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她想养只狗。
她想养只狗。 邀请你回答

网络营销课有套路嘛为什么

时间:2025-09-15 02:1752 人浏览举报
标签:
营销

全部回答

  • 不回家的人
    不回家的人
    2025-09-15 02:17

    1.制造优惠&从众效应

    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个产品属性就是价格,其实价格并没有绝对的贵和便宜,只要令消费者觉得其价格相对于其对产品的心理估值低,那就是“买赚了”,就是所谓的有“性价比”。网络营销的一个套路就是制造出该产品不同程度优惠的“假象”,让消费者觉得“省钱了”“赚到了”。

    “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大家都去买肯定值得买”,这就是消费中典型的“羊群效应”。通过人为创造产品的稀缺性造成产品需求较大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让消费者相信产品是具有“高性价比”的,因此才会造成“哄抢”,自己不买就是亏了,自然就会集聚更多眼球和人气。

    人是社会的产物,在这种群体性的消费中,你不参与,总会觉得便宜都让别人占了,自己不占怪可惜,同时有落伍的嫌疑,在这段时间内和大家也缺少谈资,参与除了消耗点钱包,既能赚得便宜又能融入大众,何乐而不为。

    饥饿营销

    比较典型的是新款手机的发售,一方面手机生产商受到产能的限制,不得不限制购买量,另一方面早一步获得使用权本身就有一种优越性,这种“吊胃口”的方式也确实带来更多的首批购买量、关注度和后续购买量。

    限时让利

    “秒杀”“限购”“限时抢购”等等,不得不说这些很多时候商家有很大的让利,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带来关注和流量,程序员们还有点希望,你我很多时候只能做“吃瓜群众”。

    低端产品高端化

    对于产品的性能、工艺等用极尽可能的专业词汇(非专业人士看不懂)或者精心的文案来描述,或者将某部分占优的功能过度宣传,营造产品高端化的感觉,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比如之前凡客的300支长绒棉衬衫、小米的一块钢板的旅行等等。

    2.信息披露&概念营销

    消费者不怕花钱,怕的是“信息不对称”:买亏了自己还蒙在鼓里;买超值了自己还说不出所以然,炫耀却显不出自己的专业性。营销者就帮消费者一个忙,将产品的所有信息披露清楚(选择性,有侧重),让消费者自己去了解,充分比较,从而剔除相同的属性选择自己偏好的属性,让消费者自以为买对了。

    3.粉丝经济&情怀营销

    以个人魅力营造粉丝群,进而吸引粉丝购买其产品,即“粉丝营销”

