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是指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如何影响摄影的发展,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首先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手机已经成为信息发布和取得的主要工具,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新媒体就是信息社会的产物。
其次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受众接收新媒体信息,大多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受众可以随时通过新媒体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
再次新媒体信息发布具有广泛性和互动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的经营者可以垄断信息发布的主渠道,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且可以及时互动交流。
二、新媒体时代对摄影发展的影响
摄影在媒体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传统报刊媒体中,图片以其直观性起着文字不能替代的作用,电视则是在摄影技术带动电影兴起基础上发展的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往往以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复合形式呈现,摄影必不可少。
媒体技术发展与摄影技术发展互为作用。胶卷相机的出现,以其轻便化使摄影记者更容易的获取到新闻图片;数码相机的出现,使摄影记者更容易的及时传输新闻图片;而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新闻摄影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图片的提供者。
手机摄影出现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如果说胶卷相机的出现与完善是基于化学技术的创新,数码相机的出现与完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而手机摄影的出现与完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手机摄影从拍照、处理、发布、互动集手机于一身,形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完全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需要手机摄影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手机摄影出现颠覆性的创新是大概率事件。而数码单反相机早晚有一天像现在的胶片相机一样,成为少部分具有情怀的摄影爱好者和特殊专业摄影者的小众摄影器材。
摄影新媒体推广方法和技巧
新媒体的摄影工作室,首先拍摄照片要有新意,尝试创新的拍摄手法,让读者能迅速对你的照片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要么是感动,要么是幽默一笑,要么是倍感震惊的满世界宣扬,从摄影内容制胜,不要千篇一律的入乡随俗,这是内容为王的时代!
除了在内容上新颖独特幽默风趣之外,在运作上也要进行创新,能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推出照片内容,比如征集作品进行前后对比,比如各种提问推出照片,比如以故事讲述形式来推出照片内容,比如各种大型节日的组合风情对比内容罗列等等。
除了新媒体在内容与投放上的创新之外,还应该在运作上进行创新,跟各种户外活动进行互动,跟各种时节的公益活动互动,跟其他行业的互动等等。
讲的比较笼统,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吧!
摄影新媒体推广方法与技巧
一、拍摄角度通常是以人的视觉特征作为参考,整个取景效果也应以相对平稳的状态去呈现。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根据被摄物的大小远近随时进行调整,保持摄像机和被摄对象的维度统一。
二、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宣传片拍摄角度,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角度的不同表达意义也不同。当摄像机角度高于被摄对象以俯拍的形式,适合于大场面拍摄,这样容易表现出画面的宏大和层次感,同时增加画面立体感。
三、在实际拍摄宣传片过程中可以调整摇移速度,对被摄对象进行跟踪。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这种手法有利于给画面营造紧张、运动的氛围。
四、在拍摄公司宣传片时环境亮度、角度以及推拉摇移镜头的节奏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另外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画面细节。
注意事项:1、解说词
电视解说词应叙事干净利落,语言晓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
解说词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而是画面及同期声的概括、评价、补充、延伸和深化,以传达画面及同其声没有传达或无法传达的信息。电视解说词像一根链条,把电视画面与同期声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合体。
写作电视解说词时应尽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来解释现象、阐明道理。在论述时应透彻、深刻、富有思辩色彩和哲理。解说词切忌空话。2、表现细节
电视专题片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含理的效果,如果一部电视专题片没有激情,通篇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不会吸引观众的视线,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而要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就需要注意表现细节。因为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链接:企业宣传片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