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粉丝越多,阅读量越高,转化率才会越高,相信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按逻辑来说这是没错的,也应该是产生必然的效果的,但实际上还真不是,为什么?因为你的粉丝数虽然很多,但粉丝精准度不够,也是很难产生后续的运营结果的。假设你是做化妆品的,但是你公众号人群都是男生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群,那么你还觉得能产生多大转化率呢?诚然男生也是可以给女生买化妆品的,但是这比例有多大?这些不精准的人群自然不会经常去看你的推送文章,所以你文章阅读量上不去也就不足为奇了,不止如此它们会慢慢的不再打开你的公众号,粉丝数一直在但慢慢的就变成了僵尸粉和死粉,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因此要记住粉丝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准度够的情况下越多才越好。2、新媒体运营第二个误区:买粉丝
很多老板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新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但是一个粉丝都没有,我的新媒体从来都没有人知道过,要不要去买点粉丝?或者说,我要不要买个有粉丝的号回来?
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粉丝的价值不等于自媒体的价值!
有一个公式,可以说明你的自媒体价值:
自媒体的价值=核心粉丝数量*粉丝质量*影响力。
我们做一个自媒体,粉丝从哪里来?粉丝到底是怎么增长的?
我们计划这个月大概要增长10000个粉丝,那我们就来看一下,这10000个粉丝从哪些渠道来增长?粉丝增长规划模型
(1)自然增长量,绝对是真个版块中占比最大的。你的粉丝每天自然增长量是220个人,一个月大概可以增长6600个新的粉丝。
(2)除了自然增长量之外,还有就是在运营公众号的时候,你们一定会产生一些爆文,爆文会带来比平时比较多的增长量。你的一篇爆文能够增长500个粉丝,假如说你每周都能出一篇爆文,一个月就有4篇,粉丝增长量大概就有2000个。
(3)还有就是好的文章会引起一些渠道的转载,也会给你带来一些粉丝的增长量。有20篇文章被媒体进行转载,每篇转载的文章大概给你带来30个粉丝增长,一个月大概有600个新的粉丝增长。
(4)最后就是你的现有用户进行主动传播、帐号间的互推、渠道外推等等。根据这些数据来评估你的粉丝增长量,然后减掉每个月大概会掉多少粉丝,就可以得出你每个月大概能够带来多少新增的粉丝量。以此类推,你可以演算出一个季度、半年度、一年大概能够增长多少粉丝量。粉丝不要去买,粉丝是规划出来的。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渠道把它规划出来,不断地去优化,你的粉丝增长量就会越来越多。3、新媒体运营第三个误区:盲目发文
发文多了就一定是好事吗?实际是错误的,发帖的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传统企业在做自媒体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会想到我要多发帖,盲目地去追求数量。今天我们发帖不是靠数量取胜的,而是靠质量取胜的。不要要求发文数量,一定要把控发文的数量,同时还要注意,多去互动。
适合进行新媒体推广的节日
12月是全年话题热度最多的月份
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
12月热点营销日历
时刻准备,抢占时机!
本月营销推荐:
12月7日大雪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意味着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
关键词:寒冷、保暖、下雪、进补、御寒保暖
角度参考:
海报借势主要可以从降温、送温暖、互相关怀这些方面入手。以“节气话题 海报”的形式发布在社交媒体。
服饰品牌可以推广保暖衣物,餐饮行业可以从热气腾腾的美食入手,美妆行业以“补水、防冻裂”为重点,酒类可从“晚来天欲雪,可饮一杯无?”方向思考。
12月12日双十二
关键词:促销、狂欢、剁手、优惠
营销方向:
双十二狂欢购物节,促销、打折、降价都可以搞起来!经历了双十一,用户的购买能力打了一个“折扣”,所以双十二可以开展一些留存复购的活动,用于增加用户粘性,把用户“留在”池子里。
角度参考:
1、以“成双成对”为主题,开展老带新活动,例如利用砍价功能,让老会员在享受优惠的基础上通过口碑传播推荐新的客户。
营销功能使用建议还可以主打分销、积分、优惠_、秒杀、满减、团购等一系列营销组件。
2、临近年底,出售年货的品牌也可借机以年货为主做一波限时折扣/秒杀,以周边引流产品销售。
3、可以玩一些集字、拆礼盒,签到抽奖等小游戏,促进消费。
12月22日冬至
关键词:饺子、汤圆、保暖、温补
营销方向
冬至意味着最冷的时刻到来,可以围绕饺子、保暖做营销。朋友圈发的节气海报要提醒人们注重养生保暖,和重要的人一起吃饺子/汤圆也是不错的借势文案。
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很多品牌会把这一话题搬进海报,从而更能获得关注、引发讨论。
角度参考
1、可以结合产品提醒人们冬至的注意事项。
2、互动活动:
活动主题
1.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美食地图
2.冬至亲子小课堂
活动内容
1.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美食地图:
推出冬至定食套餐与冬至宴,并做好宣发工作,重点宣传“团圆”的主题。以诱人的美食与话题在冬至这一天将客人吸引。
冬至套餐:
根据当地的习俗与特产再自行研发一至两道适合冬至吃的菜肴。冬至套餐内容不低于9种,每道佳肴盛放在小而精的器皿中(也可以是九宫格食盒),并附上该美食的背景介绍。
冬至宴:
根据冬至宜进补的特点,酒店可以研发一系列温补养生的菜单,趁此机会可以将酒店的高端滋补食材设计进菜单。如海参固本培元、松茸抗癌强身、羊肉御寒、等等。
2.冬至亲子小课堂:
冬至是我们的传统节气与节日,有诸多关于冬至的传说与习俗,同时冬至又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是难得的可以同时将民间故事、科学知识、传统美食三者相结合的节日。
在冬至这一天举办冬至亲子活动。在活动上为小朋友讲述传说故事、讲解地理知识、一起互动游戏,一起分享美食。
12月24日-12月25日平安夜、圣诞节
关键词:会员、优惠放送、圣诞元素
营销方向:
在这个节日前一周就可以开始将自己的产品与圣诞元素进行融合,比如常见的麋鹿、圣诞老人、雪橇、苹果、圣诞帽等等,凸显节日的喜乐氛围。
角度参考:
1.品牌类:海报形式,根据圣诞的节日特点,制作与品牌相符的图文引导传播。
在这个节日前一周就可以开始将自己的产品与圣诞元素进行融合,比如常见的麋鹿、圣诞老人、雪橇、苹果、圣诞帽等等,凸显节日的喜乐氛围。
2.餐饮可以推出圣诞主题活动套餐,还可制作主题小蛋糕赠送给客人。也可以围绕“圣诞老人送礼”这个思路,为客户准备圣诞礼物之类的活动。
