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小气泡
小气泡 邀请你回答

内容和营销哪个重要

时间:2025-09-14 13:43105 人浏览举报
标签:
营销

全部回答

  • 若溪
    若溪
    2025-09-14 13:43

    这两个都很重要,算是相辅相成吧。

    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

    营销:为了产品的销售进行的管理、策划等活动。

    运营:为了产品更好的运行而进行的管理、策划等活动。

    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而言的,如牙膏、汽车等商品,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产品的销售,所以需要营销的岗位。而一些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过程是产品的持续使用,需要能够良好或者优质的运行没事,所以需要运营岗位。

    至于具体的工作职责,可以找对应的岗位要求来看。

    运营包含营销。

    运营需要思考,我要卖什么,怎么卖的好,卖出去出问题怎么办。

    换句话说即是产品、品牌、策划、推广、物流、服务、以及把控供应链。

    营销需要思考,怎么卖出去,怎么卖的好,谁来买,怎么告诉他,至于卖什么,售后出不出问题,跟我没关系。

    换句话说即是策划、推广。

    运营需要给营销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即我要准备什么产品,谁需要,他们在哪。

    营销主要根据运营的指引,找到产品定位,找到用户群体,然后通过用户群体的共性延展营销的方案,通过信息投放让用户群体看到,进而产生对产品的共鸣并为之买单。只要用户下了单,即完成了营销的大部分使命。

    营销也可以拓展,比如协助运营处理售后的问题,借助好的用户反馈去扩大营销成果,比如天猫常见产品页面中的用户好评;也可以借助坏的用户反馈去制造话题,比如针对产品质量、供货量上的问题,引导用户,借机炒作。

  • 薛洗山
    薛洗山
    2025-09-14 13:43

    在国内市场中,很多人都想知道两者谁更重要。可是对于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对此笔者便借用升级定位理论给大家一一解析,相信能给予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1、为什么“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是个伪命题?

    营销界有个经常提及的问题: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这个问题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理论,比如爆品战略。但是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是: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只要反问一句:你怎么定义“产品”和“营销”?

    在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学中,营销包括4P,第一个P是产品,第二个P是价格,第三个P是渠道,第四个P是推广。主流营销理论的“营销”定义,本身是包括产品的。

    这个问题好比在问:是华东重要还是中国重要?

    从善意角度推测,这个问题可能是在问:产品重要还是推广重要?

    如果这么问,是不是问题就成立了呢?很遗憾,这种问法还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即便是在经典营销理论中,产品和推广对业绩的影响是乘法关系,而不是加法。

    消费品营销领域常用“营销量化管理”模型(ADP模型),其等式是:

    销量=愿意买X买得到X卖得值X市场容量X系数

    愿意买由品牌指数决定,属于通常理解的“营销推广”范畴;买得到由渠道指数决定,属于通常理解的渠道管理范畴;而买得值,则由性价决定,由产品、价格和市场匹配度决定。

    非要简单的问一个: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是思维犯懒的表现。

    那如何非要问“产品重要还是营销推广重要”?怎么问呢?

    ——要问“边界”。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产品、渠道、推广影响业绩的权重更高?

    正如泰戈尔所说:

    真理爱它的边界,因为它在边界上遇到美。

    有效讨论的逻辑,不是谁更重要,而是在什么边界下,哪个因素权重更高。

    2、把握物理战场和心智战场的关系,才能找准边界

    那产品、渠道、推广在什么边界下,各自权重更高呢?

    ——《升级定位24讲》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了。在传统定位理论“心智是竞争的终极战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商战的战场划分为4类:

    (1)产品战场

    (2)渠道战场

    (3)媒介战场

    (4)心智战场

    这4个战场什么关系呢?

    2.1、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潜在顾客的心智。

    企业不能凭空改变潜在顾客的心智,只能在产品、渠道和媒介三大物理战场构建某些事实,从而营销、操控顾客的心智,在心智战场上产生有利于企业的认知变化。

    2.2、产品战场什么时候发挥决定性作用呢?

    第一,因为某个品类的生产力不足导致产品供不应求;

    第二,在供求平衡领域,由于巨大的产品创新,导致出现新的供不应求情况。

    前者如当年需要凭票购买的长虹彩电;后者如埃隆·马斯克发明可回收式火箭,把太空发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这也是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所说的颠覆行业的“10倍创新”。

    2.3、渠道战场什么时候发挥决定性作用呢?

