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中单盖伦
中单盖伦 邀请你回答

小米新媒体如何运营推广

时间:2025-09-14 01:16173 人浏览举报
标签:
推广

全部回答

  • 资源对接-大量
    资源对接-大量
    2025-09-14 01:16

    2014上半年,小米共计销售了2611万台手机,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约330亿,同比增长149%。这一数字超越了2013年的全年总和。小米对外宣布2014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是6000万台。按此估算,小米2014年全年的销售额约758亿,相比2013年增长139.87%。而2013年小米出货量又相比2012年增长了16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小米还处于高速成长期。2014年第2季度,小米手机跃居中国手机市场第二,市占率仅次于三星,差距小于2%。做到这一点,小米才用了三年。毫无疑问,雷军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赢家,作为全球华商名人堂科技界的杰出华商代表,雷军与我们分享了小米创业至今的心得:一、创业的第一步:寻找“台风口”雷军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小米成功的关键是——顺势而为,站在了“台风口”。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赶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黄金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扔掉旧手机而换上智能手机,引领智能手机的大爆发;2011年,小米又赶上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联网电商爆发式增长的顺风车,让其不设渠道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大行其道。他强调,“要想大成的话,必须要站在‘台风口’,台风来了,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二、当你看到一个大的趋势,一定要立刻去做雷军说,他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立刻去做,不懂就跟别人去学。”在雷军看来,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不缺少商品,但是缺少好产品,更重要的是缺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小米的目标是做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并且沿着三个方向走,就是电脑化,可连接,还有高品质。所谓战略,就是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顺势而为,它看起来不够情怀,不够有英雄气概,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但这是成功的真谛。”雷军一直在强调不要太相信自己,要相信趋势比人强的道理。三、用互联网哲学来做硬件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浪潮之上的,想要飞起来的不只是小米公司,为什么小米可以飞得这么高,这么快?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开始就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更确切地说,是用互联网的哲学在发展的公司。互联网哲学包含很多的内容,雷军认为其中最最重要的内容是借助互联网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优势,让数百万人跟你一起干。在互联网的哲学下,雷军找到引领小米快速发展的5个核心点:第一,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小米用足电子商务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与传统手机公司相比,这大大节省了渠道成本和销售成本。第二,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小米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营销,并且利用人群进行口碑营销,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第三,按照电脑的思维做手机。结合互联网用户对手机的功能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为用户实现互联网生活提供最佳硬件解决方案,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定制、开发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2010年4月,小米公司的前身“小米工作室”成立,同年8月第一版的MIUI开始内测,第二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2014年8月16日,随着MIUI6的发布,官方数据显示,MIUI已经成为一个拥有7000万用户的手机系统。第四,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户局域,并以此发起粉丝群众运动。建立的各种社交和社区系统建立起强大的粉丝群和拥趸者队伍,这在当时是完全是颠覆性的想法,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五,把自己的支持者变成自己的消费者,也把自己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拥趸者。小米给自己的用户群进行了独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用户群建立和维护方式,并最早规模化运营,进而把很多人在惦记但没有落地的“粉丝经济”从梦想变成现实,赢得超出预期的效应。四、成功哲学总结为7字:专注、极致、口碑、快雷军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成功的哲学。用专注、极致、口碑、快来做硬件、做软件、做互联网服务,把“专注、极致、口碑、快”贯穿到整个小米作业的链条,使其成为小米的习惯和性格特征。●专注在很少但很有前途的事情之上雷军说,专注的好处,不但在于前端的研发力量可以为一个产品而聚集,更在于后端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反馈、用户体验进而自我超越,做出更极致的产品。小米的专注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专注在一个行业,更是专注在很少但很有前途的事情之上。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和价值锁定在产品研发与营销和服务之上,只做“微笑曲线”两端的事情。“我今天在卖的可能就只有两款手机,我至少每天都可以用,有什么问题我一定比用户更加知道,如果我做了50款手机,我都没用过,我怎么放心卖呢?”雷军说,说到专注其实就这么简单,就是当你把所有的心思集中在一个型号、一个产品上的时候,其实这个竞争力是很强的,这是压强能力。●从不准备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小米对自己的市场也有精准而专注的定位,从来不准备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并且不会因为自己定位之外有人不喜欢就改变自己。当小米推出手机时,他们错开与苹果、三星等巨头在高端价格市场的竞争,以最广大的中低价格市场和最具活力,也最能被互联网传播改变和引领的年轻消费群体作为自己的客户群,并且集中力量在这个价格的市场区间做出最极致的产品,集中别人做几十款产品的力量做一款或者几款产品。当小米进入电视领域时,雷军更将专注发挥到极致。“当我决定做电视的时候,我一看,每个电视机厂每年都100个型号的电视,我说我做47寸,我一看,我们这些同行47寸都有四五个型号,我说这个型号都是很长的,数字加英文根本记不住,也不知道差别在哪儿。我的想法就是做一款电视,只面对年轻人。”小米以2999元的价格推出47寸的高清电视,定位就是年轻人,“我不奢求每一个用户都能喜欢我的产品,我只需要我最在乎的那群用户去喜欢就行了。”●极致,干到自己能干到的极限如何把产品做到极致?不要迷信大师,也不要迷信灵感。所谓大师或灵感只是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其实才刚刚开始!