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生活玩逸
生活玩逸 邀请你回答

新媒体推广很忙吗

时间:2025-09-15 14:51101 人浏览举报
标签:
推广

全部回答

  • 城市的尽头
    城市的尽头
    2025-09-15 14:51

    很多人认为新媒体运营,不就是“小编”?逛网站东看看西瞧瞧,写写字轻轻松松就把工作KO了,有啥难度?新媒体从业者在听到这样的“评价”时,真的拎起板砖的冲动都有了!

    我必须为新媒体运营正名!新媒体工作核心围绕着内容运营而展开的~优质内容需要经过哪些历程才能产出呢?即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确定选题

    这是一个让无数新媒体人脑壳头的点——写啥?写啥?写啥?在毙稿之前,日常经历n次毙选题。2.素材搜集

    内容运营不只是单纯地码字发文,有时候需要发不同的形式内容,比如图文、视频、音频......因此我们需要围绕主题搜索相关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这就考验素材搜集能力了。3.内容编辑

    围绕核心选题写稿、反复改稿,直至定稿...4.图文排版

    只会写不顶事儿,还要排版!排版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改排版改到崩溃也是日常抓狂的事。

    5.封面配图

    一篇文章展现在用户眼前,除了标题外就是封面配图了,用户通过封面图可以了解你所想要传达的是哪方面的内容。6.内容校对

    发布的内容有错别字或者是排版问题等等,就等着被用户和老板骂吧....在发布前的校稿工作必!须!谨!慎!7.推送发布

    根据人群决定推送发布渠道以及方式。8.监测数据

    发布后要时刻观察数据反馈,总结出问题所在,以便其他部门工作时给出数据支持。9.处理留言

    归纳总结用户留言内容,发掘用户的关注点,顺便充当知心小姐姐处理用户的问题。10.用户反馈互动

    和用户互动,保持用户的粘性,让他把你这个号,放心尖尖儿上。以上便是新媒体运营日常且周而复始的工作。大家对它有新的认识了吗?

  • 对你傻笑
    对你傻笑
    2025-09-15 14:51

    一、专业概况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文学门类下,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本科4年,发文学学士学位。

    与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是一类专业。

    既然是新闻学类的专业,那么新闻学等专业学习的课程,网络与新媒体也有,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媒经济学、平面媒体设计、媒体职业道德法规等。

    既然叫做网络与新媒体,也必须有新媒体方面的课程:网络传播、网络编辑和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手机媒体概论、音频和视频媒体编辑、动画设计与编辑、新媒体营销传播、新媒体数据分析。

    最后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专业课程因学校不同而略有差异。

    这个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可以报考这个专业。

    女生比男生多,女生是65%,男生只占这个专业总人数的35%。二,就业方向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国有新闻单位、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各企业的新媒体部门等。

    互联网、新闻机构等企业的网络与新媒体岗位,或是各个企业之中的新媒体相关岗位。

    新媒体编辑、新媒体运营,或是新媒体方向的策划、营销、文案编辑等相关职业。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网络与新媒体等同于自媒体,认为就是写公众号或拍短视频等,其实不然。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可能就业的方向有:

    技术类:包括文案专员(没错,文案也算是一门技术)、设计师、程序员等。

    运营类:包括公众号运营、微博运营、网站运营等。

    媒体类:包括网络推广、店铺推广、网络广告投放等。

    管理类:包括新媒体主管、新媒体经理、网络营销主管等。策划类:包括互联网产品策划、活动策划、事件策划等三,报考建议

    1,这个专业其实是把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等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整合。可以说是换了一个地方。

    2,学的东西太杂,而不精。不用像新闻专业的同学学得那么深,讲的都很浅,你会发现一学期下来特别忙,课很多,但又发现,没学到点儿啥,

    3,有些学校不是文理兼收,这一点要注意,特别是学习理科的同学。

    4,这个专业还有网页设计、摄影等课程。

    5,这个专业开设的大学很多,目前已有200多所。实力最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6,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巨大,因而对新媒体人才需求也非常大。

    7,最后说一下,开设的院校多,招收的学生多,竞争也是大的。

  • 郭嘉诚
    郭嘉诚
    2025-09-15 14:51

    作为一名新媒体主编,听到新人抱怨最多的话就是:“每天都干一样的事,太枯燥。”

    大家入行前,都以为新媒体编辑是一道光,在百万粉丝的追捧中过着潇洒的生活,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头脑风暴,晚上奋笔疾书,自由随性,每天都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

    可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实新媒体的人一天,是上午正常上班,开选题会,下午赶稿,晚上继续赶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际线一天不如一天,体重却一天胜过一天,活生生把一个个吴彦祖逼成苏大强。