    4.网络造势&话题营销

    话题营销中还有一种是“软文”,通过向消费者普及一个有趣的知识或者讲述一则大家感兴趣的故事,引出产品。

  • 星探经纪人
    星探经纪人
    2025-09-15 02:17

    我现在带的一个学生在这个暑假报的猿辅导,6次课,每次课2个小时,把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学生在上我的课的时候说,轴对称图形这章内容他已经学完了。我看他胸有成竹的表情,感觉他对这一章的内容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就拿了一套本单元的测试题给他做。我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他会做的很好。但是结果不尽然。70%的题目他没有思路。而且对于本章的基本定理他更是云里雾里,不知道所以然。 6次课,几元钱,虽然极具诱惑力,但是内行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招生宣传的噱头,是一种引流措施,如果6次课就可以把教材知识全部掌握,那谁还要去上学?他们卖几元的课不是目的,让学生报几千元的长期课是其目标。但是家长只看到便宜,没有考虑到时间成本。几元钱无所谓,但是时间浪费了,学习上走马观花,结果只有一个,稀里糊涂。说你不会,你觉得自己学过,真让你做题,你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不会。又回到了原点。 不要被宣传广告所蛊惑,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习需要踏踏实实付出,不要指望几个所谓的解题大招就可以在学习上所向披靡。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我给孩子报了,不只一节课。什么泉灵语文,小叶子钢琴陪练,猿辅导,学而思,斑马英语……可以这么说,我与网课最初的状态就是:网课虐我千百遍,我待网课如初恋。 为什么报呢?人家抓住了我的痛点,看了宣传视频,觉得每个都特别有针对性,而且效果又极好极好,那不试试岂不是可惜了。价格诱人。反正也不贵,9.9,19.9,又是送课,又是送书,我感觉错过了,我就错过了整个世界一样。 就我自以为是的报了一个又一个课。目的是想让闺女多多体验,然后能选择喜欢的。 后来,我慢慢开始讨厌网课了。因为看得多了,我发现套路都是一样的。开始时是所谓的老师加了微信后,铺天盖地发信息来劝我报班,几天课程时间不停洗脑,如出一辙的营销方式让我反感了。我甚至有一段恍惚觉得,是一波人在做着这些事,不然,那些套路和话术怎么这么一致[笑哭]。 我发现最终的效果其实并没那么好。对孩子学习的提升没什么实质的帮助。反倒是给孩子,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现在我想明白了,不要被宣传广告所蛊惑。要明白,学习需要踏踏实实付出。如果指望几个所谓的大招就可以在学习上一飞冲天,那就是天上掉馅饼。 但我不抱怨,报这些网课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也没逼着咱不是。哈哈,都是成长。起码,我知道了哪些是不适合我闺女的了[呲牙]。 一打开抖音,好吗,全都是嘴角微笑,帅气儒雅的包老师。 “普通人写傍晚……” “我一直不建议大家单独学写作……” “语文的学习要……” 好嘛,你不得不承认,他一两句开场白就能抓住要害,觉得说得真好!再一看配的文字,9元体验10节包老师的语文课! 不过9元而已,于是点击查看详情,出来有道精品课的广告,填手机号,报名,交费。留下微信联系方式,过几天老师就联系你了。当然不可能是包老师亲自联系,是有道平台小妹妹。 甜甜的问候,孩子几年级了,多大了,然后拉你进群,告诉你哪天哪时开课,一定要准备什么。 听课的时候,小妹妹的主要任务就是向你推荐报名套餐,家长长家长短的,珍惜机会,名额有限,孩子挺优秀的之类的。很快就会有家长把转账截图发群里,我心想,如果是我,我就私聊了,相信大部分报名的家长都会这样做,小妹妹刚介绍完一波,家长就迅速反应,明显的拖啊。 老师是好老师,只是他也得通过平台。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别提了!我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曾经被高途课堂36元4节课忽悠了,当时觉得收费也不贵,就当借鉴一下其他机构教师的授课了。结果太让我失望了,当时第一节体验的是语文课,整堂课不知道老师主要要表达什么,重点是什么,简直用垃圾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我提出退费的要求,工作人员告诉我,四节课都听完,就给退费。我说钱我不要了,别再耽误我的时间了。更可气的是,时常还能接到高途课堂的骚扰电话和短信,你拉黑这个号码,还会有无数个不同的新号码不断骚扰你。 我是一个从教15年初中语文老师。网上的某些精品课堂9元8节课,就能解决所有作文问题。我想质问这个人:1、你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吗?2、你的所谓的全国一等奖是什么比赛?3、你是正规学校的老师吗?允许你这样忽悠学生,忽悠家长吗?4、所有的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不是一两天,有个万能作文公式就能学好的。必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经过岁月的沉淀,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思想才行。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你真的是老师),良心不痛吗?5、作文确实有写作技巧,但决不是8节课就能搞定的。6、你的广告很吸引人,不懂的家长肯定能被你迷惑。但,你如果真的是个语文老师,我鄙视你 因为你可能是个优秀的老师,但绝不是一个好老师。 网课可以上,但夸大宣传的,千万别信。如果管用,都上网课还上什么学啊! 疫情期间的网课,已经充分证明了,没有监督的授课就是耍流氓!如果可以的话,找全国最好的老师,全国上直播课就行了。所以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不要上网课。自制力好,非常推荐! 我上过高途课堂的体验课,28块钱送很多文具(三本书,还有思维导图,还有卡套),还送语数外三门课的每门课三节体验课。