3.把自己装扮成圣诞老人。推出圣诞礼盒和周边。从礼物的角度出发,比如圣诞老人也是需要礼物的,结合品牌形象传递“用别样的礼物保持一颗童心”的理念。
圣诞活动小技巧
圣诞节可以搞一些简单的、低成本的小活动。最主要是方便客人参与,赢得客人的好感并且让客人主动传播。
1、火鸡饺子/苹果/圣诞节蛋糕免费送
火鸡水饺/圣诞节蛋糕,推出“圣诞限量单品”除了在店内销售,也可以在线上进行团购与外卖,同时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平安夜、圣诞节到店消费的客人。
2、揭帽赢好礼
可以在公共区域设置一个抽奖台。抽奖台上摆放数顶圣诞帽或者,每顶帽子摆放不同的礼品,比如代金券、饮料、伴手礼、纪念品等等。
平安夜和圣诞节,凡是到店消费满500元(金额按自身情况而定)即可获得一次揭帽的机会。
圣诞小礼品
圣诞节期间,预订推出的包价产品,除了享受专属折扣,还将免费获得圣诞限量版圣诞礼盒。
还可以在淘宝上采购一批印有鳌拜形象或者圣诞图案的袜子,放在床头,同时写好手写的祝福小卡片,以此来吸引年轻客群。
12月31日跨年夜
关键词:辞旧迎新、情怀、倒计时
营销方向:
跨年夜是旧的一年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借势可以从迎接新年、新年新气象入手。
以“迎新或回顾”为切入点展开话题讨论“新年愿望”、“今年最大的遗憾或者收获”,如“2022属于你的关键词”、“你的新年愿望”等方式。
角度参考:
1、情怀: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总会有无数回忆让人难忘,所以情怀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2、仪式感:设计新年活动,新的一年给自己不一样的仪式感。
3、2022年的最后一天,各种盘点,跨年是每年必定热点,也可以结合互联网的热点设计一些具有产品特色的新年签。
老规矩:
三连 邮箱
【打包】日历原图 设计包
运用新媒体进行推广的劣势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劣性对比分析
(一)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劣性分析。
(1)优点:市场基础深厚,受众数量多。相对而言,传统四大媒体早在80年代就开始风靡社会,为广大受众所推崇和喜爱。80年代报纸的广告营业额曾一度占领第一位。发展时间长,相对成熟和稳定。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四大媒体已经拥有了既定的发展线路、市场规模、业务覆盖面积、专门的技术和人员等,并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其中电视的优点可以概括为,能够通过相对固定的方式和途径,将社会信息立体地展现给广大受众群体;杂志的优点为,针对性地为部分受众提供专业的并带有较强刺激性地信息服务,是所有媒体当中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媒体;报纸能够及时、动态地提供社会信息,且便于受众保存与自主查阅;广播则是快速地利用带有强烈感染力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具有更强地便捷性。(2)缺点:传统四大媒体之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够灵活多变,程式过于固定,且本身技术发展缓慢,不能以大幅度的创新形式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二)新媒体的优劣性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一种新形势、新姿态、新技术实现市场切入,成功地剥夺和占领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市场和受众。这主要是新媒体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平台进行传播,符合当代新生受众的价值观。
(1)流动性强,覆盖面积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广,影响力更大。
(2)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模式,实现了个性化的突破。能够更加细致地划分受众,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信息。
(3)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单一的文字、图画、音视频等,还能够实现这些元素的结合,使最终的信息产物更加立体。
(4)受众的地位实现可转变。在新媒体里面,用户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这样丰富了受众群体的地位体验,增加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趣味性。
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内容过于庞杂,因此仍旧存在很多缺陷。(1)发展过于快速,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综合根基较浅,难以做到厚积薄发,因为内容上常常会出现浮夸、失真的情况。
(2)内容过多,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块,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例如:安全漏洞等。
(3)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造成媒体基本性质的转变,可能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使部分市场紊乱。
(三)优劣性综合比对及未来展望。
传统四大媒体仍旧能够占据传媒行业的主导地位,其发展和改革均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则为社会改革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同时活跃了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劣点可以实现理论上的互补。在未来的信息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将挖掘出两者的特点,继而实现两者在实践中的结合,以科技和新传媒的经验等,带动创新传统四大媒体,创造出以网络技术、电脑技术等为基础的未来高科技时代新型复合式四大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不能就此忽略了传统四大媒体,应该思考结合相互之间的优点,扬长避短,更好地使“媒体”这一事物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