    第一,当品类从供不应求进入供求平衡时,物理战场的重心就可能变成渠道。比如瓶装水的竞争,娃哈哈凭借独创的供销联合体,一再战胜其他对手。

    第二,当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创造出显著的渠道红利时,淘宝、微信、抖音等平台相继崛起,给服装卖家、自媒体经营者和网红带货,分别带来了巨大机遇。顺便说一句,许多品类领导品牌的崛起,都跟某一波巨大的机会红利有关,比如医药行业的知名品牌三九、江中、汇仁,其崛起都跟电视广告红利有关。

    2.4、媒介战场什么时候发挥决定性作用呢?

    当竞争加剧、竞争企业实力不断变强,不同品牌的产品在产品实力和渠道能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时,媒介战场的行动很可能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重要砝码。

    近的如二手车的广告大战,直接影响着行业的格局;远的如2002年,江中药业针对当时“助消化”领域的领导者吗丁啉,找到“日常助消化”定位,连年投入数亿元广告,赢得领导地位。

    三大物理战场上的所有行动都要服从于心智战场的需要,向心智战场协调一致的精准的投射力量,操控顾客认知。

    如果看不到心智战场的存在,不懂心智战场的规律,企业在物理战场上的行动必然像没头苍蝇,即使取得成功也是误打误撞,难以持续。比如娃哈哈做非常可乐,年销售额曾经高达70亿,但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下沉后,非常可乐的短暂霸业烟消云散了。

    3、理解了四个战场,怎么实战运用呢?

    在协同定位咨询机构与品牌作业时,快刀定位公关团队总结出4个战场协同打法的12字口诀:“辨阶段、找红利、瞄靶心、取高地。”

    3.1、要准确辨识本品类的竞争阶段。

    即:本品类当前竞争的关键点是产品、渠道还是媒介?

    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回答,其实不然。因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可能转移竞争关键点。

    3.2、要充分发挥当前阶段的机会红利。

    要识别4类红利:品类红利、渠道红利、媒介红利和文化红利。

    善战者,懂得充分运用外部的机会和力量。在战术层面,工具的作用效果,可能短期内会更加直接、快速。

    3.3、要基于心智战场的靶心,统筹物理战场的所有火力。

    聚焦资源,有的放矢。

    无关心智焦点的动作,砍掉不做。

    可以用“一件事提问”来聚焦焦点,即:如果所有战略落地的事情中,只做一件,做哪一件?

    3.4、出奇打法:绕开产品和渠道壁垒,直取心智高地。

    对于新创品牌,可以考虑避开产品、渠道层面的阵地战,直接用骑兵远程突袭,占据核心智高点。其打法类似于现代战争的斩首行动。

    定位公关方法论中的“思想圈地”,就是直取心智高地的打法。无论多小的品牌,都有机会通过理论创新、思想创新,一举取得和领导品牌同一起跑线的地位。关于这部分,我们会陆续看到实践成果出现。

  • 我是小L
    我是小L
    2025-09-14 13:43

    一、用户对硬广告越来越排斥。与硬广相对来说,内容营销更多代表的是能让用户参与,能被用户接受、消费并分享品牌信息的一种营销模式。

    二、内容营销的性价比高。高质量的内容和高质量的用户会惺惺相惜,并能形成传播和产生裂变,用户会变得主动传播企业优质内容,直接影响更多身边用户购买决策。足够好的内容营销能够为预算不足的公司,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免费分享的内容来体现企业价值。

    三、让用户有参与感。内容营销可以说是十分万能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品牌建立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促成销售,提高用户参与度等等,适用于各个领域。参与度则是关键所在,优秀的内容是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都会被大家挖掘和发现。内容营销在无形中就已经和目标受众建立了一种非常强烈并且微妙关系,真正的好内容是会在无形中提升出品牌价值的。

    四、内容营销可衡量并且行之有效。在不推送产品宣传广告的前提下,输出的文章内容是能够帮到用户的就能够与用户建立信任感,将用户发展成忠实的粉丝,从而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当然在不同平台也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能够衡量效果的指标,因此也要把握不同的尺度。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