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1统墙pF
1统墙pF 邀请你回答

线上如何去推广咖啡产品

时间:2025-09-13 08:10176 人浏览举报
标签:
推广

全部回答

  • 给我一个印度粉
    给我一个印度粉
    2025-09-13 08:10

    1 不用分散精力做多个号。服务号?企业号?个人号?不少企业注册了好多个,但都没有做好。如果是中等规模的企业,做一个服务号是最佳选择。订阅号的难度比服务号要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订阅号做好自媒体。根据自己的业务和自身实力来选择。2 个人号的潜力不容忽略。朋友圈的玩法不只是卖货,朋友圈也不只是只有个人能玩,企业也可以做个人号,朋友圈。对于高客单价的产品,对于需要信任的产品,对于回头率高的产品,其实都可以做个人号。很多时候,朋友圈的影响力比公众号更大。3 对于刚开始起步做微信的企业,复杂的数据报表意义不大。关注互动和粉丝数,前期粉丝数更重要,没有粉丝完活动性价比太低!想办法把老客户转化成为微信好友,转化成为关注粉丝最重要。4 如何突破人数限制。有个简单的办法,每个号增加到4000人左右,然后开通第二个号,复制头像和昵称,然后同步朋友圈内容。这样可以形成矩阵。每次发朋友圈,可以多个号一起同步。5 偶尔来一次互动式的文案,但热闹的评论和点赞可能别人一个都看不到(只看到互加过好友的点赞和评论),怎么办?请你在回复某个人的评论时,不要@他,而是直接点你帖子下的评论去回复,这样其他人就能看到了。6 如果没人和你互动显得太冷清时,你也可以装着有人评论你,自己留几条评论。例如就算一条回复也没有,你也可以如此回复:感谢大家这么热情的支持,泪流满面啊!这样别人以为真的有很多回复,看见会觉得很热闹…..7 上一条类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给自己做广告。例如你发了一个有意思的产品,你希望让大家知道如何购买,但点赞的多,一个问购买地址的也没有,你又不能直接说啊,你可以统一回复:问我购买方式的人太多了,我统一告诉大家啊......这样即提醒那些人购买,又不显得唐突。8 微信文章的标题注意前13个字,这13个字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打开率。尽量写的吸引人眼球。为什么是前13个字?因为微信提醒的时候只能看见13个字(部分手机更多一些)。9 微信文章的打开率决定于文章标题,文章摘要,再首图。其中标题占50%,其他两者占50%,如果这三者如果没有配合好,文章内容再好,也会受大影响!10 微信文章的标题有时候可以加一些辅助的情感说明。看看我这篇文章标题的后半部分就懂了吧。类似的还有“此视频被4000万人转发”,“央视都曝光了!”,但这种方式有点low,不建议多用。11 单图文文章,一定要好好写摘要,摘要的好坏会决定文章的打开率。最鄙视那种默认摘要的那些文章,太浪费资源,太不负责任!12 单图文文章的摘要,有几种写法都很受欢迎。例如:选择文章里有哲理的两句话;引用文章中某个很有冲击力的观点;用疑问句来引起大家兴趣;你自己的夸张的判断。例如有一次我发一篇文章,摘要就是:看懂这篇文章,你烦恼减少90%!13 文章配图很重要,文章太长要有多张图,现在手机流量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不要担心多图。有个诀窍,如果不知道该配什么图,可以直接配风景图。每个人都不会觉得别扭。14 朋友圈如果发链接,一定要发短链接。太长的链接影响美观,让人没有点击的欲望。生成短链接的方法就是,把链接放到腾讯微博上发布一次,会自动生成短链接,然后copy过来。新浪微博或者短链接生成网站的也可以。15 朋友圈转发文章的时候,要增加自己的评论或者摘录文章中的观点。这相当于给文章做背书,可以让朋友更加信任或者产生好奇,会增加点击率。特别是你希望很多人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例如你转发的是你自己的文章。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别人在朋友圈转发你的文章,可以直接copy你的文字描述。16 微信文章写好以后,要想到别人转发会是什么效果。转发有两种,一种是朋友圈,上面讲了。还有一种是微信群。在微信群内转发的时候,会显示前面36个汉字,默认是你文章的前36个汉字。如果你有摘要,会自动显示摘要。明白了不?17 公众号中,如果发系列原创文章,对于吸引粉丝有很好的效果,也会增加互动。看过的粉丝会等着看下一篇,看了下一篇的粉丝会回到你的账号中看前几篇。像招生谍报写的招生文章,经常分成上下两篇,每次都能带来很多新粉丝关注。18 不要在公众号文章底部放那种提醒分享、关注账号的图片,显得很low,关键是基本上没有效果。教育用户的时间段,早已经过去了,不用你来教育用户的。记住了吧!19 宣传微信号,一定要有噱头,这个噱头还要具体,不能是“关注招生谍报,就可以看《秋季招生方案》”。这个还不够具体。可以是“在微信【zsdb01】后台回复“秋季招生”查看《秋季招生方案》”。直接公布自己的微信号放在某些地方,就算曝光了再高,也很难转化,除非你是大明星。20 公众号的内容,避免内容太单一。例如教育类的账号,如果每天都是教育方面文章,这个账号就没啥意思了。企业类的账号,每天都跟你企业相关,也会很枯燥。 有一个主线,然后增加其他内容。21 公众号的维护,注意塑造小编的形象,让他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小编偶尔可以撒个娇。例如:“昨天的活动中奖率设置太高了,公司要开除我,老板说除非有100个人回复支持小编.......”22 如果使用个人号,有个功能一定要用好:分组功能。可以把一些私密的朋友和客户分开;可以解决多账号的问题;可以错开高频互动时间。23 朋友圈的发布时间最好不要固定,太有规律就不够生活化。但是可以固定区间,例如早上8点-10点之间,发的内容也不能太有规律。同一时间发多条朋友圈会给人感觉很不好。24 朋友圈配图的数量不要是5、7、8,否则看上去很难看,你试试就知道了。你说这是强迫症?好吧,我有点,看见这种图,我有屏蔽他朋友圈的冲突!25 朋友圈可以先写文字,再配图片,这是常规做法;也可以先发图片,然后统一回复文字,这种做法可以自动提醒很多人看。26 如何增加互动?朋友圈发布的文字内容,多留问号,互动自然增加。明白为什么了么?27 没事的时候,就给朋友点个赞。点赞多了,大家就熟悉了,互动起来会很自然。提醒一下:你要看仔细了,人家出车祸、钱包被偷、又长胖了......你点赞的话,人家会恨你一辈子!28 用QQ号绑定微信,以后就直接推广QQ号,当某个微信满了,就绑定下一个微信。这样可以统一推广。你懂的。29 重要的群聊记得保存到通讯录,避免以后找不到。30 添加好友的时候,注意写验证信息,不要使用默认的。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就说:朋友推荐认识的。你说这不是微营销?唉,这是礼节,但一定会有更多的通过几率。(未完待续,如果你想继续看其他69条技巧,可以在微信zsdb01后台回复“技巧”)

