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īng shāng
【词性】动词
【释义】经营商业。
【出处】元·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但是那经商客旅做买做卖的都来俺这里吃茶。”《水浒传》第三回:“入得城来,见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軿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诸物行货都有,端的整【示【例】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要经商,他劝他丈人拿钱到上海做出口生意。”二、怎么做生意:所谓生意,就是无中生有的意念。以往自己出钱出力的创业故事早已经老掉牙了,对21世纪的新一代企业家已经不够刺激了!那些空手套白狼、无本万利的绝招才是当世英雄的独门秘笈。听到这话那些整天愁学历低、没资金的朋友是不是兴奋起来了?是的,世界就是这么美妙,这么眷顾你!毫无疑问人们会回答:房地产啊、教育啊、汽车啊、能源啊、IT数码产品啊。显然这样的回答毫无意义,因为绝大多数商人既然已在船上,就不大容易改行跳上另外的贼船;何况这些“最赚钱的生意”仅仅是使从业者更有可能赚钱而已。当有人问什么职业最好时,有人会告知你:公务员最好,上市公司老总更加好,可是你,一个出身平平的人,真的能捞到这样的工作吗?如不能,老实做生意吧,老实创业去吧。我们要的是问题的现实意义:怎样才能让商人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赚到比别人更多的钱?这是每个生意人的毕生梦想。也是一个想在自己创业中胜出的人的想法!我认为,小生意的一定的意义。不在大小,而是在于你能否做好一个生意。任何一个生意,都是一个开始。一但你决定去做一个生意,就拿出你的所有,把这个生意做好!不在于什么是好的生意,而在于,你。你就是这个生意的关键,也是这个生意的灵魂。1、不是什么最赚钱,是怎么赚钱。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往往蕴含着商业世界最大的真理。不是这个生意能不能赚钱,而是你能不能把他做赚钱。当我们成天才找生意,找方向时,忘记了一点,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生意都能做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当我们进入一个生意后,这个生意怎么做才能赚钱,怎么去调整,怎么去改良,才是这个生意的核心。别成天找赚钱的生意了,没有什么可以一本W利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最佳性价比的。生意与赌运气一样,没有什么绝对的。就是有,也没人会在这儿向你传播。2、“转=赚”,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商业特征。“赚=转”,是这个时代越来越多暴富者遵循的商业准则。你有10W元,一年做100W的生意,你只有10个点的利润,和一年做10W的生意,你有30个点的利润,你说谁赚钱多。有的人用了10W能做100W的生意,有的人,用10W只能做到10来W的生意,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人与人的不同。快速周转,时代使然。商品短缺时代,“囤积居奇”发大财,然而今天谁这样做,谁就是“傻根”;在商品过剩现金为王的最重要的发财手段就是在产品更新换代之前“快速出手,多多出手”,其中最有效的是:低价格。 过去,最有效的赚钱手段是卖高价——提高利润率。最显著的赚钱手段已变成卖低价——提高周转率。过去利润高但是最终赚钱少,因为卖得少;今天利润低但是最终赚钱多,因为卖得多。价格战曾经备受责难,那是因为它损害了尚未开窍的、遵循传统利润模式的别的厂商的利益,但毫无疑问却受到了钞票最热烈的追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和周转周期。房地产几年才能交差,保暖内衣以一年为期,餐饮业则要求每天达到多次翻台率,以月为周期的行业更是数不清楚。你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如格兰仕;可以提高品牌含金量刺激购买实现周转如海尔;你可以扁平化如美的;可以零库存如戴尔;也可以像联想用ERP。总之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你必须殚精竭虑,必须食不甘味,必须为改变资金周转率有所作为。 如果说企业的本质是执行,那么生意的本质就是周转。事实上执行和周转都是一种技巧,是技巧就有千变万化。想办法用更好的技巧让它们转得更快吧,美国GE的杰克.韦尔奇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偏远乡镇上卖干副瓜果的小摊小贩也在为这个问题犯难。从这个角度而言,韦尔奇和小摊小贩们的生意本质相同,他们有着同样的商业才智,也面对着同样亘古不变的商业难题。3、一开始,就是你的定位。一开始做生意,你就要定位好,生意就是人与人发生经济关系的事,所以一定要定位好。我认为,一定要作出正确的定位。任何人做什么生意,一开始就要定位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人与人的不同只是从事的工种不同,没有任何的高低等之分,对于一开始就单边做法的人,我是不与之作生意的。不是说你对我好我就和你做生意,也不是说要我去对你好才能做在生意。要的,就是相互尊重的关系,双赢的关系。生意要做就得按章,有规矩才成方圆。体现在尊重上就是别拿人当傻子看,这个行业是怎么对待就要给人相对称的对待,别欺生手,有一天,对方也会成为老手的。你只收到了你的所谓学费好处,收获不到别人真心。4、你要做什么人,就要站在什么角度去看起。许多人以为,只要去打打工,回来,就能开厂。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技术,就能控制核心。