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冰红茶是康师傅集团旗下的饮料品牌,是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饮品。康师傅冰红茶营销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品质控制:康师傅冰红茶一直强调产品品质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风味口感的一致性。康师傅冰红茶也经过了无数次的市场调研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2.多渠道营销:康师傅冰红茶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社交媒体、电视广告、户外广告、促销活动等,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3.品牌形象塑造:康师傅冰红茶一直强调品牌形象的建设,通过卡通形象和明星代言以塑造年轻、时尚、健康的品牌形象。康师傅冰红茶还与一些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合作,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推出新品:康师傅冰红茶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低糖版本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等。5.适时调整价格:康师傅冰红茶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适时调整产品价格,以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康师傅冰红茶的营销策略多元化、策略性强、市场敏锐,以创新的方式塑造产品形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饮料营销策略分析案例
通过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人们关注的理念并不新鲜,然而把内容营销当做企业战略,并精心绘制蓝图的却极鲜见,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看一下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吧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 1、 昵称瓶、歌词瓶 2013年夏天,可口可乐因“昵称瓶”而改变,它成为了全民话题,并飞速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0%,并且在广告届的盛大节日中国艾菲奖(EFFIEAWARDS,大中华区)颁奖中摘得全场大奖。而2014年的“歌词瓶”同样掀起了一场夏日狂欢。 2、直接用冰做的瓶子 环保到无以复加地彻底的包装设计,直接用冰做成,然后将可乐直接倒入而你,可以直接拿着这冰做的可乐瓶子饮用,一口下去,从嘴唇到胃,都是彻彻底底的透心凉。 3、双人可乐瓶盖 新进大学谁都不认识,难免无聊无互动,于是可口可乐为了能让新近大学生互动起来,开发了这个特殊的瓶盖,只有当两个人一起反向旋转可乐的时候,可乐才能打开。 4、可口可乐社交隔离罩 可口可乐发布了一支广告,广告中,可口可乐郑重其事的向人们介绍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止Phubbing一族(低头族)的伟大发明。其实方法很简单,你需要的只是为他们佩戴上一款名为The Social Media Guard的颈罩。这款社交隔离罩的原理和猫猫狗狗们使用的伊丽莎白面罩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佩戴在人类的脖子上,并且可以将其与手机世界瞬间隔离。 针对时下人们“社交综合症”的现状,以一种幽默的手法加以表现,瓶装可口可乐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片中,与其说是发明,不如说是更好地又一次为其自身来了一次营销。 5、可以喝的可口可乐广告牌 饮料广告几乎随处可见,地铁车站、公交站亭、电视荧幕……无论是静态的平面广告,还是惟妙惟肖的视频广告,对于消费者而言,倘若没有亲自品尝,也很难感同身受。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一块“可以喝”的广告牌,以创新的形式与消费者互动。 配合这块“可以喝”的户外广告牌,一支“可以喝”的互动广告也同步上线。观众可以通过下载指定App,把电视荧幕中的大瓶零度可口可乐倒进手机里的杯子中。当杯子灌满后,用户将获得一张电子优惠券,可在指定零售店换取一瓶零度可口可乐。 正如”内容2020“视频最后强调的:可口可乐不再依赖于以电视为中心的30秒广告了。2012年11月,可口可乐彻头彻尾改造了自1995年诞生的官网,将原来的主页更换成线上出版平台,并将其命名为Coca Cola Journey,目前在已澳洲、纽西兰、荷兰、法国、摩洛哥、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及中国推出本土化内容。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1、再好的品牌和质量,也永远都比不上好的营销更吸引人。 只有在情感上打动人的营销才是真正走心的营销。看不到人心的故事就不是一个好概念、好产品、好品牌,更不要去企求会有好市场。 可口可乐有着百年的品牌历史,但公司从创立之初,便一直围绕着感性化诉求做推广,再配以当地化的表现,其全球征程一片坦途。以至于如今一提起可口可乐一词,已不再是一款简简单单的饮料,而是跃升为美国文化的一大代表。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可口可乐一直奉行的是典型的美国风格。甚至直到20世纪末,公司总部才意识到如果可口可乐想要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占据霸主的地位就必须融合中国文化。于是1997年,可口可乐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请中国明星代言的由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的纯中国广告,这则广告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中可口可乐每年都会拍摄春节贺岁广告,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联、木偶、剪纸等富有浓重乡土气息的元素运用其中。其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一点:过中国年,只有喝可口可乐才有味道。 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并不是向本地文化低头。再伟大的产品也终究离不开消费者这一穷爹妈,不能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欣赏的营销,永远只是作为销售者看的营销,和消费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也就会沦落为金钱绝缘体。而可口可乐广告片中使用到的各种传统元素既与消费者的情感达成了共鸣,同时也很鲜明地阐释了其品牌的独特特征。并且这一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都保持着一致性。