国本士潮玩设计师的培养。

打造品牌温度:

IP形象的人设、玩偶的萌系特质自带情感属性,品牌借助该特性赋予了产品治愈的效果,正中情感需求强烈但内心孤独的年轻人下怀,因而成功将盲盒作为潮玩IP变现的重要载体,顺势为品牌创造商业价值。

定位精准,赶上世代浪潮:

潮玩手办位于95后最烧钱的五大爱好之首(天猫《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为爱好花巨资在天猫已成趋势,近20万消费者一年花2万集盲盒。泡泡玛特可谓牢牢把握了z世代年轻人的购物心理与需求。最后

“盲盒经济”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贩卖的一种惊喜、满足感、快感。

“盲盒思维”其实支付宝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这一思维,支付宝年底推出的“集五福活动”。每次抽福你都很期待,也不知道会是哪一张,总有一个福是最难抽中的,这种玩法是不是很熟悉。

对,就是盲盒的玩法。所以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会疯传,大家享受收集的

直营店营销策略研究

连锁店和直营店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连锁店是指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同一品牌的零售店,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采取共同的经营方针、一致的营销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联合。

直营店是指由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总部采取纵深似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店,零售店也必须完全接受总部指挥。

2、法律关系不同

直营店主要是指所有权属于公司并且由公司自己管理。连锁店一般来讲是指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在各个区域的市场,开几家或更多的直营店,我们讲的连锁店实质也应当是一种直营店,简单讲,多家直营店就是连锁店喽,在所有权上理所当然属于公司了,连锁店有着统一的CI。3、特点不同

连锁店具有经营理念、企业识别系统及经营商标、商品和服务、经营管理四个方面的一致性,在此前提下形成专业管理及集中规划的经营组织网络。

利用协同效应的原理,使企业资金周转加快、议价能力加强、物流综合配套,从而取得规模效益,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零售业不论走向何方,都将迈向连锁经营。

直营连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统一于总部。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统一表现在:所有成员企业必须是单一所有者,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

由总部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如人事、采购、计划、广告、会计和经营方针都集中统一;实行统一核算制度;各直营连锁店经理是雇员而不是所有者;各直营连锁店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

