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罐头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销量,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汕头有一罐头厂,以生产橘子罐头出名,但是剩下的橘子皮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于是便将橘子皮以九分钱一斤的价格送往药品收购站销售,但依然十分困难。他们思考难道橘子皮只能入中药做成陈皮才有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开发出“珍珠陈皮”这一新用途,可将其用做小食品。而且这种小食品具有养颜、保持身材苗条等功能。以何种价格销售这一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妇女和儿童尤其喜欢吃零食,且在此方面不吝花钱但惧怕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而珍珠陈皮正好解其后顾之忧,且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于是,他们决定每15克袋装售1元,合33元一斤,投放市场后,该产品销售火爆。
(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5分)
(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10分)
(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10分)1)答:该企业运用了“取脂定价”又称“撇脂定价”。是以高价将新产品投入市场尽快收回成本。
2)答:1,因为“珍珠陈皮”是市场以前不存在的新产品,2,而且它的目标顾客是在吃零食方面好不吝啬得妇女和儿童,3,同时它具有满足顾客爱吃零食又不容易导致肥胖的需求。所以此时选择取脂定价方法是完全符合的。
3答:不能,低价销售策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渗透定价”,它的特点是将新产品的价格定的相对较低,这样可使尽可能快速的打开市场,获取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低价可以为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对于“珍珠陈皮”这种健康、养颜、保持身材苗条、口感也不错的新产品是在没必要运用低价策略去增加市场占有率,它本身的特点和能够充分满足目标顾客需求。已经为它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它的目标顾客又是在零食花费上好不吝啬的妇女和儿童,企业实在没有必要用低价策略。(广州瀚银营销外包)
陈皮的营销策略分析
这是以前一道专升本的一道题。下面是答案:
之所以要采取这种取脂定价策略是因为:A 、“ 珍珠陈皮 ” 这种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产技术一般比较简单,易模仿,即使是专利产品也被竞争对手加以改进成为市场新产品,故应在该产品生命初期,趁竞争对手尚未进入市场之前以高价赚取利润,尽快弥补研制费用和回收投资。B 、“ 珍珠陈皮 ” 之所以敢采取取脂定价策略,还因为有如下保证: 1 、市场需求大; 2 、产品质量高,配料和包装均较考究; 3 、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以养颜; 4 、该 产品是新产品,无竞争对手。这些都为企业制定高价奠定基础。在此案例中企业不能制定低价,否则将导致利润大量流失。若实行低价,一方面既跟 “ 珍珠陈皮 ” 名不符实,让消费者怀疑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与其他廉价产品区别开来,需求量不一定比高价时大;另一方面该 产品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很快就会有竞争对手进入,采取低价根本无法收回投资等。
陈皮的营销策略有哪些
优势
(1)覆盖范围广
传统媒体无论电视、报刊、广播还是灯箱海报都不能跨越地域的限制,只能对某一特定地区产生影响。但任何信息一旦进入INTERNET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国际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在他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从这个意义上说,INTERNET网络将会是具有全球影响的高科技媒体。
(2)费用低廉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价格不菲,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INTERNET电脑网络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绝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
(3)成交概率高
广告受众对于传统媒介的广告大多是被动接受,不易产生效果。如有20万人看到了电视上的某则产品广告,但可能95%的观众没有任何兴趣,看完后马上忘得一干二净。但在INTERNET上,大多数来访问广告的人都是抱着求购的愿望而查询的,成交的可能性极高。
(4)多媒体动感
INTERNET网上广告可以应商家要求做成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广告。这是其他报刊杂志,电台广告所无法比拟的。与电视多媒体广告相比,其价格之差显而易见。
(5)迅捷性
这一点一方面指的是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指的是信息的反馈和更换。对于广告运作来说,从材料的提交到发布,所需时间可以是数小时或更短。
(6)互动性
这一点应当是普遍公认的,面这种互动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一对一的直接沟通。
(7)巨大的信息承载量
这一点同传统媒介中的纸媒介相似。只不过互联网的呈现方式不是翻阅,而是一层层的点击。
(8)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站上的广告噪音(即不同广告间的相互干扰——编者注)较低。 -----------------------缺点
(1)网络广告的覆盖率低
统计资料表明,即使在北京,网络广告的覆盖率也只是城市人口的8%,上海只有2%。其覆盖率的增长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制于计算机和电话的普及。
(2)效果评估困难
在中国至今尚未有一家公认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量化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当一个媒体不具备可评估的时候,我们从媒介作业的角度就完全有理由去质疑它的可选用性。目前对网络广告效果的评估主要是基于网站提供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公证性一直受到某些广告主和代理商的质疑。
(3)供选择的广告位有限
目前网络广告的形式不外乎“旗帜广告(banner)"和”图标(icon或button)”等,而每个网页上可以提供的广告位置是很有限的。
(4)创意的局限性
网络广告现在最常用的尺寸是468*60(或80)像素(pixel),相当于15*2厘米左右,要在这样小的广告空间里形成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广告创意,其难度可想而知。
(5)调研数据的匮乏
国内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有关网上人口形态的调研、网络消费习惯的调研、网络广告的流量监测和网络广告效果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