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关注和探索。以下是新媒体营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一些方面:

网络新媒体的营销策略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1. 社交媒体营销:研究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营销策略、用户行为和传播效果,以及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意见领袖的影响等。

2. 网络口碑营销:关注在线口碑传播以及消费者在网上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对品牌或企业的影响,研究口碑传播动态和引发口碑的因素。

3. 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营销: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行为和兴趣等,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

4. KOL营销:探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s)合作的影响因素、效果评估等。

国外研究现状:

1. 社交媒体影响力和品牌建设:研究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构建和维护品牌形象。

2. 用户生成内容(UGC)和社交分享:关注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创造和分享内容的行为,研究UGC对品牌认知和消费者意见的影响。

3.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营销应用:研究VR和AR技术在新媒体营销中的应用,包括产品展示、购物体验和品牌互动等方面。

4. 社交媒体广告和影响力营销:研究社交媒体广告形式、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和影响力营销的有效性。

以上只是新媒体营销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广泛,仍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之中。

新媒体背景下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由泸州老窖特约赞助东方卫视《_月东方中秋梦幻夜》而引申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寓意团圆。但对于各大品牌来说,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摩拳擦掌”营销战场。泸州老窖携手东方卫视的中秋晚会《_月东方中秋梦幻夜》,以举杯月更浓为沟通主张,以特约赞助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情怀满满的中秋品牌借势营销。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2021年9月21日,当天播出的中秋晚会有4台,分别是湖南无视、东方卫视、央视一套、央视6套。从63城收视率来看:收视率最高的是央视一套播出的中秋晚会,收视率高达2.565%;东方卫视中秋晚会,收视率2.162%,市场份额7.603%。

东方卫视的中秋晚会非常精彩,突破了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实景里,在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非遗文化中引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沉浸式打卡。在AR、VR等荧幕科技的赋能下,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古典完美的融合。这场颇具创意的中秋晚会在年轻人中收视破圈,00后收视份额超12%,全网热搜超200个。从品牌营销的视角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面对经济与社会传播的新形势,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技术与创意、精准与规模之间的平衡,对电视广告的价值有一个新的衡量。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媒介形式、多元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大数据和精准营销。在当下的广告市场,特别是中小广告主,他们的焦点视线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更注重技术,注重怎么样用技术和数据玩转互联网。但个人认为创意才是广告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与技术、数据是道与术的关系。对于品牌传播与建设来说,有术无道,难成气候。目前、移动直播、VR等技术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五花八门,但真正效果上佳的寥寥无几,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只注重技术上的创新和噱头是没有办法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当下的媒体环境和消费者环境复杂,媒体形式在不断创新和分化,消费者的媒介接触习惯也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的趋势,用户的注意力是稀缺的,目前流量经济横行,理性看待新兴技术带来的热潮,重视技术和数据的应用,以数据辅助消费者洞察,以技术辅助创意的多样化呈现是未来品牌建设大势所趋。未来的品牌建设与广告营销,一定是以消费者洞察为本、以创意为核心,以技术为容器的一个综合的品牌传播生态。

在数字营销时代,精准投放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和数据营销公司的立身之本,精准投放对于品牌营销效果一定是正向的吗?其实也未必!首先精准投放,依靠的是大数据,大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用户画像,得出用户特征,再根据相关性的特征进行品牌触达,那么对数据的真实性要求就比较高。但消费者在网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不一定和现实生活是完全吻和的,这种假性真实对精准投放的数据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另一方面,数据的精准投放依靠的是算法和投放试错,如果过度的追求精准就会失去规模性,也失去了品牌营销和广告的必要性,因为有研究显示,品牌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非经常性购买的消费者,而不是忠诚的经常性的消费者。目前数字营销依然在高速发展中,新的理念新的工具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个人认为对于一个成熟期的品牌来说,没有必要花大成本去试错,也许面向大众的精细化品牌传播比面向小众的精准传播效果更好。比如这次泸州老窖赞助东方卫视《_月东方中秋梦幻夜》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就是例证。全覆盖、高曝光的头部电视媒体,对于品牌营销来说,在现阶段的价值依然很高。其一:头部电视媒体强大、专业的内容制造能力,IP打造能力,是互联网媒介没有办法比拟的。其二:电视媒体在现阶段依旧有较高的渗透率,能够广泛的触达主流受众群体。

最后个人认为,基于消费者触媒习惯的改变,品牌传播整合不同媒介进行营销是一种必然。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媒介进行组合传播,本质上还是建立在对目标消费者触媒习惯和消费心理的深入洞察上的。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和传播特性,不同群体影响的人群具有差异性,品牌传播的媒介不必要过分追求多而广,在各类媒介上都投放的效果并不一定就好。把目标聚集在精品媒介和内容上,坚守品牌核心价值,进行长期的品牌传播规划,对品牌价值增值的效用也许更高。

网络营销研究

国内网络营销现状

当今正是一个"虚拟扩张的时代",网络营销带来企业营销革命性的变化,众多国内外学者及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结合营销的4P理论模型进行展开阐述的,大中专院校使用的教材类的书籍更为突出遵循这个逻辑。在这个领域著书立传的绝大多数都是理论界的专家,真正深入接触到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实战专家还是个空缺,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有关于专项研究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著作还是个空白。

企业网络营销在我国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营销手段。CNNIC最新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中小企业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到了92.7%,中小企业拥有独立企业网站或电子商务平台中网店的比例达到了43%。拥有网站或网店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开始尝试网络营销,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步入网络营销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最大的问题便是渠道资源的制约,对于要实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来说,如何通过渠道将自身的品牌、产品发布到互联网上让亿万网民知道成为了发展网络营销的最大问题。

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3.75亿,年增长9319万人,增长率达33.1%;使用率方面也增长了8.6个百分点,达81.9%。搜索引擎跃居网民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率的第一位,而互联网门户的地位也由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转向搜索引擎网站。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手段主要以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只要建一个网站并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中抢得先机,拥有高流量,就会有大批客户涌上门来。但据调查,网络营销的基本现状是95%以上的访问者在浏览网站后,没有主动与企业联系。虽然企业为这些访客提供了能够进行进一步联系的种种方式:电话号码、邮寄地址、QQ、MSN、E-mail等等,但往往难以挽留访客,更不能带给企业最现实的营销目标:销量增长。认真研究中小企业的现行网络推广策略,详细分析问题所在,并且提出网络推广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显得尤为关键。

相比较而言,使用过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相比较未使用过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未来的搜索营销使用倾向要更加积极。仅14.9%的搜索营销广告主未来计划减少在搜索营销方面的投入,超过85%的中小企业未来将保持现有投入或增加投入。可见,多数搜索营销广告主对于搜索营销的效果还是持肯定态度。

国外网络营销现状

科技发展与互联网普及

随着电子技术与通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应用的领域逐渐从军用向商用和民用转变。互联网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2011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4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网络蕴藏市场无限,孕育商机万千,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

国家政策的推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视,以及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举措,对于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大幅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认识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政策上保障了中小企业能够很便捷地享受互联网服务。"十一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接近100%,企业互联网应用更加深入,互联网建设引领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市场机会的牵引

随着市场营销学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一些新的概念和原理不断涌现,市场营销的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大。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发展特征由市场为导向转为需求为导向,市场的竞争也由技术转为营销手段的竞争。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消费者掌握商品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价格的竞争也日益明显,经营者只有尽可能地降低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所用的成本,缩短运作周期。网络营销的开展,可以节约大量销售成本,可以减少库存商品对资金的占用,可使经营规模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便于采集客户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得企业经营的成本和费用大大降低,运作周期缩短,从根本上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