直营店营销策略有哪些

问题一: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 全家便利商店 “模仿7-ELEVEN的做法已经不新鲜了”,全家便利商店总经理上田准二在十二日的期中决算发表会上,发表了和LAWSON相似的谈话。全家便利商店新型态的“FAMIMA”,时尚都会风格的店面设计及商品结构,锁定东京地区外商公司工作的女性,预计今后要以每年二百家的速度展店。 全家便利商店在展店及商品策略上都少有个性化的设计,展店的策略是采典型的新地区开发型。上半年度在岛根县、新县找到可以同时经营多家门市的特许加盟经营人,以全家自有的方式快速的展店;展店时优先寻找有停车场并可以贩卖烟酒的地点,拥有大型停车场的门市可以举行庙会、盂兰盆舞等活动,是其它门市少见的促销方法。 这两个县目前每日平均营业额为七十万日币,比其它门市(平均四十八万)高出许多。 在商品内容方面,今年度起部份全家便利商店开始贩卖生鲜商品,全家表示“与其(像LAWSON那样)成立新的业态来分散经营资源,不如在店内另辟空间,集中销售会更有柯省! 问题二:便利店六种常用营销方法有 一、商品科学组合策略 经营便利店十分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一般便利店经营面积大致在50-150平米,便利店商品配置不当,会造成顾客想要的商品没有,不想要的商品太多,所以商品组合是关系到便利店经营成败的关键,创业者可以根据便利店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取向进行资源有效利用,把商品分为即时消费品类(如烟草、饮料、即食品类)为主、季节性消费品类(如冷饮类)、服务类(如手机充值)为辅的商品类组合。 二、价格业态错位策略 便利店的价格是顾客比较敏感的,但是不同位置的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便利店实施价格策略,提高经营商品利润,我通过观察发现在干道型的便利店消费的顾客大多数对价格敏感度较低,这类消费者在意的怎么样能在最短的距离最便捷的方式购买到所需商品,这种位置的便利店存在很多的利润空间,因此针对不同商圈类型的便利店实施不同的价格是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业态营销定位策略 针对便利店目标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在商品的选择上,注重商品的品种和商品的价格,实施独立的营销策略,根据位置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实行营销定位策略有利于增加销售毛利率;另一方面便利店主应主动加强与供应商沟通,利用供应商的资源在便利店开展促销活动,提升便利店的市场竞争力。 四、便利温馨服务策略 都知道便利店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温馨的服务是树立便利店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便利店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实施优质的服务,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一方面提供友好的微笑服务,另一方面提供高效的服务,提供方便、实用、齐全的便民服务项目,方便顾客,为顾客节约更多的时间。 问题三: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有哪些? 薄利多销,还有就是线上和线下吧 问题四:如何经营便利店 对便利店的较长时间的访问,总结出小型便利店的最佳的经营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人们前往中大型超市购物的习惯已经不断形成。超市以其价格上的优势,购物过程的方便,不断地冲击着一些小型便利店的生存。为了能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目前真正存在的问题,并简单的对附近的其他店铺进行了访问和比较: 1、这店已经开了多少年了? 店主:头尾算起来大概有9年了。 2、您的店一直都是开在这个位置的吗? 店主:不是的,我以前是开在街对面的,大概是5年前吧,对面房租到期,就花了32万买了这家店面。一直到现在。 3、可以谈谈您这几年开店的详细情况吗? 店主:没问题。大概是93年上半年,我以500元的月租费租下了对面的店面,开始经营便利店,那时由于这一带的住宅还没有正式交付使用,前面的上陡门农贸市场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所以暂时比较冷清,生意不是很好,但我知道不用多久这里肯定是会热闹的。不久对面开了很多店,农贸市场也营业了,这一带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我的生意也同时红火了好一阵子,人们买了菜回家都会经过这里,带点东西回去。但是没有多久,对面也开了一家同样性质的便民店,尽管受了点影响,但老顾客还是喜欢到我这里买东西。是97年的上半年吧,我的房租到期,在这之前我就已经花了32万买了对面的更大一点的店面,也就是现在的这家,以前跟我竞争的那家也在同时关门了,我的生意又红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农贸市场对面的超市不断被人们接受,人们的购买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超市便宜的价格吸引了大量顾客,还有就是在农贸附近开了大概有三家的便利店,由于房子是自己的不用分摊房租费,就慢慢地降了一些商品的价格,生意一直就是保持到还有就是2000年你给我出的一些主意,之后你也都基本清楚了。 4、你是指我建议你的通宵服务和一定程度送货上门是吗? 店主:是的。 5、那你可以详细一点跟我介绍一下当时实行后在生意上的变化吗? 店主:其实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宵吧,我的店基本上在凌晨4点左右关门,也就是附近排挡的关门时间。这期间不少晚归的,喜欢出来吃宵夜的人会前来购买香烟、饮料、小零食等等,店里因此增加了不错的收入,有时候可以卖好几百的呢。至于送外卖嘛,其实对店的整体收入尽管有一定的提高,但不是很大,因为我们送的都是附近的一些老顾客,他们如果没有我们送的话,平时也会下来买的,我觉得这样反而不是很合算。 6、哦,是这样的啊,那么请再具体介绍一下这里的一些附加费用? 店主:这里的费用可多了。先是税收:有国税地税,工商管理费,还有门前三包费,住宅区里的绿化费,卫生费,前几年还有什么治安费,多着了。 7、那你是将这些所有的费用都算在店里的开支吗? 店主:是的,我们会每个月有一次结算,把所有的费都分摊进行结算,分摊结算可是你教我的哦。(笑) 8、您可以再具体讲讲送货上门吗? 店主:好的。我们只负责送大概半径200米的范围(这是我根据她的介绍总结的),生意因此有一定的增加,原来到旁边店里买的人,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向我们打电话。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还是基本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老顾客居多。 9、既然附近店里的生意也多少给你拉了点过来,那为什么其他店不进行送货上门? 店主:这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我家先生是半班制,会有空来店里,所以可以给一些需要的人提供送货上门,而其他店据我所知都只有一个人,所以很难实行上门。 10、那他们也包括你自己为什么不专门雇佣若干人,提供更大范围的送货上门服务呢?这样也许可以更能体现这种经营方式的优越性哦。 店主:这个我们也想过,只是还暂时不敢尝试。因为这里的店比较多,人们可以不用走太多的路就可以到......>> 问题五:沃尔玛,711便利店的销售模式有什么区别? 沃尔玛和7-11的市场定位是截然不同的。沃尔玛进行的是低价策略,从最初的美国小镇发展起来,在郊区兴建大型仓储市场,以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起家。沃尔玛奉行的市场策略是“天天低价”,这也是沃尔玛的不变的市场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沃尔玛建立了相应的仓储管理、物流配送、人员管理、定价策、促销策略等诸多市场策略,吸引平民大众来此消费。而7-11的策略则是便利,最初建立的目的要从早上7点服务到晚上11点,因此命名7-11.。