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搭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是需要借助一些专业工具来辅助的,新榜拥有对想要搭建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微博为新媒体矩阵的企业,推出了内容资产管理工具:矩阵通,可以统一管理旗下的账号,可实现跨平台的账号数据一键管理。01 账号统一管理
矩阵通整合了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包括抖音、快手、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小红书等,汇集矩阵资源,将管理工作在线化,让运营增删查改账号操作更加简单,相比人工统计,失误率要降低不少。
迁移账号也无需担心耗时过多,系统提供批量导入功能,可一次性添加上千量级的账号,省心省力。02 数据及时监控
矩阵通推出的运营数据大盘,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智能分析运营数据,为企业总结营销效果、预测营销趋势提供参考。
通过“仪表盘”整合的数据,运营可快速汇总内容矩阵的传播影响力,了解作品发布趋势,还可分平台、分团队查看作品数据、直播数据,方便运营从多种视角分析数据。矩阵通还提供众多运营工具,可洞察行业热点,了解竞品动态,完成人员考核,百度搜索新榜矩阵通可体验
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PPT
第一步:梳理阶段第一步需要梳理学校新媒媒体体的的发发展展阶阶段段。公众号矩阵并非一开始就得搭建,不同阶 段的重心不同。
例如偏品牌牌宣宣传传的的新新媒媒体,在启动期搭建外矩 阵主要以尝试为主主;;
微信内的矩阵搭建则需要先建 立一个账号,找到核心发力点。
以“@ 美丽说”为例,矩阵搭建始于 2012 年, 外矩阵包括微博和 QQ 空间等,2012 年年末“@ 美 丽说”才开通微信订阅号。到增长期,微信内矩阵 根据功能或人群初步分化形成。至成熟期,微信内 矩阵进一步进行细分。如“@ 美丽说”在 2015 年入
驻微信钱包的九宫格。.第二步:细分人群及需求企业确定要搭建微信内矩阵后,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人群细分。 同类群体的细分。有些企业运营的对象是某一类人群,例如读书类账号“@有书”,用户主要是爱读书的人群,其中女性偏多,年龄范围在 20-50 岁。在增长期,“@ 有书”的用户数增加后,又分化出了对亲子阅读更感兴趣的妈妈妈群群体体、、对对学习口语的需 求更强烈的职场类人群。于是“@ 有书”搭建了微信内矩阵阵账账号号((如如图图 1-1 所示)。账号名称细分人群群细分需求有书20-50 岁读书有书国学30-50 岁对国学感兴趣有书亲子共读25-35 岁0-6 岁的亲子共读需求有书夜夜听听35-45 岁需要情感慰藉有书口语25-40 岁对英语学习有需需求求图 1-1 “有书”微信内矩阵账号不同群体的细分。有些企业运营的人群不是 同一类,需要细分出矩阵实现分类运营。
比如“@@ 学霸 君”和“@ 千聊”都运营了三类人群(“@@ 学霸君”的 运营对象是学生 老师 家长,“@ 千聊”的运营对象是 听课者 讲师 分发机构),需需要要单单独独建建三三个账号。第三步::风格建设“风格建设”指指的是企业的“基因”,“@ 美丽 说”的基因是时尚,那么所有的人格化建设都会围绕时 尚这个调性;而“@ 学霸君”的基因是学习,则“@ 学 霸君”的人物身份一定和学习相关。4.第四步:建团队创始人柳传志曾说过,做企业最重要的三件 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搭建微信公众号矩阵 运营团队可参考两种人员配置方式:按业务模块配置和 按职能情况配置。
搭建新媒体矩阵的作用
新媒体矩阵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用户的附加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的多元化媒体渠道运营,以增加自身影响力,获取更多的粉丝,粉丝导流到某一新媒体,以实现最终变现这一最终目的运营方式。我把新媒体矩阵分为协同新媒体矩阵、覆盖新媒体矩阵和联动新媒体矩阵。协同新媒体矩阵:通过同一新媒体平台,以多个账号的方式形成矩阵,用于不同用途,同时为某一主体服务,以适应这一主体对新媒体特性的多种使用方式;举个栗子:一个企业拥有多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订阅号、服务号或者微信群,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服务媒体,最终服务于该主体。覆盖新媒体矩阵:通过诸多新媒体平台不同的用户群体,针对不同属性的用户需求发布相同或者不同内容形成矩阵,增大用户覆盖率,筛选目标用户,这类矩阵大多数情况被人用作导流。导入到方便转化(变现)的媒体平台,以获取利益最大化。联动新媒体矩阵:两个或多个不同主体的新媒体平台,在某段时间内(通常是活动、互推)合作完成各自主体指标所形成的矩阵,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部分关联性,二者相互制动,扩大公众影响力,获取共赢。1.差异化运营 企业的业务不尽相同,目标人群也会有所不同,而在不同人群中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兴趣、职业、认知乃至槽点都可以是重叠的,我们搭建新媒体矩阵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这部分人能找到自己的归属。大多数用户在初期的关注,或许只是因为你的某篇文章对他有什么帮助、触动。通过矩阵,可以更好的提供用户想要的内容,也就是常说的“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引起用户的共鸣,才会愿意为你付费。2.增加覆盖人群 举个栗子:今日头条、百家号、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在这些平台上,一篇合适标题的文章,加上还不错的内容,有个几千到一万左右的流量还是比较容易的。假如一个平台的阅读量五千,如果将这篇文章推送到二十多个平台上面去,你的文章阅读量是不是也算是个“10万 ”呢。像百度、腾讯、搜狐这些平台,都有自家的自媒体平台,在百家号上发一篇文章,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到。熟不熟悉?SEO!自己家养的小崽儿,怎么会没点特权。3.互为犄角,相互推广 多个自媒体相互联动,利用自身知名度对企业品牌、活动及产品推广等造势,扩大影响力,进行二次传播,实现“1 1>2”的价值。企业怎么搭建就不多说了(因为有钱,可以任性)。对个人来说,一个人精力终究有限,一开始别去做太多的自媒体,不仅不能产生收益,还浪费大量时间。在前期你可以选择几个比较符合自身内容输出的自媒体平台。将同一篇文章分发到不同的自媒体平台,留下导流的路径,这样不仅能节省很多时间,还能提升你在某一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拥有一定影响力后,很快就能形成质变。更多好文请围观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有术(woshi-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