“给你带来舒爽的感受”,可口可乐从一开始就在强调这一点,不论在什么地区和国家。唯一,才是不变的招牌。 2、再大的品牌也要在消费者面前低下高昂的头颅。当你愿意走进群众中间时,群众才愿意张开怀抱接受你。 可口可乐公司始终注重的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上的互通。时代在变,其营销方式也在不断长进。当传统媒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时候,可口可乐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中文网站。它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官网,更是集游戏、活动和娱乐为一体的可口可乐大本营。可口可乐还曾和暴雪公司旗下的魔兽品牌合作,启动了“可口可乐要爽由自己,冰火暴风城”活动,携手在最火热的游戏中推广自己的品牌概念,这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典范。 可口可乐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目光限定在娱乐上,除了进行商业性的广告宣传外,可口可乐公司还大力热心公益事业。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家庭、设立可口可乐奖学金……在可口可乐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一家良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信息泛滥的年代,这些看似最愚蠢的行为反而最能够打动人心。 3、始终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才能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保有新鲜感。 即便如可口可乐这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品牌,其在广告投入上也丝毫不敢懈怠。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不单是在提醒消费者该品牌的存在,其更像是对竞争对手下的战书。营销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也许你并不曾懈怠,只因为对手比你更努力,才让一波波的大浪淹没了你自己。 可口可乐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通过赞助各种体育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自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后,迄今为止已经赞助了几十项知名的体育活动。参加每一届的奥运盛典已成为可口可乐的一大传统。2008年奥运会时,可口可乐也以顶级赞助商的身份晋升为奥运会的唯一饮料供应商。 可口可乐与奥运会的合作也使其品牌成为自由、活力、拼搏的象征。当品牌形象和体育盛会融为一体时,消费者记住的也将是品牌的无限延展性。再提可口可乐,认知度瞬间被提升。 而可口可乐对中国足球的赞助更在广大球迷和非球迷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可口可乐不再是简单的运动、奔放、向上的代表,更意味着这家企业同中国球迷跳动着同样的心。 当把情感营销做到如此地步,受众购买可口可乐甚至已经成为情感上的升华,这远远要超过一罐可乐所能够带来的感官享受。
饮料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一直以全球第一大饮料公司稳坐饮料界龙头老大的位置,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可口可乐市场 调研 报告 ,欢迎参阅。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篇1 一:调查背景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我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调查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此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 市场调查 研究。 二:可口可乐公司历史背景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是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而真正让可口可乐在饮料界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老板的公司提出让可口可乐售给他们糖浆,由他们自己投资生产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照原公司的要求生产和做出品质保证的新型商业合作模式。 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1927年上海街头出现了一种褐色的甜中带苦的开盖后还有充盈气体的液体。但是当时人们并不能接受这种饮料。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以350英镑的价格征求译名。最终被身在英国的华人取得冠军,于是可口可乐第一步进入中国市场。而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的退出这种饮料也退出了中国市场。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可口可的第一 批产品辗转运到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中国市场。 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可口可乐作为跨国公司的代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是显著的,他的公司管理理念一直对中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问题还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产值。据统计,可口可乐每年给中国带来大约300亿的产值。 五:经营理念 1、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 2、重视提升工作效率 3、不断完善销售网络 4、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六:SWOT分析 优势 1.品牌悠久 2.良好的品质 3.模仿困难度高 4.具有创新精神 5.强大的营销策略 劣势 1.原料的运送成本高 2.可口可乐营养价值不高 机会 1.参加世界与公益活动 2.市场占有率高 威胁 1.健康意识的抬头 2.同业与替代品的威胁 3.全球经济不景气 4.增加回收成本 七:竞争对手状况分析 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但百事可乐始终没有抓到可口可乐的确定,甚至有时两败俱伤。之后百事反其道而行,可口可乐相较而言“老迈,落伍,过时”,百事可乐便追求“年轻,活泼,时代的象征”。