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以方便社区居民而存在的,7-11大部分产品的价格不会比沃尔玛低,也不会比沃尔玛便宜,但是它以其方便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简单的说,人们愿意为了节省开车去沃尔玛的30分钟,而愿意多付给7-11几块钱。围绕这便利性,7-11指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市场策略,比如在国外7-11提供代收包裹、邮件,寄信等综合性便民的一系列市场策略。可以说7-11和沃尔玛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在美国有target(大型超市,但相对档次略高),7-11则是面临社区的便利店竞争。以上只是简单的比较,如果楼主想要了解更多,你应该专门买两本书看看,会有帮助:)一点愚见,希望有所帮助 问题六:便利店属于什么行业 服务行业啊。 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利店业态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国内便利店企业加快在主要城市的布局并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同时以7-11、罗森、全家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也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不仅计划大幅度提升新增门店数量,还计划涉足西部市场。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经营同质化 随着便利店企业加快布局,其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经营同质化问题首当其冲。大部分便利店经营的商品从品类到品牌和超市均无大的差异,相对于大超市而言,便利店规模较小,运营及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在价格上必然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就业态内部而言,除了标志不同和个别食品的差异之外,便利店同质化现象也很明显。 同质化经营造成便利店的重复建设和同业竞争的加剧,不利于整个业态的长期发展。便利店经营的关键不在于同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而更应该关注差异化经营。考虑到便利店企业特殊的性质和经营环境,依据门店所处的不同地段,具体将目标各户定位于居家顾客、学生族、白领、司机等人群,深入挖掘特定类型的顾客需求,形成竞争优势。 缺乏物流优势 便利店的经营空间较小,缺乏多余的商品存储设施;同时又要求在店面内陈列尽可能多的商品品种(一般要求在100平米的店铺陈列3000种商品),这种小批量、多品类、多频度的经营模式对物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的便利店企业由于门店较少或者集中度不高,建立自身独立的物流配送体系并不经济,因此多采取和其他零售业态共享物流配送体系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来实现产品的配送;即使是拥有独立物流体系的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连锁店布局的限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的投入也不足,温控物流的发展也存在滞后。信息技术在便利店企业的应用也远远没有达到行业要求的标准,缺乏完善的订货信息服务网络和有效的客户需求信息反应系统,使得便利店的采购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不能得到汇总和分析。 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是便利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集中的便利店布局,及时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商品种类,将成为今后便利店企业关注的重点。 外资加快布局 2011年外资便利店纷纷加快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7-11宣布将开放个人加盟,并计划将其在华的门店数量提升到5000家;无独有偶,日本第二大便利店运营商罗森株式会社也计划未来10年内,在中国开设店铺的总数达到1万家;全家便利也已计划把2011年在华900家店扩张到2015年的5000家。 在制定门店数量扩张计划的2011年以7-11为首的外资便利店也纷纷开始调整其区域布局,瞄准西部市场。目前7-11在成都已经开出了41家门店,预计2013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0家左右。全家便利也在谋求进入西部市场,计划在成都建立新公司,并在计划初期开设30家直营店。 外资便利店起步早、发展模式成熟,他们的进入必将对本土便利店构成威胁。国内便利店企业为应对来自外资的挑战,不仅仅要更加关注服务的质量和商品结构的选择和创新,还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区域市场的拓展和经营模式的变革上。外资布局的加快或将推进内资便利店企业的整合,培育更富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 延伸服务 2011年,便利店企业在关注自身主业经营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门店数量,不断扩展延伸服务。 一方面,便利店企业将销售实体商......>> 问题七:便利店7-11采用的是何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有什么特点? 公司直营 问题八:便利店的优势是什么? 是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利”一是时间上的便利,二是空间上的便利,开店地点灵活,填补消费空白,三是弗品上的便利,销售的商品全是日常必需品。 问题九:有谁知道24小时便利店的经营模式? 有钱或者在市内加盟7-11 ,7_11便利店,目前全球已经3万多家了。商品很有特色,目前来说是做的很出色的一个品牌,应该是便利店行业的老大了。不过加盟费和自我的经营权利都很麻烦 没钱或者在关外加盟美宜家。家乐通这些国内的 百里汇和百里臣其实就是2兄弟开的,万店通的管理不行, 加盟美宜家我觉得比较好。管理还是不错的。现在牌子都做起来了。 加盟就是打别人的招牌而已。他太多的局限你倒不好经营了。 还是自己开比较好,店址的选择很重要,便利店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术和配方,加盟的话你的利润空间将会少的可怜,并且便利店只是为了生活上的方便,没有人为了买包烟还要看看你的便利店是否是品牌店 然后装修搞好点,一样的,员工衣服都可以都可以统一,完全安装加盟店的模式来。你会觉得自己开还是划算。当然加盟有加盟的好处。你不会太辛苦。货物比较统一配发 自己开店比较随意,可以在各方面加入很多自己的设想,比如店面设计和运营方式等等,收入也全部归自己所有,但是自己开店也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如品牌的推广,供货渠道的选择,开店前办理的众多手续等等,对于在一个还没有24小时便利店的地方开的一家便利店来讲品牌的推广不是主要问题,只要选好合适的位置和在价格上选择好适当的价位就可以了;主要是在供货渠道上比较困难,而办理手续也需要等上不小的时间。 开你合适什么了。我是做快速消费品的。以前做景田农夫,现在在屈臣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介绍点供货商给你。现在很多加盟店都自己拿货。(*^__^*) 嘻嘻…… 问题十:开便利店经营模式怎样才最好 开便利店不外乎自营业和加盟连锁两种,不管哪种模式,光是便宜东西买进卖出的话,只能是薄利多销流水账,如果加盟那种便利连锁开拓其他业务,譬如充话费,缴水电暖费,代收快递,代买火车票等等等等会有更多收入,但加盟费及装修培训费是一比不小的前期投资,如果自营业,想赚钱的窍门就是找更低价的货源,现在全国各地兴起的网络供应商,譬如万店易购什么的,能把批发货物这种事变得和上淘宝差不多,省去中间的供应商、经销商等环节,降低进货价,拉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