看起来是非常划算了!结果怎么样呢? 1 买课之后,就有老师电话联系我,了解孩子的情况,几年级,学习成绩等等。然后就是申请加微信,发问卷调查表。 2 加微信之后,老师就发给你很多文件,课程安排表,课程内容大纲,上课时间等等。还要填写孩子的问卷调查表,很多信息。这些都会成为对方的客户资料,越详细越好。 3 电话及微信通知,让孩子下载APP,先做测试题。如果没做,会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提醒你。有时候,一天要打三四个电话,真的是不厌其烦。 4 拉你进微信群,那里面有上课提醒,上课通知,课后作业等等,每天有很多次提醒,不胜其烦。 5 微信群里什么情况?我估计很多人都是托儿,老师一上课,各种夸夸彩虹屁,说得跟真的一样。孩子的学习,不可能听了一节课就立马见效,学习是个长期过程,如果一节课,孩子就啥都会了,那老师是神仙了。 6 重头戏来了,老师每次讲完课,都要推荐一下年课,三千多或者四千多,现在有优惠,几百块钱的优惠券,数量有限,家长报名的要抓紧啦!群里就会有五六七八个人报名,发付款截图。不知道真相的以为,就是家长报名了。 7 三天的课程,天天都有人报名,天天都有人夸老师的课讲得多精彩!不知道一个群里多少托?大概一个群是200多人,每天都要提醒优惠券,都要提示报名截止!哪来的截止日期啊?永远卖不完的课! 8 老师也不闲着,会通过微信私聊你,课程体验怎么样啊?孩子觉得有收获没?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不?每天骚扰你! 9 只会问为什么不给孩子报全年课呢?全天课更优惠,怎么怎么样?我帮你申请个特别优惠,再送什么课程等等。 10 以上只是一门课,比如说数学课,数学课之后还有语文课,语文课之后还有英语课,同样都是三节,都是同样的套路。最后会问你要不要一起报三门啊?三门课一起报更优惠! 这就是体验课的套路,让我觉得不胜其烦。我听完了三节数学课之后,就删除了对方的微信好友,包括课程老师和服务人员,我担心后续会有无穷无尽的骚扰。我直接退了微信群,删除了微信好友。就算是28块钱,买了几本书。 我的 这种很便宜的免费课,都是引流课程,目的就是通过低价引流,最后成叫高价课程。如果没有报名网课的想法,建议大家不要轻易买,学不到任何东西,浪费时间。如果线下课程,孩子还不听,线上课只能效果更差! 不要以为便宜就报名,因为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被浪费了! 9.9元起的网课的确实有不少坑,但是也有还不错的。 报了好几个体验课,语文的、AI数学的、英语的。试听的几节感觉都还可以,孩子非常感兴趣,学的东西课堂上就消化了,因为设置了很多激励和引导的环节。提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一定让我给他报名学。 但是有的长期的真的好贵都是5000起一年,不知道后面的质量是否和试听课一样就没有报了。但是如果感觉课程设置不错,孩子又想学,1000块左右的我会报,质量不错再报后续。 前段时间给孩子报了个看故事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得不错,阅读、思考、识字、演说一整套流程下来,孩子学得非常起劲。每次拿了100分都特别高兴,每天不用我说都是孩子自己催促要上课。而且识字和理解故事的能力也确实增强了不少,感觉还是比较值得。 现在网课遍地,其实也有一定的好处,就是可以花很小的价钱,在家里上任何你想上的课,没有地域限制。但是网课质量参差不齐,就需要家长仔细甄别了。自己报的网课比较多,总结了一些经验。 1、不要盲目报课 首先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不要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了就想报,每个孩子学习兴趣点不一样。适合自己孩子,能调动孩子学习兴趣的更重要。 2、看口碑和评论 互联网时代基本什么都可以查到,课程质量怎么样,大家反馈是如何,多去网上搜一下,甄别一下。从而选择师资和课程都力量不错的网课。 3、看课程大纲 内容是实用还是比较虚的故意吸引人的噱头,比如几天轻松认识500字,21天背诵多少首古诗等,过份夸张和强调效果的,基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4、看课程设置 时长合不合理,有没有互动?有的网课动不动一个小时,长篇大论,听着都累哪里想学。互动和引导部分很重要,没有互动一般很难长期坚持学下去。 5、看课程管理 看有没有专人管理课程,家长可以互相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互相激励,老师点评。如果没有老师点评,全是孩子自己上,哪里需要改进都不清楚,进步也不会太明显,进而觉得课程质量差。 网课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是可以看得见的。也许是未来的趋势,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只要你想,各种名家大师的课程都可以学到,非常便捷,不过也不乏用网络圈钱的,所以需要我们多甄别多对比,选择适合孩子的和孩子感兴趣的。 嗯哪,我女儿的现在二年级,成绩很好,语文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竞赛啊测验啊很少不拿满分的。也从来没上过那些有名的各类网课。前些日子看见有个二十几块的某而某的作文课,想着也听听吧就报了。教材礼盒迅速寄到家,还没开课就被加了好几个群,消息一天几十个上百个 ,热情无比。立刻觉得苗头不对。无奈孩子也知道了开课的时间,非要听听,就按时听了,孩子立刻像被洗了脑一样,沉浸在超级夸张的上课氛围里,666,777网络直播俗语充斥着屏幕,用时不时发红包发奖励来制造巨大的吸引力。单纯的孩子是招架不了的。反观上课内容,比较贫乏,内容泛泛。对我们帮助不大。一两节课后,组群的所谓班主任老师开始疯狂推销各种长期课程,在群里近似轰炸一般。由于我一直没有理睬和回应,竟三番五次打来电话。我只好告诉她我的孩子不需要补课,你们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没有听的必要,对方才罢休。但孩子还是对课堂抢红包发弹幕很感兴趣。课程结束,其实就是在玩儿,看了几场直播秀一样,基本没什么效果。也许是我对课程要求太高了,后来想想,对于那些确实在课堂上听不懂学不会的学渣来说,可能上上这种补补课还是有必要的吧

