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内容 市场营销总体环境(宏观环境)的研究,包括政治、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与法律等六个方面。 (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一般分为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两部分。 1、国内政治环境 一般包括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2、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政治环境的研究,一般分为“政治权力”和“政治冲突”两部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对国际政治环境的研究将愈来愈重要。 (二)人口环境(可参见教材P83—85) 人是市场的主体,分析人口环境可以从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动趋势着手. (三)经济环境 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具体来说,主要是指社会购买力)。影响购买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支出、消费信贷及居民储蓄、币值等因素,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最重要的因素。 1、消费者收入。主要是指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营销人员应注意实际收入的变动趋势,同时还应注意人均收入和收入的分配。 2、消费者支出。主要是指支出结构或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消费者支出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扣除各种税金后,即构成“可支配的个人收入”,若再扣除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开支,即构成“可随意支配的收入”。 恩格尔定律指出:当家庭收入增加时,多种消费的比例会相应增加,但用于购买食物支出的比例将会下降,而用于服装、交通、保健、文娱、教育的开支及储蓄的比例将上升。恩格尔系数就是食品支出在总收入中的百分比。它反映人们收入增加时支出变化的一般趋势,已成为衡量家庭、地区以及国家富裕程度的重要参数。 对消费者支出的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把握市场机会,确定市场营销策略。 3、居民储蓄及消费信贷。当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储蓄数量越大,现实支出数量就越小,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居民储蓄越多,潜在购买力越强。市场营销人员必须了解影响居民储蓄的诸因素,还应了解消费者储蓄目的的差异。以便准确地预测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四)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逐渐形成的,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包括消费行为。市场营销者在产品和商标的设计、广告和服务的形式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要研究不同社会阶层和相关群体的需求特点和购买者行为。由于不同社会阶层需求不同,各种档次、各种类型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 营销人员对文化环境的研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状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亚文化群等。 (五)科技环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影响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伟大力量。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就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而来的是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被改造和落后产业的被淘汰,从而使企业的市场营销面临新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在进行科技环境分析时应注意: 1、新技术出现的影响力及对本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冲击; 2、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的发展动向,以便采用新技术开发或转入新行业,以求生存和发展; 3、利用新技术改善服务,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4、利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营销活动效率; 5、新技术的出现对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及其由此对企业营销活动可能造成 影响; 6、新技术的出现引起商品实体流动的变化; 7、国际营销活动 要对目标市场的技术环境进行考察,以明确其技术上的可接受性。 (六)法律环境 法律因素是指对市场营销有关的法规、条例、标准、惯例和法令。法律因素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制约。 2、有关法律、法规也给不少企业带来市场营销机会。 3、有关政策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这些政策包括:人口政策、就业政策、能源政策、物价政策、财政金融与货币政策等。 二、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一是环境的变化导致对企业的新市场机会的产生,所谓营销环境机会,是指由于环境变化形成的对企业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第二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营销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新的营销环境威胁,所谓营销环境威胁,是指由于环境的变化形成或可能形成的对企业现有经营的冲击和挑战(如能源危机、借贷利率上升等)。 然而市场营销环境是不可控因素,企业一般无法改变,只能设法适应它。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对付环境威胁的对策 面对环境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威胁,企业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对抗策略。就是诬蔑图限制或扭转不利因素的发展,如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或阻止)政府通过某种法令或达成某种协议,或制定某项策略来抵制不利因素的影响。 2、减轻策略。就是企业通过改变营销策略,以减轻环境威胁的程度。如以扩大销售来减轻成本的上升。 3、转移策略。就是将受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市场,或将投资转移到其他更有利的产业,实行多角化经营。 (二)企业调节市场需求的策略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是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在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营销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调整市场需求的水平、时间和特性,使之与供给相协调。 1、扭转性营销策略。 2、刺激性营销策略。 3、开发性营销策略。 4、恢复性营销策略。 5、协调性营销策略。 6、保持性营销策略。 7、限制性(降低性)营销策略。 8、抵制性营销策略。 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不仅要认识它、适应它,而且还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调节需求,争取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协调一致。市场营销管理,实际上就是需求管理。不但符合企业的利益,而且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企业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人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主要社会力量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1.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中宏观的制约因素(1)企业目标市场所处区域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的经济形势总体的消费态势产业的发展政策(2)市场的政治、法律背景是否有有利的政治因素可能影响产品的市场?是否有有利或者不利的法律因素可能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广告?(3)市场的文化背景企业的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有无冲突之处?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是否会因为产品不符合其文化而拒绝产品?2.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微观制约因素企业的供应商与企业的关系产品的营销中间商与企业的关系3.市场概况(1)市场的规模整个市场的销售额市场可能容纳的最大销售额消费者总量消费者总的购买量以上几个要素在过去一个时期中的变化未来市场规模的趋势(2)市场的构成构成这一市场的主要产品的品牌各品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市场上居于主要地位的品牌与本品牌构成竞争的品牌是什么?未来市场构成的变化趋势如何?(3)市场构成的特性:市场有无季节性市场有无暂时性市场有无其他突出的特点?4.营销环境分析总结(1)机会与威胁(2)优势与劣势(3)重点问题
企业营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区别:
1、意义不同
微观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供应商、营销中介、消费者、竞争者及社会公众等。
宏观营销环境是指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是通过影响微观环境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等因素。
2、包含的因素不同
微观环境的影响因素:公司、营销中介、营销中介机构、顾客、竞争者、公众。
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扩展资料
一、微观营销环境环境分析
1、供应商分析的必要性
供应商是指对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而提供特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能源、劳务、资金等资源的供货单位。这些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利润,从而影响企业营销计划和营销目标的完成。
2、供应商对企业营销的影响作用
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及机器设备等货源的保证供应,是企业营销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棉纺厂不仅需要棉花等原料来进行加工,还需要设备、能源作为生产手段与要素,任何一个环节在供应上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企业为了在时间上和连续性上保证得到货源的供应,就必须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情况,分析其状况和变化。
二、宏观营销环境环境分析
1、消费者收入分析
收入因素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取决于他们收入的多少。
2、消费者支出分析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观营销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营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