极致的产品背后都是极大的投入,都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很多用户第一次拆开小米手机的包装盒都很惊艳,极其简约又有很高的品质感,他们会把包装盒保留下来当收纳盒。但就是这么一个包装盒。整个设计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有了小米手机包装盒令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一般厂家做一个包装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装成本将近10元,但他们认为这个投入非常值得。五、取胜关键: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至今,还有人以为小米是以低价和营销取胜。这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也是一些以此为出发点去模仿小米的人并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实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价格作出更好的产品,或者说,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小米2013年刚刚发布的定价为799元人民币的红米手机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例证,90秒内就卖掉了首批推出的10万部,而预约人数超过了745万人,这成功的背后正是极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价格做出了不可能的产品。高性能,酷,高性价比。这款799元的红米被人形容为像一把刀一样插在中国智能机行业心坎儿的产品,让整个千元价格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在性能和品质上不得不整体进步。●节约渠道成本 让利给消费者小米之所以可以最高端产品做出最低价格,很大程度上得于其互联网直销模式。他们省掉了渠道、批发、零售的成本以及这些实体存在的利润,而且他们把这些节约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让给了消费者,而不是变成自己的利润。但这并不代表小米要做商业上的活雷锋,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对利润的其它追求方式。雷军的互联网哲学,另外一个核心是,不只经营产品,更加经营用户。六、口碑: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凭借专注做出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由此获得的口碑,雷军把他的群众路线演绎到中国商界史无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发布会,都是万众欢腾的场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购票入场。雷军经常说,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而这其中的桥梁就是口碑。最好的产品赢得最好的口碑,用户之间的口碑相传进而成就最好的营销。“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投广告,原来我们不投广告。不投广告的核心是,只有不投广告你才知道你产品的口碑好不好,才更能测试你的产品的口碑。”关于用户,雷军有句名言,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上帝是不存在的,更不要把用户当数字,要把用户当朋友。这是小米对用户的基本态度,他们用这个态度,为用户做一切。七、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小米已经拥有2000多万用户以及这些用户在互联网新生活上的消费潜力,一定会是雷军跟投资人阐述小米为什么可以值100亿美元时不忘强调的原因。紧密依靠用户,雷军发起“人民战争”帮助小米快速腾飞。“小米就是发挥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做成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赖群众。”雷军说,他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其实这就是动员,就是怎么通过互联网发动足够多的人一起帮你出主意,帮你推广,一起做,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一切,用互联网哲学来思考你的一切。我一天到晚琢磨说,我创业没钱,也没多少个人,我们怎么动员足够多的人,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好。最后全世界的‘米粉’帮我,翻译了25个国家的语言版本,帮我在17个国家建立了办事站,帮助我做了一千套主题,一万种问答方案,帮助我在我的论坛里,发1.3亿帖,小米论坛今年每天20万帖,我估计在整个互联网上,比我们规模大的应该不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把人民群众全部发动起来。”这其实才是雷军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说得直白一点,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八、至少80%时间找人,只找最好的人在小米成立第一年,雷军花了绝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找人。在其努力下,到公司创办2年时,小米团队从14个人扩张到约400人。这是一支真正的精英队伍,整个团队平均年龄高达33岁,几乎所有主要的员工都来自谷歌、微软、金山、摩托罗拉等公司,拥有5-7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其中的前100人,每个人雷军都会亲自见面并沟通,甚至有一个硬件工程师被“面试”了整整12个小时。●找最好的人 并让他做最喜欢擅长的事员工招聘上,小米的做法是,要用最好的人。一个好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在核心工程师上面,要不惜血本去找,千万不要想偷懒只用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去做。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强的驱动力,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欢的事情上,让他自己有玩的心态,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动他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今天小米有很多的工程师,他们自己在边玩边创新。找最好的人,要给他做他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管理好这些优秀的人才也相当有挑战性。雷军的办法是,尽量不管。在小米,即使到今天几千人的队伍,也没有复杂的层级。在小米团队中,也没有冗长无聊的会议和流程,每一位小米人都在平等、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享受与技术、产品、设计等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创业成长的快意。“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雷军说小米不但营销成本低,而且管理成本也很低。除了每周一的例会之外,公司很少开会,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7位合伙人也只开过三次集体大会,这样的管理制度减少了层级之间互相汇报浪费的时间。添加公众号“迪臣科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 咖啡老师
    咖啡老师
    2025-09-14 01:16

    所谓新媒体运营,即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的运营方式。这说明新媒体运营的战场是所有可以使信息触达的平台,这意味着每个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平台的选择都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公司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新媒体运营绝对不是微信、微博账号的运维这么简单。

    从概念还可以引申出,新媒体运营最终服务于品牌的塑造、产品的销售,当然塑造品牌最终也在产品销售落脚。

    要使得新媒体运营以上使命达成,该咋搞?