  • 對味
    對味
    2025-09-15 02:17

    1、粉丝营销这个大概是最常见的一种了,尤其是手机市场。Iphone有果粉,其他手机也不甘示弱圈了大批粉丝,一旦举行发布会,粉丝们不仅能录个TVC大谈崇拜,还会在会场上积极呐喊,表现力丝毫不弱于某些节目中的“付费观众”。2、内部信营销内部信通常是发送给内部的全员或者是部分人员的,但不小心被“媒体”拿到还放在网络上,这种“泄露”可谓是满足了大家的偷窥欲。现在的内部信基本等于外部信了,但是称谓还是对于自己人的称谓,所以读起来还是很有临场感的~3、植入营销这个虽然传统,却时常有花样翻新。比如早时《变形金刚》电影中出现某个牌子的牛奶,已经算是一个很直接的植入了,万万没想到现在更加直接了,虽说给了赞助就要体现出来,但是植入太多也很令人生厌,倒不如像日剧一般,直接在片头念出赞助商名字好了。4、挑战营销这种最近也很流行,迎合了大家的血性的感觉。比如一个手机厂商挑战苹果,然后新进的手机厂商又挑战这个厂商,给人连续剧的感觉。但有个有趣的情况,一般被挑战者总是不愿意迎战,貌似不愿意与挑战者为伍,总之还是怕让对方沾了光。5、“对不起”营销这种也很常见,只是稍微过力一点人们就会反感,常见于平面图片配一行文字。科仕安小编觉得这一招有点贱贱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6、导师营销这种营销有很多营养,毕竟现在我们都不去买名人语录了,但确实还需要名人介绍点方法,指点点迷津。以导师自居的企业家未必句句是真金白银,但要想到,还有很多成功人士不愿意跟大家分享呢,生怕自己的一点话让人揣测出了自己的意图,比起来分享还是好的。7、时事营销这个和热点事件营销一个理,就是借着时事来作文章。不过时事营销需要有眼力见,要有个度,比如说是灾难发生,就应该是以献爱心为主,如果出现明显的自身宣传则会被世人所不齿。因此想要做好时事营销,找一些有关注度但是又很轻松的话题会更加适合。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