百事可乐作为挑战者没有模仿可口可乐的 广告 策略而是勇于创新,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并且抓住年轻人追求新生代偶像的特征,花巨资聘请环球著名音乐人做代言。那口感来说,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更甜一些,百事可乐更刺激,比可口可乐更容易解渴。 八;结语 在这些天的走访调查以及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在中国有很大的消费人群,人们对他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希望可口可乐公司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未来能走上更好更健康的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篇2 一、前言 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百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1886年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 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 其它 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字是由彭伯顿当时的助手及合伙人会计员罗宾逊命名的。罗宾逊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两个大写C字会很好 看”,因此他亲笔用斯宾塞 草书 体写出了“Coca-Cola”。 “coca”是可可树叶子提炼的香料,“cola”是可可果中取出的成份。「可口可乐」的商标百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变。 1892年,商人坎得勒以二千三百美元买下可口可乐秘方的所有专利权,并创立可口可乐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不足三年便把可口可乐推广到全美各地。 1899年,本杰明· 富兰克林· 托马斯和詹姆士· 怀特黑德与坎德勒签订了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发展装瓶业务的合同。此后其发展的势头便不可阻挡,1904年发展为120家装瓶厂,到了1919年发展为1,200家装瓶厂。 1916年在坎得勒“瓶子外形需独树一格,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辨认出是可口可乐,就算摔破了,人们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它是可口可乐”的指示下,创造了为全球所熟知的曲线造型玻璃瓶。 1919 年,坎得勒以二千五百万美元,将可口可乐公司售予亚特兰大的财团。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又是全球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独自拥有世界最著名五大软饮料品牌中的四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及雪碧。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可以在当地享用这个公司提供的各种饮料。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日饮用量已经超过10亿杯。 二、正文 概括的讲,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应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前,是可口可乐在旧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1927年。当时,可口可乐来到中国并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装瓶厂。到1930年,可口可乐已经在中国青岛建立了第三个装瓶厂。1948年,上海已经成为了美国境外 第一个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箱的重要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停止了在中国的业务。 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今,是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市场发展的阶段。1978年,就在中美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宣布为首家重返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并于1981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装瓶厂。1981年4月,在北京成立第一个专门生产瓶装“可口可乐”饮料的车间。2000年,可口可乐将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移到了上海,回到阔别54年的中国原籍。至2003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1亿美元,年销量已经超过6亿标箱,并且可口可乐系统在中国市场雇佣员工共计二万余人。可口可乐2003年在中国已经建立了23个装瓶公司,28个生产厂,其中的绝大部分由中资或华人企业控股。 可口可乐已经连续成为中国最著名商标之一,根据1999年在中国进行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中国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牌号,并且连续9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受欢迎饮料”。 可口可乐目前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饮料,公司拥有中国软饮料市场9%市场占有率,以及中国碳酸饮料市场33%的占有率。可口可乐长期拥有中国碳酸饮料最知名四大品牌中的三位。可口可乐公司目前的国产化率高达98%,浓缩液在上海生产,并且以人民币销售。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还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价值超过60亿人民币,并且每年上缴给国家税款达16亿人民币。 具体的讲,可口可乐现代 渠道 有以下三个主要的运作策略: 第一,可口可乐通过提供全面的顾问式的服务,努力与现代渠道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口可乐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的重要客户,依据自身的发展计划,制订一套有针对的全年合作计划,并且会定期主动与客户回顾双方的合作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交换相关的信息。 