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和企业获得了旧经济下不曾有的新能力。而这些新能力对营销新范式(全方位营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经济还强化了协力厂商与相关团体的价值,也对新范式有重要影响。

全方位营销理论,全方位营销理论是什么

1.消费者获得的新能力

新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可低成本地获取即时、全面的信息;能够与卖方和其他买方互动;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可供选择;并可积极主动地寻找卖方,交易能力增强,交易地位提高,甚至可以有“反拍卖”,一定意义上已成为“营销者”。

2.企业获得的新能力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也获得了新能力。如在获取和传播信息方面可以做到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成本也更低,还能实现互动,使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对客户做出迅速反应成为现实,真正做到企业与市场紧密相联。

3.协力厂商和相关团体的价值

在新经济条件下,合作伙伴不仅可提高营运效率,而且还能强化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合作,目前企业已比较偏爱与少数几家供应商合作。竞争越来越不是在企业之间,而是在合作网络之间进行。

以上这些已戏剧性地、大幅度地改变了市场结构。除传统的实体市场外还出现了虚拟市场,并且后者的比重和影响都在扩大。塑造市场的三大推动要素是客户价值、核心能力和合作网络。这些带来了全新的营销范式,即全方位营销观念。

4.营销新范式的理念:全方位营销观念

营销新范式的核心是全方位营销观念。全方位营销观念是在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如表1所示。

全方位营销观念(Holistic Marketing Concept)指企业针对个别客户的需求,整合企业的全面关系网络,通过掌握客户占有率、顾客忠诚度和客户终生价值来达到获利性的成长。全方位营销观念与营销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其起点是个别客户的需求,重心是客户价值、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合作网络,手段是资料库管理、可联结协力厂商的价值链,结果是通过掌握客户占有率、顾客忠诚度和客户终生价值来达到获利性的成长。

如果说推销观念立足于企业的现有资源(产品),是以资源为重心的,营销观念立足于满足客户的能力(营销组合),是以能力为重心的,那么全方位营销观念则是立足于企业的全面关系(顾客、企业和协力厂商的关系),以全面关系为重心的。三者的区别见表1。

表1—— 营销理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名称 起点 重心 手段 结果 推销观念 工厂 产品 推销和促销 通过销售量而取得利润 营销观念 客户不同的需求 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组合 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定位 通过客户满意度而取得利润 全方位营销观念 个别客户的需求 客户价值、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合作网络 资料库管理、可联结协力厂商的价值链整和 通过掌握客户占有率、顾客忠诚度和客户终生价值来达到获利性的成长

全方位营销理论有哪些

营销新范式即全方位营销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它也有不完善之处。

1.全方位营销突破了原有的营销框架,初步建立了新的营销框架

营销原范式风行近半个世纪。期间,尽管不断有人试图加以修改,如提出6P理论、7P理论、11P理论、4C理论等,但总体对其结构框架冲击不大,充其量只是一些简单的修修补补。流行的营销学教科书基本结构大体都是:营销观念—STP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营销组合—营销管理。但科特勒提出的营销新范式,与营销原范式框架有根本的不同,其新框架为:全方位营销观念—价值活动(价值探索、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四大竞争平台。

2.全方位营销的出现是营销实践拉动和相关理论推动的结果

全方位营销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它一方面得益于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实践和需求,为归纳新框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要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20多年来营销理论和其他学科的进展。营销新范式事实上借鉴了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营销新理论,如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营销、体验营销等理论,还吸收了其它学科如战略管理的新成果,象价值链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科特勒本人的学识和影响,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和传播。

3.全方位营销不是否定旧范式,二者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营销旧范式是制造业时代的产物,营销新范式则是新经济时代的结果。二者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旧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地方,如在发展中国家、某些产业、某些领域等,原有的营销范式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目前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是处在新旧经济并存的时代,尽管新范式的作用在增强,但原有的营销范式还在起作用。有意或无意地贬低旧范式的作用,是有害的。科特勒也是这样看的。遗憾的是,科特勒在有些地方还是贬低了原有的范式。如对营销原范式的认定上就有缺陷。他认为,推销观念和营销观念都是原范式。原有的范式只能认定为是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的范式,不能认为是推销观念指导下的范式,也不能认为是推销观念和营销观念共同指导下的范式。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的差别比营销观念与全方位营销观念的差别更大。如象全方位营销观念一样,营销观念也是反对“先产后销”(这是典型的推销观念)的,强调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营销观念也强调整体营销而不只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这只是营销战略,见表2)。全方位营销观念应是对营销观念、而不是推销观念的创新,才是真正的理论创新。

表2 科特勒著作中营销观念不同说法对比 名称 起点 重心 手段 结果 备注 营销观念(原) 目标市场 顾客需求 整合营销 通过客户满意度而获得利润 原来叫法 营销观念(新) 客户不同的需求 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组合 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定位 通过客户满意度而取得利润 新归纳 4.全方位营销还需进一步完善,其效果还有待检验

全方位营销还属新生事物。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都有不完善之处。如其理论体系还比较粗糙,脉络还不够清晰;操作层面的管理理论尚没有建立;旧新范式如何过渡、如何并行不悖也没有说明等。营销新范式的实践效果也还缺乏实践检验。要理性地对待营销新范式,它可能只是一种方向,大部分企业目前还做不到或不能完全做到。在我们这一工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更不要刮风搞营销新范式,这样做也是爱护新生事物。美国营销学家佩恩说过,而如果不能实现当初的所有承诺,就有被抛弃的危险。

全方位营销理论是什么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去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市场营销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四大要素及其他相关营销活动。可以从市场调研、制定营销计划、实施及后期的市场分析、优化等多方面进行。目的是提升产品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利润空间。全方位市场营销主要强调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的各大方面都要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思考和布局,通过数字营销、品牌传播、口碑营销等多样化手段,从多个方面提高产品品牌的曝光度,增强产品在目标客户中的信任度和知名度。全方位市场营销必须注重细节,从产品的设计、定价、渠道销售、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入手,因地制宜地进行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并保持持续性的市场观察,不断完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通过全方位市场营销,企业可以更广泛地吸引潜在客户,提升品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盈利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