  • 氵刅木夕
    氵刅木夕
    2025-09-13 08:10

    根据实体店所销售的商品,和实体店所在城市,来分析如何进行网络推广

    解释: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策略,没有过期限制的商品,或者商品保质期时间较长的,可以推广全国各地。保质期商品较短的,或者不适合长途运输的商品,可以推广本省、本市、本城镇乡村,或者是同城地区。

    实体店所在城市不同,推广的模式也就不一样,有些地方不适合网络推广,比如网络不发达地区,或者交通不方便的地区。

    可以利用网络推广的平台有很多,比如:百度知道推广,百度竞价推广,百度自然搜索(seo)、QQ推广、邮件推广,论坛推广、博客推广、微信推广、微博推广,网站联盟推广,视频推广等。某一种推广平台,都有一套推广策略。这里简单说一下,这些平台的使用。①、百度知道推广,就是利用百度问答的模式,把关键词问出去,然后在回答这个词。这样网民搜索这个词的时候就会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注意问和答不弄用一个账号,也不能是同样的ip,电脑也不允许是同一台。②、百度竞价推广,这是一个付费的推广模式,根据单击出价的高低,展现位置不同。具体展现位置,是百度搜索结果 左边,前10个位置,链接带有百度推广字样。或者右边的位置也有百度推广。③、百度自然搜索(seo),首先要做一个网站,优化关键词,这个关键词优化到百度的首页,当然有人搜索这个词的时候,就会看见该优化网站的消息。它所展现的位置在百度推广展现页面的链接后边有百度快照的字样。