第二,可口可乐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客户所能提供的一切条件创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可口可乐始终重视现代渠道门店产品的生动化陈列,不但制定有专业明细的生动化陈列标准,详细规定了货 架、堆头、端架、冰柜等的品牌搭配及产品要求,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客户门店产品品类搭配和陈列位置的研究。 第三,可口可乐十分重视与现代渠道客户建立畅通的对等沟通机制,努力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 对于可口可乐公司而言,现代渠道是一个具有双重价值的重要渠道,一重价值在于它可以直接实现其产品的销售,并且这种价值会随着现代渠道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而日益显著;另一重价值在于它还可以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者对可口可乐产品及品牌的偏好程度,努力与客户实现“双赢”是可口可乐公司与现代渠道客户合作的总体策略。 具体的讲,可口可乐现代渠道有以下三个主要的运作策略: 第一,可口可乐通过提供全面的顾问式的服务,努力与现代渠道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口可乐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的重要客户,依据自身的发展计划,制订一套有针对的全年合作计划,并且会定期主动与客户回顾双方的合作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交换相关的信息。 第二,可口可乐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客户所能提供的一切条件创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可口可乐始终重视现代渠道门店产品的生动化陈列,不但制定有专业明细的生动化陈列标准,详细规定了货架、堆头、端架、冰柜等的品牌搭配及产品要求,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客户门店产品。 第三,可口可乐十分重视与现代渠道客户建立畅通的对等沟通机制,努力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 三、 报告 总结 (一)、可口可乐中国 市场营销 渠道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就整体而言,作为世界顶级跨国企业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营销渠道策略应当说是极其成功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为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引领中国饮料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渠道支持。 完美的事物在现实的世界中总是不存在的,可口可乐在中 国的市场营销渠道中当然也会存在部分需要改善和提高的瑕疵。归纳起来,以这样三个方面的待处理问题最为迫切:一、在渠道运作中,尤其在目前的现代渠道运作中,存在的各装瓶系统甚至是各装瓶厂之间的统一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二、批发及零售渠道运作中存在的合作伙伴积极性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三、各装瓶系统渠道服务团队的人员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问题。 (二)、对策建议: 1.在保持当前现代渠道组织结构调整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及强化各个部分的具体功能,尤其是强化中国客户管理组(CCMG)与各装瓶系统及装瓶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客观的讲,可口可乐目前推行的中国客户管理组(CCMG)模式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正确 方法 ,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解决跨区域及系统间合作与沟通的障碍问题。直到中国客户管理组(CCMG)与各装瓶厂之间的分工尚不明确,并且尚没有建立起直接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流程,对现代渠道客户的服务速度和服务效率尚未有很大提高。 2.可口可乐必须提前制订对现代渠道客户的统一的服务标准,并且能够通过培训和沟通的方式有效推广到所有装瓶系统及装瓶厂,切实保证能够以同一个声音沟通,以统一的标准服务每一个客户门店及区域。 3.对于部分跨区域的重要客户,建议可口可乐公司能够尽早协调并制订跨系统间的统一的利润标准,着手改造服务流程,采用客户服务与结款分离的方式,将目前由各个装瓶厂各自供货、独立与客户总部对帐结款的流程改变为各装瓶厂提供门店服务,CCMG(或CCMG代可口可乐公司)与客户总部统一对帐结款,再由CCMG(或可口可乐公司)依据各装瓶厂的销量及服务质量分配利润。 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各地区供货价格不统一的问题,还会因为保证了各系统及厂家的利润而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将各层次人员的关注中心同意集中到更好的利用客户资源,引导消费者更多消费公司产品的工作中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偏好度。 4.强化对于中国市场的中间商渠道客户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可口可乐更好的了解中间商客户的运作特点和运作方法,还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可口可乐101项目的实际运作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可口可乐更加专业的与客户沟通, 教育 和影响客户,使得客户能够更好的接受可口可乐 文化 ,提升可口可乐的实际执行能力。 可口可乐的发展背景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还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Asa Griggs Candler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 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1888年,Asa Griggs Candler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Candler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 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Candler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 >>>下一页更多精彩“可口可乐的发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