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将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因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数字时代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和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好友、家人和社会群体互动,分享生活、思想和感受,也可以了解和关注品牌和企业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形成彼此的认知和影响。对于小米来说,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可以帮助其积极互动和参与用户社交交流,增进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有助于品牌推广、销售及服务等各阶段的工作。小米借助社交媒体的优势,可以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和信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根据用户反馈和意见进行产品开发、改进和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和品牌价值。小米将社交媒体的运营和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其深刻理解和把握了当前数字营销和用户互动的趋势和机遇,积极推进数字生态和品牌价值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小米品牌新媒体运营成功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们新媒体营销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传统营销理论和方法已经失效,新媒体营销理论和方法已经失效,新媒体营销作为一门独立而专业的学科正在蓬勃发展。这本书帮助我们系统的认识了新媒体营销,并从新媒体的广告投放载体、运营策略、案例解析等多角度切入,概述十分全面。 下面说下另外两个重点: 如今的新媒体广告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如何运营? 最近几年,国产手机开始崛起,华为、小米、魅族、oppo、vivo等国产品牌成为大众的选择对象。虽然经常被人诟病“饥饿营销,情怀骗人,脑残偶像赚脑残粉丝钱”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手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各自的广告创意和巨大的广告投入。 这些广告投放是如何运作的呢?企业投放新媒体广告流程的第一步,就是确认投放新媒体广告的目的。其实无论投放方式如何改变,广告投放的目的都不会变,就是为了宣传自己品牌,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客户和市场的青睐。 确定了目标以后,第二步就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定位,分析企业受众人群,选择与之匹配的广告载体。广告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创意广告不会只寻找一个载体,它需要多个投放载体的综合配套,才能有效实现投放目的。 vivo手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营销团队找准了对象。vivo将自己定位为“”潮流的引领者”,它的消费者多为90后、00后。90后和00后擅长解构事物,喜欢个性、追求潮流,讨厌传统和一成不变,爱看综艺爱追星,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信息,包括各大视频网站、博客、微信等。认清了受众人群,以及他们常用的新媒体平台,vivo营销团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而团队最终能否成功,这第三步:确定广告创意,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按着之前的步骤,广告的覆盖已经确定了,那么广告的内容对受众人群的吸引力,就是成败的关键了。 vivo的创意点就在于它把广告和综艺节目融为一体、牢牢抓住了受众的心。除了将广告投入到各大王牌综艺外,在2018年初,vivo发布了最新机型X21,并寻找彭于晏、周冬雨等各大当红明星做代言,利用年轻人爱刷微博喜欢追星的特点,当天vivo X21承包了微博首页的所有广告,包含标签广告、弹窗广告以及贴片广告,从而获得了亿级的曝光量。 这里vivo把广告投放到综艺节目、寻找明星做代言的过程,就是广告运作的第四步工作——获取广告投放入口。当然这肯定是需要成本的,新媒体广告投放的主要付费模式有三种:CPM(千人曝光)、CPA(转化成果)、CPC(点击率)。企业事先要做好成本的预算,确定在自己承担的范围之内后,搭配选择最佳的投放方式。据了解,vivo、oppo两大国产手机每年的广告费用就高达20个亿。 最后一步就是实时做好广告策略优化调整。新媒体运营者需要每天分析广告投入数据、受众反馈以及社会新动向,以便做好广告策略的调整,保证宣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这五步就是一个广告投放的完整流程,无论是什么广告,基本万变不离其宗。新媒体广告在载体平台上的投放策略,却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做出成功的企划,企业需要去了解当前新媒体时代广告的新特点:它具有 互动性,多样性和海量性 。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怎样从其中脱颖而出,就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企业还要去了解,新媒体时代广告的新特点: 精准定位,整合传播和内容为王 。 总结一下就是:企业在了解新媒体广告传播特点前提下,先确定投放目的;再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去确定受众群体,并选择与之匹配的广告载体,确定广告的创意,然后去获取广告投放入口,最后做好广告投放后的战略调整。 