    在本省、本市区推广,这个不管利用什么平台推广 ,都要定位好关键词。 比如:用qq推广,人是:北京人,那么可以建立北京人的QQ群,或者加入北京QQ群,这样目标就是北京人。在比如:建立一个网站用seo的方法推广,那么可以优化 ,城市名称 产品的关键词。比如:北京***房屋出租、北京***英语辅导,这样设置,北京的人会搜索这个词,所以目标比较定位。就算不是北京人搜索这个词,当有人搜索:看见北京什么什么信息的时候.... 也不会联系这个发信息的人。

  • 玩卡少侠
    玩卡少侠
    2025-09-13 08:10

    星巴克咖啡进入中国市场20年,用9年的时间完成用户消费习惯培养,也成为了线下咖啡的龙头老大。2018年,借助线上支付与物流配送的高速发展,一波互联网咖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冲入咖啡市场。本文重点从咖啡产品的消费品牌、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的互联网咖啡品牌连咖啡及瑞幸咖啡进行重点介绍,对咖啡互联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咖啡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的咖啡市场主要速溶咖啡、即饮咖啡与店铺咖啡三大类,从饮用量来看,仍以速溶咖啡为主。而伴随消费升级,店铺咖啡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统计显示:

    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长,一线城市甚至能达到30%左右,高于全球水平的 2%。

    目前中国平均每人咖啡消费小于5杯/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可达到是20杯/年。而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400杯,日本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360杯。我国咖啡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褪去文艺、小资的外衣,咖啡逐步变成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标配。早上一杯咖啡唤醒一天好状态,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士的选择。用户饮用场景增加至办公室、家中等,需要更便捷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二、互联网咖啡简介

    互联网咖啡重新定义咖啡消费的人、货、场,基于大数据分析与LBS技术,以外卖形式将咖啡送到消费者面前。吸引的是不方便到店、距离较远不愿到店、假期懒得出门等场景的消费人群,省去路途繁琐,在不降低品质的基础上获得便利。这些用户更注重咖啡品质,而非咖啡店环境。目前发展较迅速的品牌是连咖啡与瑞幸咖啡。

    连咖啡:2012年建立,创立初期主打“品牌咖啡外卖”服务,通过代购星巴克等品牌咖啡产品,获得咖啡外送市场的数据。2016年建立自有品牌Coffee Box,依托微信与外卖平台,提供自有品牌咖啡外卖服务。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成立于2017年 11 月,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截止2018年5月,已完成门店布局525家,采用线下门店与线上配送的结合方式。门店不设收银,无现金结算,均通过下载品牌APP完成下单。

    三、连咖啡与瑞幸咖啡分析

    本文主要从品牌、产品、渠道、用户增长四个维度,对两品牌产品及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3.1 品牌分析

    3.1.1品牌定位

    可以看出,二者在品牌定位、人群方面均有一定的重合,尤其在线上部分,具有较强的竞争态势。不同的是,连咖啡只有线上的渠道,咖啡车间只生产不售卖,做到移动咖啡馆的规模覆盖;瑞幸咖啡采用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方式运营。

    3.1.2品牌传播

    连咖啡以新媒体传播为主,未见广告投放。公众号建立用户对品牌认知,完成产品宣导;营销推广带来朋友圈曝光及引流。更多是撬动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来完成品牌的传播,利用熟人口碑更好的实现品牌推广

    瑞幸咖啡签约大牌代言人、采用密集广告片投放,进行高密度品牌曝光。代言人汤唯的知性魅力和张震的绅士形象深入人心,传递出文艺、气质、品质生活的信息,与目标人群相匹配,通过代言人的个人形象迅速建立品牌认知,让用户产生信任感。

    密集投放电梯、楼宇广告、新店开业基于LBS推朋友圈广告。上班前看到广告、电梯里看见广告,时刻提醒用户来一杯吧。广告片色彩与咖啡杯一致的蓝色,整体广告调性轻松活泼,音乐动感十足,每次看到广告,都有一种来一杯的冲动。

