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社交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不断迭代。本篇文章作者从微信、微博、知乎、小红书和抖音五大方面与我们分享企业如何精准布局新媒体运营,进行用户触达。希望对你有帮助。
“曾经的互联网,那是一个伊甸园的时代。到处是飞禽走兽,到处是食物。大量的人口正在涌入互联网,那个时代用流量思维,也还合理;但随着流量越来越贵,我们不得不走出伊甸园,那种伸手就能在树上摘果子的时代,再也不会回来了”
面对流量红利消退,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面临新的增长困境,需要拓展线上运营和营销渠道,通过社交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营销,曝光品牌,转化私域,成为必然的选择。
身边不少朋友从事品牌管理,面对新媒体平台多样,总是时常困惑:
究竟该选择哪个平台开设账号?日常更新又要如何发布内容?
为什么内容没有阅读量、播放量?甚至账号莫名被官方关停?
如何更快获取流量,把用户转化成客户,把客户转化成粉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只有洞悉新媒体平台特点,洞察自身用户画像,才能真正布局好内容矩阵。
本文讨论:目前主流社交新媒体平台的企业运营策略。一、微信
一体化创新运营·场景结合元素:
公众号,视频号,社群,朋友圈,小程序,客服号(包括企业微信)
目前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流量平台,微信生态依旧不可替代,随着功能迭代,也出现了新的运营元素,如何进行技术和内容的有效结合,成为致胜关键。通过公众号(订阅号和服务号)为传播载体进行元素连接,私域集中沉淀依然是重要途径。不难看出,微信的运营,对于人员的品牌营销认知,综合技能也提出更高要求。
公众号常见运营误区:搞不清内容给谁看,容易做成自嗨,比如:简单节日问候、转载无关资讯、日常内宣新闻动态等。选题策划随意,用户接受无感。不关注用户内容兴趣,不注重传播数据反馈。不重视内容风格:品牌没调性、排版不规范、更新不稳定。
企业品牌公众号运营原则:明确账号功能定位:品牌的第二官网,品牌提供服务的工具。坚持用户至上,传递品牌文化,提供服务价值。利用菜单栏、回复、模板消息等,根据点击情况进行优化,捆绑“人工客服”、“下单”、“领券”等功能。注重转化,提高用户参与感。传播内容有利于用户的拉新、留存、活跃、变现、复购等。比如:发布新品爆款活动、福利活动联系粉丝。提供有实用的好处,更值得被关注。及时跟进数据,优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