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的源点市场是重庆,一定要打造成根据地市场,然后向四川、湖南等周边市场扩张。 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一品牌是贵州茅台,2011年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87亿元。在重庆,贵州茅台也是第一品牌。江小白把贵州茅台主推的飞天品类作为竞品。 江小白刚创业,是弱势品牌,竞争策略是打“游击战”。不与贵州茅台正面交锋,而是做贵州茅台不太重视的细分市场。 “做市场上竞争较小的细分品类”。江小白首先根据年龄进行消费者细分,目标人群是80后、90后的青年;其次根据兴趣二次细分,“文艺范”。 江小白的品类定位是“ 青春小酒 ”。要让“青春”这个词汇成为江小白的专有词汇,占据目标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置。轻口味酒体。消费场景是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 初期只推一个品类,品类名“江小白”,意为重庆江边的青春小白酒。该品类成功后,逐渐推出一系列细分品类。(注:目前有S、青春版、黑标、星座套装、重庆味道、半斤八两、天生自由、三五挚友、万物生长、看见萌世界、同学录、拾人饮等小品类。) 初期只推一个产品。产品名:江小白45度100ML。实施单品突破。(注:2013年推出的第二代有3个产品,目前共有20多个产品,度数有40、25度,净含量有100、125、150、200、300、400、500、750、2000ml)。 产品的创新点必须支撑“青春小酒”的品类定位:1)单一原料(红皮糯高粱)。2)轻口味酒体,45度及以下。3)光瓶,纸套印上江小白语录。(注:称为“语录瓶”,2016年七夕推出了“表达瓶”。)4)小包装,100ml。 B(客户利益):体现文艺范。A(使用功效):好喝。F(产品特征):单一原料、轻口味酒体、语录瓶、小包装。 “江小白”,与品类名、企业名相同,便于一致性传播。 标准图形(Logo):文艺范的卡通男青年。标准字:黑体美术字。标准色:白色。瓶体:方形。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充分表达品类定位,简短、顺口、好记,让竞品无力还击。 1)产品销售。2)未来可考虑成立创业基金,扶持文艺创业者,进行股权投资,获取股权收益。 1)线下经销为主,渠道下沉,层次只有一级(少数偏远市场可为两级)。追求分销反应速度、售点覆盖率。2)线上直销为辅,计划在酒仙、京东、天猫、苏宁,打造IP属性、粉丝属性。 中档、主流价格带,折算成500ml为50-150元。定价与盈利的支撑是费用控制,合理控制包装费、广告费、渠道费,使得费用低于同类产品50%以上。 用足互动式文化手段,推出约酒大会等公关活动。(注:后续的文化手段有主题音乐、主题美术、主题动画片、汽摩拉力赛、T1小酒馆、创业扶持等等。)广告媒介以陶石泉新浪微博、语录瓶为主,地铁、微信公众号为辅。(注:后续有消费者表达瓶、影视植入等等。) 结合传统节日、购物节、公关活动,适当促销,以不牺牲江小白品牌印象为底线。 从上述战术中自然推导出江小白的经营战略:1)业务: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客户:文艺小青年。3)使命: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消费者彰显文艺范。4)愿景: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坚持“乌龟、王八、蛋”精神,像乌龟那样慢慢走,像王八那样咬定不放,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经营战略标准版本: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文艺小青年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他们彰显文艺范,立志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

江小白营销策划分析,江小白的营销思路

江小白的营销思路

江小白应用了多种品牌营销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定位:江小白在品牌定位上注重年轻化、时尚化和个性化,以满足年轻人对饮品的追求和消费需求。

2. 品牌宣传:江小白在品牌宣传上注重营造年轻、时尚、活力的形象,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展开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3. 社交媒体营销:江小白在社交媒体上开展了多种营销活动,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通过短视频、图片和话题等形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4. KOL合作:江小白与多位知名KOL合作,以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同时推广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

5. 体验式营销:江小白注重体验式营销,通过线下体验店、品鉴会、活动等形式,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和品牌文化,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营销模式的应用,江小白成功地塑造了年轻、时尚、活力的品牌形象,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成为了饮品市场的领先品牌之一。