    3.2产品分析

    产品分析从种类、价格、包装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3.2.1 产品种类

    连咖啡:

    除提供咖啡外,还提供鸡尾酒、饮料(以椰子水为代表)等多品类产品。以咖啡为主力产品,鸡尾酒、饮料作为辅助产品,并且拥有了粉红椰子水、防弹咖啡等独家网红产品,在产品种类上与其它竞争品牌形成区隔。

    且在售卖时间上,白天是咖啡馆,晚上化身小酒馆(只提供莫吉托与椰子水)。丰富的产品不但有助于增加用户选择,也有利于用户留存及复购。但需注意新产品研发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数据,降低产品风险。

    瑞幸咖啡:

    主要产品为咖啡,辅助以一些茶、饮料等产品,并提供健康轻食与沙拉产品,与星巴克等线下咖啡店产品线基本一致。预估瑞幸咖啡的产品受其线下店的运营模式影响,仍遵循线下应用场景,提供给用户休闲、下午茶的搭配组合。

    连咖啡在产品线上更加突破,给用户更多选择,差异化产品更有竞争优势。

    3.2.2产品定价

    定价分为两部分:用户实际支出=产品 配送费(瑞幸咖啡仅分析其线上模式)

    连咖啡:

    除美式外,产品单价集中于30元左右,其中防弹咖啡售卖35元/杯,拿铁、摩卡类产品与星巴克差异不大,配送费为5元/单(满两杯免配送费)。如按照标价购买一杯咖啡的价格实际高于星巴克,但因有福袋、万能咖啡、新用户半价等促销手段,用户实际支付价格低于星巴克,在营销推广部分做详细分析,在此略过。

    瑞幸咖啡:

    咖啡标价分为21元、24元、27元三个价位,低于星巴克,高于低端连锁咖啡。且有买赠促销、折扣券等优惠政策,用户有可能获得更低价格的产品。

    与星巴克相比,连咖啡与瑞幸咖啡均抛弃了价格歧视的做法。一款产品只有一个规格,节省用户在杯型上的选择时间,降低流失率。以瑞幸咖啡为例,点击卡布奇诺产品后可以看到用户可以选择规格、温度、糖分及其它添加物,搭配出更多口味。

    3.2.3包装设计

    连咖啡:

    配送包装采用纸杯 纸盒的形式,精致纸盒包装提升了产品质感。根据产品口味不同,咖啡杯具有不同颜色,从网图来看,有橙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考虑到品牌本身的品牌力目前还不够强,不同的颜色会降低品牌的视觉记忆度,减弱用户的关联联想。尤其在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时,鲜明的包装符号有助于帮助用户建立品牌联想,加强品牌认知。

    瑞幸咖啡:

    同样采用纸杯装,在设计上采用视觉效果佳的蓝色,与当前常见的白色咖啡杯形成区隔,用户辨识度高,而且在社交圈已经形成“小蓝杯”的昵称。用户在看到广告、其他人手里的杯子甚至纸提袋,都会联想到产品,触发购买欲望。

    3.3 售卖渠道

    连咖啡:

    售卖渠道主要是社交渠道与外卖渠道。

    在社交渠道上深耕微信渠道,通过公众号进行销售及活动推广、小程序主打团购售卖,用户省去了下载APP的繁琐。如何能有效吸引用户查看消息,需从文案、活动等方案进行打磨,结合数据分析。

    在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等以设立门店为主,通过参与平台会员奖励金等活动,优化品类rank排名获得订单。

    瑞幸咖啡:

    采用独立APP形式,用户可通过线上购买与线下到店体验两种方式接触产品。相比连咖啡,增加了线下的渠道,APP的模式在新品上线、有促销信息时可以通过push手段到达用户,时效性更强,唤醒效果更佳,成本也更低。

    3.4营销推广

    主要从拉新、促活的角度来分析。

    3.4.1拉新

    连咖啡拉新形式:

    采用小程序老带新1元团、首单半价等手段。新老用户开均可开团,将团购信息发朋友圈或拉好友来完成拼团。在拼团中也使用了小心机,体现在:

    如2h内未拼团成功,则退款,利用稀缺性及紧迫性吸引用户的冲动性消费;

