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提供物、提供方式等不同。体验营销主要有个性化、无形性、延续性、互动性、主观性等特点。

体验营销和服务营销

1.个性化

产品营销中强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营销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定制,而在体验营销中,由于个体存在巨大差异性,要吸引个体参与,达到互动,在营销活动设计中就必须体现较强的个性化。当然消费者也乐意为所获得的体验价值承受相对高的价格水平。

2.无形性

服务营销中服务的无形性是以商品为依托,制造商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商品和服务捆绑式销售,以达到更完善的服务,当然许多服务本身也是一种体验。但在体验营销中的无形性更强调顾客所能感受到的一种难忘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它是一种被感知的效果。

3.延续性

消费者所获得的感受并不会因一次体验的完成而马上消失,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发生消费者对体验的各种回忆等,有时消费者事后甚至会对这种体验重新评价,产生新的感受。因此体验营销的效果是长期性的,一旦消费者对体验满意,他们对企业往往产生高度忠诚。

4.互动性

在产品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用户”;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被称为“客户”;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客人”,也是体验活动的“主人”。因为体验活动必须要有消费者的参与,进而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发生一种互动行为。体验营销效果是消费者在互动活动中的感知效果。

体验营销和服务营销的区别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尤为重要,因为品牌的好坏都是口口相传,用户的体验者越来越多,你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据越来越大。社交网络和网上购物平台的兴起,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是频繁起来,也渐渐变成了人与网络机器之间的互动。没有好的页面设置,没有好的交流方式,用户是很难再你这里体验消费的。

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式营销更开放,更人性化。因为用户由被动性的接受信息或服务变为主动接受信息或服务,用户也由被“浸入”式放到一个服务区,变为在环境中主动在服务区“吸收”。

体验营销要因时、因地而展开,因为不同场景下会有不同的体验、并不是免费就不需要体验、有创新才有体验。

1.不同场景下有不同体验

多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体验才叫用户体验,其主要目的自然是设计一个让用户满意的体验效果,而用户能够感知的东西商家不一定能够感知的到。往往是细节方面的东西,对于用户的体验都很重要。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体验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同样是咖啡屋,配置了不一样的装饰与设计,用户就有不同的感受。

2.免费也要讲体验

企业之所以提供免费的服务,还是希望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时我们就要注意用户的感受,不能说是免费的服务,就不给用户一个好的体验感受,那样你的免费服务就起到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

3.有创新才有体验

如果一个商家提供的一种产品,或是一种服务,被人们熟知或是使用过,那么这种体验就不再是体验,而是一种一般的展现,体验要有创新,要有新奇,给人以不同其它产品的感受。

体验营销和服务营销一样吗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

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平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产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由于体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所以《体验式营销》一书的作者伯恩德·H·施密特将不同的体验形式称为战略体验模块,并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1.知觉体验知觉体验即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思维体验思维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3.行为体验行为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型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4.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5.相关体验相关体验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