江小白营销策划方案PPT

任何产品要实现突围,都需要密切关注两个走势:一是市场整体的消费氛围,二是竞争态势。近期白酒产业是非比较多,行业限价、质量危机、部分企业运营危机、不同品牌之间恶性竞争等。不管是区域强势品牌、全国领导品牌,还是夹缝中磕磕绊绊前行的成长型产品,企业营销策划过程中都要把握市场动态,适时制订、调整营销策略。具体来说,白酒营销如何在逆境中借势呢?一、白酒企业在逆势中做品牌营销的渠道取舍。企业都明白销量是赢在渠道、赢在终端的,从产品到区域市场的支持政策,不仅要吸引消费者信赖,也要给经销商信心。白酒企业对渠道的选择,要结合产品定位、企业资源与市场竞争情况。企业要根据产品特色与消费群定位来选择渠道,比如高端白酒进驻消费能力低的渠道,或定价较低的白酒进驻高端消费场所,都实现 不了动销;再要看企业和经销商的资源,若商超、流通渠道运作能力强,便应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实现精耕,若餐饮渠道运作经验足,便应尽可能多的占取市场份 额,只领先竞品一点点,随时可能被替代;竞争情况最为关键,在终端,一定要密切关注竞品动态,需要找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尤其是当前白酒品牌众多,各大企业也都具备一定的运营实力,粗放式的营销策略会过多损耗企业资源。对于销售渠道的运营,精髓在于细作,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布局或大牌效应。在行业发展态势动荡、行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该集中资源,权衡取舍。二、白酒企业在逆势中做品牌营销的价格调整。品牌的价值是需要积淀的,作为品牌运营者来说,自然不希望消费者忽略品牌价值。纵观国内的大众消费品,可以成为民族特色的代表的,或者说能发展成为奢侈 品品牌。诸如:贵酒、川酒、陕酒等,这些具有独特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特色的产品,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用心经营的。有时候,虽然说价格代表价值,但消费者会有 自己的理性判断,物价虚高会影响销量;在行业动荡时降价,且不说之后提价的难度,定会引发消费者疑问:之前的消费并非物超所值?甚至会破坏市场的有序竞 争。白酒企业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个很好的方式,即竞品调低价格,来做市场活动。而促销活动与公关活动的有机结合,再配合适当的传播,不仅给消费者 带来了惊喜和体验,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赖度的最佳方式。三、白酒企业在借势中做品牌营销的特征代表。众多白酒企业在说产品的时候,基于口感与饮后感受的层面的表述是最多的。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喝白酒喝的是一种氛围。而借势,主要借的是白酒千百年来给人们带来的传 统和习惯。各白酒品牌企业都在挖掘酒文化,文化内涵的确是白酒营销的一个支撑点,但我们文化可以代表一种调性或工艺,但在买酒或点酒的时候,更容易和消费者达成共鸣的其实是“身份的代表”,在喝酒的时候也是如此,很少有消费者会认为自己是在喝文化。白酒的定位必须能代表目标消费者,可以是身份象征,可以是人生态度,也可以是处世哲学。对白酒的文化营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传播白酒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和企业资源以及产品定位相匹配,并不是文化越精深、帽子越大越好,最重要的是能代表品牌自身的历史渊源、品质信誉和产品特色。四、白酒企业在借势中做品牌营销的整合性。白酒面临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业的同类酒种,还包括洋酒、红酒、保健酒、黄酒甚至啤酒等产品;消费者会接触到各个行业的媒体讯息,消费者评判一家企业的社会地位,也不仅是同行业之间的比较,而是会根据接触到的讯息来进行跨领域对比。白酒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的时候,可以整合整个产业链以及客户群有交叉 的企业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共赢,可以有效把控质量、控制成本、保证效率;实现异业联盟的共赢,可以相对轻松、精准的与消费者互动,并且可以将传播资源与促 销资源共享,扩大品牌影响力。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企业应具备全局观。对于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弱小企业,尤其是资源稀缺性的弱小企业,要保证其生存空间,否则,会影响产品品质或生产效率,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产品品质是制胜根本,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放眼国内乃至全球,不缺好产品,但却极少产品能做成功,根本原因是缺少科学的营销策略。好的营销策划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市场竞争的胜利。由于战略的整体性和前瞻性,更由于营销策划的制定会充分考虑到行业状况和业内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制定出针对对手的竞争战略措施,从而有利于企业在与对手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