    1元拼团的超低价,新用户试用门槛低;

    采用3人的小型拼团提升拼团机会。新用户仅可参与一次特惠;

    数量有限,拼团从速。老用户可以参与开团,拉新成本=(咖啡成本 配送费-1)*3/2,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一元拼团主要是针对少数的几款新品,除此拉新形式外,用户首次下单半价、外卖平台新用户首单立减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低成本尝试机会。

    瑞幸咖啡的拉新主要采用裂变营销:

    新用户首次下单可以免费领取一杯新咖啡,老用户通过分享至微信好友or朋友圈,如好友首次下单,两人均可获得一杯免费咖啡。老用户可无限推荐,裂变营销充分调动了老用户的积极性,当裂变系数大于1时,用户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APP人均拉新成本=2杯咖啡成本(含制作 配送费),新用户成长态势强劲。

    对比连咖啡的“一元团”与瑞幸咖啡的首杯免费,虽然考虑到配送费之后,二者的价格实际是一致的。但从传播上讲,用户判断并非理性判断,更容易被免费的宣传所吸引,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新用户。3.4.2促活

    连咖啡:

    在用户的促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万能咖啡券、满减、满二免一、老户团、抢福袋、节庆促销等。今天重点讲一下福袋产品和万能咖啡券:

    福袋利用了多变的酬赏,你永远不知道你这次抽的福袋里有什么样的折扣券、多大优惠的折扣券。不同产品优惠券带来优惠的吸引用户尝试不同产品。优惠券具有一定的有限期,通过公众号过期提醒,利用损失厌恶心理,将券转化成产品。

    万能咖啡券的优势是把选择权给予用户,减少用户的购买选择困难症,只用跟随自己的口味喜好度来选择。用户购买高价格产品时,会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满足用户“占便宜”的心理,这种想法可以转化为社交货币,增加品牌的口碑传播。

    瑞幸咖啡:

    满二赠一、满五赠五的促销活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21、24及27元三个价位的咖啡券,用户可以组合使用该券。根据用户的消费数据统计:

    当用户在一个平台上连续购买超过5次时,更容易形成忠实用户。

    但相比于连咖啡的万能咖啡券来比,优惠券的使用具有一定限制性。

    除批量购买优惠外,瑞幸咖啡还会不定期的发放给用户一定折扣的优惠券,如五折券、1.8折券、开业大券包等,除拉新促活外,也属于流失召回的手段之一。

    3.4.3社交推广

    在咖啡的使用上,除了日常的个人饮用外,连咖啡与瑞幸咖啡都设置了赠送的版块,用户可以送给好友,形成礼品,成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更易引发用户的社交传播。

    连咖啡在小程序中上线心愿咖啡板块,用户上传个人照片,利用好友好奇心,赞助一定金额抵换咖啡,每人最多助力0.5杯,类似微信之前的付款看图。但个人认为此方式慎选,除非你是貌美女神,朋友圈一堆拥护者愿意为你买单;或者就是好朋友间的偶尔调剂,图个开心,否则容易变成朋友圈乞丐,造成不愉快的交流体验。

    四、总结

    综上分析,连咖啡在产品组成上优于瑞幸咖啡,但视觉设计上弱于瑞幸咖啡;二者都充分利用老用户的社交关系来发展新用户。

    从营销手段上来看,瑞幸咖啡前期狠砸钱,通过代言人、广告投放烧钱圈地,也达到了迅速打开知名度的目的。线下门店相比于连咖啡的站点,重资产投入大,快速铺店带来产品标准化管理、店铺运营的极大考验。互联网咖啡仍受制于位置、价格影响,咖啡产能的暴增是否与消费量增长相匹配,砸钱能否培养出一个足够支撑其体量的市场,并且实现盈利,仍待后续持续观察。

    市场的发展除了受产品与营销手段影响外,还与市场环境与资本加持相关。一二线市场的用户有更强的咖啡消费习惯以及外送需求,但三四线市场的人群时间成本更低,店内消费、社交沟通是用户咖啡的强需求因素,或许瑞幸线下店面的形式更有市场。资本加持也时刻影响着品牌的营销策略,有资本做后盾,才有底气去采取激进的手段来跑马圈地。

    未来互联网咖啡品牌到底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