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通过手机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或者数据库营销就是以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顾客信息库进行长期促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是一套内容涵盖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营销的核心是数据挖掘。
简单归纳起来,营销数据库具有以下作用:(1)选择和编辑顾客数据。收集、整理顾客的数据资料,构建顾客的数据库。收集顾客的数据应包括顾客的个人资料、交易记录等信息。(2)选择适当的消费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提高反馈率,增加销量,从而降低营销成本。(3)为使用营销数据库的公司提供这些消费者的状况,应用于邮件、电话、销售、服务顾客忠诚计划和其他方法。(4)反击竞争者的武器。数据库可以反映出与竞争者有联系的顾客特征,进而分析竞争者的优劣势,改进营销策略,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增进与顾客的关系。(5)及时的营销效果反馈,可以分析市场活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法。
营销方面我接触过几个,我推荐赛诺贝斯,无论是在专业上还是创新都很前卫。
数据库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
【答案】:顾客数据库是指与顾客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数据库营销是指建立、维持和使用顾客数据库以进行交流和交易的过程。数据库营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一种借助先进技术实现的“一对一”营销,可看作是顾客化营销的特殊形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的一般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个性特点和一般行为方式;交易信息,如订单、退货、投诉、服务咨询等;促销信息,即企业开展了哪些活动,做了哪些事,回答了哪些问题,最终效果如何等;产品信息,顾客购买何种产品、购买频率和购买量等。数据库维护是数据库营销的关键要素,企业必须经常检查数据的有效性并及时更新。企业一方面要设计获取这些信息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这些信息的价值,以及处理加工这些信息的方法。
数据库营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激活
新用户的增量是衡量一个网站潜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按照用户的贡献来计算的话,用比较粗暴的方式来算,就是:人均贡献额=总的销售额/总的消费人数=总的销售额/总的注册人数/注册消费转化率。
对一个稳定的网站,他的风格、商品价格、商品品质、引流渠道是一定的,基本就确定了网站的目标群体在哪里。进一步看,网站内部的转化率(从注册激活,付款率,重复购买率)这些数据也基本都是稳定。除非你修改了一些购物流程,支付流程和商品陈列等东西,否则变化不会太大。基于这样的假设,那你的总注册人数就是个很关键的指标。(PS:如果你想不通,看看淘宝的注册用户增长和销售增长的曲线,这就是用户红利。)
当用户完成了注册时,你就有了相关的联系方式,一般的都是邮箱,有更清晰的会有电话。如果是社交类登陆的话,会更好,这样的消息推送的成本低点。新注册未产生销售的用户,一般的做法是用折扣信息来完成首单来完成。原因很简单,有时候折扣可能会让你首单亏本,但是你有了以下信息:用户的联系方式,具体收货地址(很可能就是他的生活的地方,用作区域营销用),而更重要的是首单体验,这个非常重要,就像走过一次的路,下次再走比较容易。而对整个购物流程来说,完成一次购买最复杂的地方是折扣。
二、催付
催付分两个部分,一般的购物流程分选择、支付两块:支付部分有的是从收藏开始,到购物车、到订单,有的直接从未付款订单开始。这个取决于自己的系统,只要记录了相关的数据,对未付款订单进行简单的催付即可。(如果你感觉真不够可以送点福利过去)。催付只需要控制时间即可,比如1天、7天、30天进行催付,对应不同的策略,1天只是提醒、7天送积分、30天送现金券之类。
也可以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进行催付,用户的分类就是累积消费金额较高、最近频次比较多的、单个订单金额较大的,这样对应的催付可以设置不同的现金券。催付的渠道也可以设置,比如利用聊天软件、短信、邮箱、我的账户完成。
购物车的部分是快速生成订单并完成支付,用相关的折扣券效果比较好,还可以利用恐吓式营销。比如购物车商品的提价,针对那些购买了一些特价商品的。比如下架,当有些商品库存较少时,提醒就要下架,马上要其付款。
还有个部分是是收藏列表,收藏列表一般的作用是什么?无外乎几点,1.关注的商品,想要的。2.比较,已经大体的方向,选几个商品进行比较价格,款式等。从这个里面大体可以分出几个点:类目偏好,价格偏好。有了这些点,可以做一个很牛的动作,对收藏比较多的某类、某个商品做整体促销,设计价格折扣,然后再根据目标人群再进行相关的调整。
三、分类
购买过1单的用户已经对你的网站有了基本的了解。从网站购物,到支付、收货,及相关商品的质量,有了初始印象,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用户分群营销了。基本的用户群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类目偏好。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商品偏好,这个用户只在你这个网站卖的商品,比如我比较喜欢在淘宝买小玩意,在当当买书,在米兰网买服装,每个人对每个网站买什么一般都有固定的偏好。特别是经常网上购物的。可以从网站浏览的商品、收藏、购物车、购买的商品就基本可以分析出来。
2.价格偏好。从类目的价格分布和购买、点击的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基本能分析出用户的价格偏好。还有使用折扣券的情况,积分的情况,这是利用现有折扣进行的。如果有人对商品价格敏感的,就完全可以使用运费的费用调节;运费是服务范畴,而商品是实物范畴,有很多人喜欢付10块钱的运费买20块的商品,这是买服务。而你直接30块包邮的话,他就感觉贵了。这些需要一些价格的AB测试,目的是测试用户看重的是商品,还是服务。
3.节假日偏好。这种偏好的人是比较懒的。节假日偏好只所以产生是无外乎几点:1.节假日会做一些打折,往往折扣力度比较大。2.商家会把相关的商品按照各种主题准备好,然后划分各个类型。有了这两点,商品好找,又打折,自然有很多懒人在等待。这种人往往是前两种的结合体,而刚好节假日满足了它们的诉求,所以有了这样的群体。可是商家惯用的伎俩就是提价打折,尾货处理等。运气好可能碰到商家是用流行品做引流做活动的。
四、挽留
挽留是指原来购买的用户不再购买了,对用户进行的挽留式营销。一般会有1月,3月,6月的做法,不同的品类和平台对应的时间不同,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类目和平台的用户生命周期不一样。类似淘宝服装类的女性用户一般会比淘宝服装的男用户活跃,1个月不登陆女性用户可能就流失了,男性用户可能是正常的。这个可以根据平台和类目的属性进行考虑。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大概的阈值,当超过了某个设定值后,就要做挽留措施了。挽留措施一般是推荐新品、积分使用、折扣券提醒、相关的挽留活动。对于那些平台数量比较大的,可以设置挽留用户的专区进行营销,主要方式是不同分群的用户,用对应的高质量的商品进行吸引,然后利用对应的折扣、服务等去换回,这样会比较精准。
还有比较犀利的做法是积分直接兑换现金券进行消费,积分到消费比较远,如果直接兑换现金券,会让人觉得变现,而增加粘性。想想微信红包,直接发红包导致了几百万的银行卡绑定,还是说明有这样的心理的人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