    不只是新媒体,很多互联网岗位都是如此。本以为可以改变世界,到头来发现连自己都改变不了。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标题叫《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有些工作本身就是在逼你成长。如果说真要废掉一个人,那不仅要让他忙到死去活来,还得让他忙着做同样的事。

    以上就是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会抱怨的。他们一边读着木心的《从前慢》,赞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价值观,一边又对“当下只做一件事”的现状心怀不满。

    没错,我也很反感像驴拉磨一样的重复劳动,但是我今天要说另外一个观点:成年人真正成年,就是从习惯重复劳动开始的。

    很现实,也很残酷,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么可能真的还活在童话里。

    别人的突飞猛进,背后一定是你看不到的,年复一年的缓慢成长。工作本就不是五光十色,而是在枯燥的循环中不断苦熬。

    有人可能要反问了:习惯重复劳动?我没听错吧?难道你要我们甘于当一颗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

    不,你可能对重复劳动有什么误解。

    有一次我问一位情绪低落的编辑最近怎么回事。她说已经一个月没写出爆文了,每天都是差不多的阅读量,一点惊喜都没有,心累,没动力。

    我问怎么才能有动力,她说“不求多,一个星期来一篇爆款。”

    我又问她为此做出了什么努力,她说“当然努力了,每天连吃饭睡觉都在找爆款选题。”

    每位新媒体编辑,都幻想着哪天上帝能抓着你的手,写出一篇百万 爆款,很多人就是靠着这个信念坚持努力工作。

    而在这种重复循环中,你有没有想过,忙来忙去,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

    以写爆款文章为工作目标没错,但如果你以此为工作的唯一动力,那就大错特错。

    这就是典型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大家一定听过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农夫为了让驴不停跑,在它面前放一根胡萝卜。

    如果你也只以眼前的短期目标为动力,那就是这头驴无疑。

    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重复劳动呢?

    巴菲特只出过一本官方授权传记,名叫《滚雪球》,里面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这句话概括了他在投资领域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找到一支有价值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那什么样的公司有投资价值呢?

    答案是:这家公司一直专注做让自己持续增值的事,就像滚雪球,哪怕刚开始再小,但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变成庞然大物。

    职场发展和风险投资一样,有人靠运气一飞冲天,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最稳妥的成功办法不是让自己的工作时刻充满新鲜和挑战,而是在枯燥的事情中,找到持续能让自己增值的东西,并不断重复。

    像一个螺旋一样,只要循环够久,你终会完成蜕变,实现职业发展质的飞跃,并前往下一个循环模型。

    而如果你在公司看到一个人今天忙这件事,明天又忙另一件事,要不他是副总裁级别的高管,要不他就是个打杂的,随时可能会被替换。

    那关键问题来了,道理我都懂,但具体如何正确面对重复劳动呢?

    还是先回到巴菲特这句话上: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雪是什么?为什么要是湿的?坡是什么?为什么要是长的?

    “雪”是你努力工作的收获。

    比如你是位程序员,通过写一万行漂亮的代码,获得了以下收获:

    1、总监的夸奖

    2、这个月的绩效翻倍

    3、同事们对你的认可

    4、一种更简单的逻辑实现方式

    以上4条都是你的收获,都是你的“雪”。

    那什么叫“湿雪”呢?就是能给你下一次工作带来帮助的收获。因为“湿”,所以才会被你的雪球黏住,让你越滚越大。

    显然,第1和第2个都不是,因为这一次被夸和下一次被夸没有必然联系;这一个月你的绩效翻倍也给你下个月的绩效不带来任何帮助。

    但是3、4却不一样。这一次你表现突出,同事觉得你很靠谱。这个认识会一直留在他们心里,形成你的个人品牌。不管你以后做什么事,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正面影响;你学习了一个新技能,会让你在下一次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3、4就是典型的“湿雪”,是你需要关注的两个长期价值:个人品牌和业务能力。

    “湿雪”还有人脉、工作认知、管理方法等。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即时满足,而是延迟满足。你不会因为掌握了某项技能而在业内立刻名声大噪,它不像一篇爆文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成就。

    成年人真正成年,从学会重复劳动开始;学会重复劳动,从习惯延迟满足开始。

    那坡是什么?

    坡是提供雪球滚动的动力环境,作用是让雪球持续滚。它的坡度和长度决定了最终雪球能滚多大。

    坡是你所处的平台,它由你所在的行业、公司、业务方向、上司、同事综合决定。

    所以在你去一家公司面试时,一定要有“公司面试你,你也面试公司”的意识,问清楚“坡”是什么,周围的人厉不厉害,业务增长前景大不大,符不符合你个人核心价值增长需要,而不是只是关心工资多少,加不加班,有没有双休。

    你一旦决定入职,之后要做的就是牢牢握紧你的个人增长点,在这个坡上,努力推着雪球一直滚下去。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