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区别在于战略是长远的,整体的,统筹规划。而战术是目前的,短期的,具体行动。战略是大方向,总框框,战术是小框架! 战略要简单 战术要执行。“简单 勤奋”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具体表现,战略就是要简单,让所有的人都能清楚战略的重点,理解战略的目标。战术就是要执行好,执行好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勤奋。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简单 勤奋就是企业的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的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通常把战略定的很复杂,花太多的时间和资源来研究公司的战略,太复杂的战略让执行者很难实现,让员工很难理解。战术上就是执行、要具体,战略要通过强的执行力来实现。扩展资料
(1)识别环境的发展趋势。环境发展趋势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也可能带来新的难题,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营销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掌握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前提。
(2)识别各种机会。有效地利用潜在的机会,对发展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发现产‘品的新问题,吸引竞争对手的顾客、开发新的细分市场都极为有利。
(3)用开阔的经营观点召待企业生存的条件。树立市场需求观念,把眼光放在广阔的市场上以适应市场变化。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同样数量、同样类型的资源去完成新的战略目标。
(5)避免和声誉较高的名牌商品展开正面竞争。名牌商品都处于高度的商品保护地位,如果新商品只是一味模仿而无什么改进,就很难取得成功。
(6)加强企业商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增加商品的竞争能力。
(7)厂牌引伸。将成功商品的厂牌用于新的优质商品,使顾客对新商品有良好的印象。
(8)明确规定企业发展方向。企业不但要有具体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措施规划,而且应确定具体的时间进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市场营销战略
营销战略与战术组合
(一)4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六十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兴旺发达时期,突出标志是市场态势和企业经营观念的变化,即市场态势完成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实现了由传统经营观念向新型经营观念的转变。与此相适应,营销手段也多种多样,且十分复杂。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E.J.Macarthy)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Ps”是营销策略组合通俗经典的简称,奠定了营销策略组合在市场营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它为企业实现营销目标提供了最优手段,即最佳综合性营销活动,也称整体市场营销。
(二)6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走向滞缓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这就是说,一般营销策略组合的4P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资源及目标的影响,而且更受企业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市场营销理论只看到外部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也可以影响外部环境,另一个方面,克服一般营销观念的局限,大市场营销策略应运而生。1986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6PS。
科特勒给大市场营销下的定义为: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在策略上必须协调地施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取得外国或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此处所指特定的市场,主要是指壁垒森严的封闭型或保护型的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和政府干预的加强,是国际、国内贸易中大市场营销存在的客观基础。要打入这样的特定市场,除了做出较多的让步外,还必须运用大市场营销策略即6P组合。大市场营销概念的要点在于当代营销者日益需要借助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技巧去排除产品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取得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大市场营销理论与常规的营销理论即“4Ps”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十分注重调合企业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以排除来自人为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障碍,打通产品的市场通道。这就要求企业在分析满足目标顾客需要的必须研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制定对策,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关系工作去完成。(2)打破了传统的关于环境因素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突破了市场营销环境是不可控因素,重新认识市场营销环境及其作用,某些环境因素可以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施加影响或运用权力疏通关系来加以改变。
(三)11P’s营销策略组合
1986年6月,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该理论认为,企业在“战术4P”和“战略4P”的支撑下,运用“权力”和“公共关系”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
11P分别是:
1.产品(Product)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装;
2.价格(Price)合适的定价,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制订相应的价格;
3.促销(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广告;
4.分销(Place)建立合适的销售渠道;
5.政府权力(Power)依靠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的谈判,打开另外一个国家市场的大门,依靠政府人脉,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在中国所谓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闻宣传媒体的力量,树立对企业有利的形象报道,消除或减缓对企业不利的形象报道;
7.探查(Probe)即探索,就是市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如何,有什么更具体的要求;
8.分割(Partition)即市场细分的过程。按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进行分割;
9.优先(Priorition)即选出我的目标市场;
10.定位(Position)即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赋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说就是确立产品竞争优势的过程;
11.员工(People)“只有发现需求,才能满足需求”,这个过程要靠员工实现。企业就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里的people不单单指员工,也指顾客。顾客也是企业营销过程的一部分,比如网上银行,客户参与性就很强。
营销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战略和战术的区别有:
1、战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
2、尺度上的差异:战略经常被表现为一种框架及宏观规划,例如『今年我司净收入预期达到五百万』;战术更多体现在实现及执行上,例如『为了实现五百万的战略目标我们组建了五十人的营销团队』
3、战略的特性,方向性、长期性、竞争性、创新性、协作性等,战术的特性则注重局部细节的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可达成性。
战略和战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战略需要战术的执行力来保证,战术需要战略方向来指导制定,战略的层面高于战术,但却是相辅相成的
《军语》中的解释如下:战术指进行战斗的方法。包括战斗基本原则以及兵力部署、战斗指挥、协同动作、战斗行动的方法和各种保障措施等内容。战略亦称军事战略。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在军事战略下一层次,还可分为菌种战略和战区战略等。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如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