因为人们的注意力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网络新媒体,所以企业的广告投放载体也随之转移。传统企业转型新媒体平台, 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自建,另一种是投放 。 对于企业自建的新媒体平台,如果想要进行品牌推广,就要有官网和官方微博;如果是需要对产品进行销售,就要有包括淘宝、京东、微信商场等官方店铺;如果针对要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则要有官方微信、论坛和邮件等。一个完整的企业自建平台,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也能拉近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么大的财力、人力,去新建和维持一个完整的自建平台的,而且如果你只是要推广一款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那建立新媒体账号加以运营,就没必要了。 所以企业一定要明确,新媒体运营并非一定要自己开微博、开微信,和别人进行合作,利用别人的新媒体流量,为自己的产品引流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当年刷爆了朋友圈的 YSL 星辰口红。YSL 星辰与其他同期推出的大牌口红相比,出了给人一种“亮瞎眼”的效果,并没有什么新鲜感, 但是营销号的推荐、代购的断货宣言,网红的测评还有跟风的消费者,这四者结合在一起的宣传造势,让星辰系列一夜爆红。 这也得益于 YSL 自身广泛的合作关系。所以在 YSL 星辰系列发售前,它才可以联系营销号、代购、美妆博主还有新闻媒体来进行提前的宣传造势。这也提示我们:L在做新媒体运营时,不要把注意力只限制在微博、微信这样的主流新媒体上,还要维护不同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良好私人关系,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拿到优质资源。 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信息 传播和互动,带给人们更多便捷和自由,但有利就会有弊。新媒体信息丰富多样、难以监管,传播渠道多,扩散速度快,就会导致一些低俗的信息和网络谣言快速传播,也容易引发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就是新媒体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习惯、工作习惯、人际交往和语言环境,更严重的是,还会对企业形成致命打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问题除了靠人们自律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预防呢?答案还是新媒体,人们可以依靠各大新媒体平台,对舆论舆情进行实时管控监督。针对企业而言,一场负面舆论有可能将企业苦苦积累的口碑、信誉彻底摧毁,产生巨大破坏力。对于网络谣言和不实消息等各类负面舆情,企业官媒要及时地做出反应和澄清,同时联合各大新闻网站、公众号、营销号发布声明,从而做好舆情控制。 举个例子,2018年3月30日,星巴克迎来了一个躺枪的“危机公关”。原因是一篇名为《震惊!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我们喝进嘴里咖啡,竟然都是这总东西...》刷屏文章,为增加“星巴克致癌”的可信度,文章还引用了美国一家法院的判决,要求星巴克必须要在所售咖啡的外包装上标注“有毒”提醒。很快,整个舆论沸腾了,网上陆续出现“据说星巴克致癌”的消息。 但短短两天,星巴克公关就巧妙地将此危机化解,成功打了一场漂亮的自卫反击战。 举报造谣的微信账号,邀请权威账号丁香医生进行了辟谣;积极回应媒体,针对刷屏文章提高的“法院判据”,附上了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相关公告的图片,显然也顺水推舟地给公众做了一次咖啡到底健康不健康的常识普及。除了顺势而为,显然这次星巴克的危机公关离不开往日品牌美誉的经营,于是,大家很快就原谅了星巴克!
小米新媒体运营策略分析
初创公司在运营新媒体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确定目标受众:了解自己的目标受众是谁,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这样可以更好地定位你的内容和沟通方式,以吸引并与他们建立互动。
2. 选择适合的平台: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行为习惯,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运营。年轻一代可能更活跃在Instagram或TikTok上,而职业人士则更常使用LinkedIn。
3. 建立品牌形象:初创公司需要确定自己的品牌故事和独特的卖点,以吸引目标受众。通过传达品牌价值观、特色和愿景,建立起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4. 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创造高质量、有趣和有用的内容,与目标受众建立连接。内容可以包括行业知识分享、产品或服务介绍、用户故事等,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5. 互动和回应:与受众进行互动,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评论和反馈。这可以通过回复评论、参与讨论、开展问答活动等方式进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6. 利用用户生成内容:鼓励用户生成内容,如用户留言、用户故事分享和用户评论。这不仅可以增加用户参与度,还能向更广泛的受众展示你的品牌。
7. 数据分析和优化:定期监测和分析数据,了解受众的反应和喜好。根据数据的反馈,优化内容和运营策略,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进行新媒体运营,保持活跃度和一致性,并持续学习和调整策略,以提升初创公司在新媒体上的表现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