    一、定位

    明确我是谁,我的核心产品是什么,核心卖点是什么,有何资源。据此锁定用户群体,确定内容标签策划针对性的传播内容。

    确定新媒体战略,到底是外包还是自建体系同时借助外力。

    个人建议必须搭建自家的自媒体传播体系,同时拓展合作资源,便于关键节点进行引爆。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推广方式新时期的载体就是新媒体,自建体系能够自己掌控节奏服务于公司产品营销

    二、明确渠道(平台)

    做饭不光要有米还得有口锅,唱戏不但要有演员也得有戏台,搞新媒体当然缺不了渠道。第一段引述的对新媒体的定义过于中规中矩,其更精确定义的是自媒体运营,对初创公司来讲,新媒体有时候也要担起品牌和公关的担子。

    新媒体渠道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自有新媒体渠道:如微博、贴吧、QQ群、微信、知乎、今日头条、官网、各类专栏以及各色视频音频平台。

    自有渠道选择坚持一个原则,用户在哪我就占领哪,经过测试,哪里效果好就重点突击哪。

    合作新媒体渠道:这往往是付费第三方的地盘,包括他们的微博、微信、知乎、官网、专栏。

    三、搭建新媒体团队

    在任何一个组织的自媒体运营部门,以下几个角色较为重要——新媒体运营官

    主要负责策划和战略角度思考企业的自媒体运营。如这个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适合在什么样的自媒体平台上去做,怎么样去规划这个自媒体布局。同时公司的热点事件的策划包括品牌的调性还需要一个领导去发现去深挖和传播的。同时他也带领这个部门更好的发展,跟老板会更好的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在创业公司,新媒体运营官的职责无限接近于运营总监。

    小编

    大家知道在互联网的传播尤其是自媒体的传播,无外乎是文字、图片和视频。所以说首先公司得有一个会写的人把公司的很多好的理念,通过这三种方式去进行传播,去落实。一个小编的功能,他可能是做微信,可能是做微博,也可能做其他平台,随着公司的发展,小编的数量也需要相应提升。

    最后建议设立一个带有PR和BD职能的岗位,媒介经理。

    就是公共关系和商务合作,这个角色也相当重要。初创公司在打广告这块一般比较克制,因为资金有限。自己媒体的粉丝量一时半刻上不来,我们怎么做传播和宣传?这是媒介经理就能帮助公司利用我们现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去跟其他相关的公司进行互推和合作,PS很多媒介经理都自带资源。

    此外还需要美工或者UI打辅助,对图片进行一定专业化处理,当然一般小编都会起码的图片处理。

    四、确定输出内容

    1, 选介质文字、视频,音频

    文字自不必说,需要强调的是视频这一传播介质对很多行业(如VR)有独特的效用,使用得当可以获得引爆效果。

    2,定格调

    专业极客范、文艺小清新、逗比、严谨、细致……

    根据具体传播情景因地制宜

    3,确立内容生产方式

    主要手段:原创,转载,改编,翻译。

    初期做内容铺垫必原创,翻译也是一种原创,搜索引擎无法识别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字含义,改编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也是常用手段,账号初期单纯转载不建议(否则你凭什么拿原创)。4,内容用户画像企业对外内容输出常常针对以下三个群体,一是B端客群(含潜在客户),二是C端客群,三是媒体。B端C端有些内容会重合,但是B端用户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性描述应用场景,C端追求趣味性触发传播。媒体方面,初创型企业要敢于定义行业概念术语,并占领话语权,率先定义行业的一些列概念显然可以占领制高点,尤其是在创新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内容生产处理方式上,注意协同,一份素材可以经过不同加工处理,适配不同的群体。

    至于怎么占领线上行业话语权,随意说几个点,出书,上权威媒体……此处太干货,洒家还得屯点谋生,就不过多赤裸讲述。

  • 眉眼如初
    眉眼如初
    2025-09-14 01:16

    小米将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因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数字时代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和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好友、家人和社会群体互动,分享生活、思想和感受,也可以了解和关注品牌和企业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形成彼此的认知和影响。对于小米来说,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可以帮助其积极互动和参与用户社交交流,增进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有助于品牌推广、销售及服务等各阶段的工作。小米借助社交媒体的优势,可以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和信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根据用户反馈和意见进行产品开发、改进和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和品牌价值。小米将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其深刻理解和把握了当前数字营销和用户互动的趋势和机遇,积极推进数字生态和品牌价值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