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已跨入21世纪的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营销策略的发展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JeromeMcCarthy)提出的,4Ps营销策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

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营销策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Lauterborn)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营销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DonE.Schultz)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的4个新要素[4]。4Rs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哲学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提高到宏观和社会层面来考虑,提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建立起事业和命运共同体,建立、巩固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强调关系管理而不是市场交易。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4Vs营销策略旨在培养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途径,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着眼点。

营销策略的发展过程

市场营销观念演进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阶段。

1、生产观念阶段

生产观念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和价格低廉的商品,企业应当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显然,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营销的指导思想,其典型表现就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企业。2、产品观念阶段

产品观念是与生产观念并存的一种市场营销观念,都是重生产轻营销。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志完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公司经理人常常迷恋自己的产品,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产品可能并不迎合时尚,甚至市场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3、推销观念阶段

推销观念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自觉的购买大量本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其具体表现是:“我卖什么,就设法让人们买什么”。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在推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

4、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的体现。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该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是市场营销哲学的一种质的飞跃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旧观念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在经营策略和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它要求企业营销管理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在决定其生产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5、社会营销观念阶段

社会营销观念是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修正。

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统称为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的基本核心是: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扩展资料

观念区别:

1、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一般称之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

2、市场营销观念与社会营销观念称之为新观念,分别称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顾客导向观念和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社会导向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营销观念

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

1.移动化即将成为营销策划的中心

从移动电话到智能手机,从平板电脑到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的演变是影响营销世界的首要因素之一。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聚焦于小的屏幕上,品牌则能够借助移动化的力量与消费者建立起更个性化的关系。

2.透明度将决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现在消费者正在寻求与品牌有更多的接触,这个趋势也使得客户对品牌透明度的期望越来越高,真正的品牌---那些说到做到并且创造真正价值的品牌将会获得回报。这也意味着那些仍然没有与消费者做到透明交易的品牌将走向自己的末日。

3.对好内容的需求不会降低

内容将统治在线营销世界,演变成各种形式并扰乱传统的营销模式。一个品牌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令人惊奇的内容将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

4.UGC将成为新的受欢迎的事物

用户生成的内容将超越品牌的内容,因为品牌开始把他们对自身品牌营销的控制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从网上评论、到社会化媒体论坛博客,这些都意味着品牌开始需要在消费者中脑海中创造一个积极的映像。作为对这种内容产生模式的回应,品牌与消费者共同创造内容也将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5.社交化将是下一个"互联网"

社交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品牌将会把他们的营销活动都过渡到社交化渠道,因此社交不再是营销策划的一种渠道,它具有成为营销策划唯一渠道的潜力。

6.品牌将会拥有它自己的观众

通过培育品牌社区并且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品牌将会开始拥有自己创造忠诚与品牌主张的观众。在未来的营销策划中,品牌管理和营销活动将会来源于消费者谈论的内容,消费者对品牌的反应与感受将决定品牌未来的活动。

7.仅仅关注千禧一代的品牌将失去价值

品牌需要理解千禧一代并非是一个年轻群体的利基市场,他们仅仅是一代人,并且最终也会让位给新一代人,所以那些仅仅关注千禧一代的品牌需要改变自己的策略来保持品牌的价值。

8.好的品牌需要表现的像一个产品型公司而不是服务型公司

服务型公司的目标是使顾客快乐并期待能够续约,而产品型公司则依靠不断创新才能生存。所以顾客满意与留存对一个品牌的未来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更有效的创新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好的服务永远不会过时。

9.个性化的、数据驱动的营销将变得更加精确

数据驱动型的营销与骚扰型的营销之间是有区别的,前者基于建立关系,而后者仅仅是老派的营销方式换了个包装而已。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未来将更加突出,关注于建立关系的营销者将获得回报,而骚扰者则会出局。

10.将会出现更多精确的测量工具

大多数品牌名义上测量营销策划活动是否成功的指标都是一些空洞的诸如喜爱度、分享度等指标。而为了数据挖掘,品牌也仍然在发展一些更复杂的方式来获取准确的数据,但是太多的想法都是虚拟而不实际的。未来我们将见证一些能够更好地帮助营销者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工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