许多人自己认为只要多做事就能成功……其实不是的。事实是,驴拉一生的磨,也成不了神仙。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跳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多接入别人的先进思想。也要有所坚持,有一定的主见。要想当一个成功的商人,就要站定成功商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就是我的弟洁峰走前我说的:你是要去当老板的,不是要去找工作的。找工作的和当老板所要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方向与追求。5、对口。你要学会,衡量一个生意是不是合适自己的“胃口”。如不合,有可能你做下去,对你是一种伤害!你是否会去投资?你能否会去投资?你有什么优势去经营成功?你有多少资金?你自己评估好了才去行动,如还没能够对自己有个全面的,客观的评估,我建议你学多些知识,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多学一些知识,也可以从最最简单的练地摊做起!做什么,都要从“量”自己做起。成功,可以是学习他人的方法,也可以是复制他人的方式。但前提是,你要多学,你要学全面一点,不要看到了就去做。 到底生意难不难做?不难,难的是刚刚去做。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生意说白了就是如同开车一样,你说开车难吗,对于一个生手,一开始肯定是难事,可是到了你多学,多试,多想之后,多看别人,你会发现,也不难,后来,开上手了,也就如同本能一样了。 做小生意所必需具备的几点能力?量化分出来。1、算计的能力(20分)2、钻营的能力(20分)3、折腾的能力(20分)4、搞定的能力(10分)5、江湖的能力(10分)6、刻薄的能力(10分)7、现实的能力(10分) 做生意要有什么知识?1、修养:诚信、前瞻、开拓、双赢……也同时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被人尊敬的人。2、理财:不会理财存不到钱。3、一定的能力:承担一定风险的能力;驾驭团队的能力;管理人脉资源的能力;4、心态:谦虚好学的心态!5、管理6、销售7、财务8、面对挫折 在对生意行业的指标上,我们最好用这二个指标去考核:注1、什么是顺加利率?(1500-500)/1500*100%=67%毛利率(收入售价1500元-成本500)/成本500*100%=顺加200%注2、什么是毛利率?销售毛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100%(收入售价1.2元是收入,进价和经营成本加起来是1元是,毛利率是(1.2-1)/1.2=16.66%)三、什么是营销?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营销学用来辨识未被满足的需要,定义、量度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利润潜力,找到最适合企业进入的市场细分和适合该细分的市场供给品。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即市场营销(Marketing)。在某种意义上讲,谈论市场营销应该为公司做些什么,就是在谈论公司该持有什么样的最终目标和战略目的。从公司角度讲,市场营销的职能就是保证客户和消费者成为企业的中心环节。其另一职能便是指导企业决策。
故事营销案例有哪些
【篇一: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
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篇1:模仿 一个人想做一套家具,就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并动手把它锯成木板。这个人锯树的时候,把树干的一头搁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还往锯开的缝隙里打了一个楔子,然后在锯,古哦了一会儿有把楔子拔出来,在打进一个新地方。
一只猴子做在一棵树上看着他干这一切,心想:原来伐木如此简单。
这个人干累了,就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到树干上,模仿着人的动作锯起树来,锯起来很轻松,当猴子要拔出楔子时,树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
猴子疼的大叫,它极力挣扎,把人给闹醒了。最后被人用绳子捆了起来。
【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的启示】日本企业是靠模仿欧美产品起家的,但是他们在模仿中有创新,这就促成了日本经济30年的兴旺。我国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是模仿欧美企业的,但是我们在模仿中没有创新,所以如今电视、dvd等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中,这就像猴子的尾巴,一不小心就被树夹住,由此可见,模仿固然重要,但创新更为关键。
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篇2:医驼背 有个自称专治驼背的医生,招牌上写着 无论驼得像弓一样,像虾一样,像饭锅一样,经我医治,着手便好
有个驼背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他拿了两块木板,不给驼背开药方,也不给他吃药,把一块木板放在身上,叫驼背趴在上面,用另一块木板压在驼背的身上,然后用绳子绑紧。便自己跳上板去,拼命乱踩一番。驼背连声呼叫求救,他也不理会,结果,驼背算是给弄直了,人也 呜呼哀哉 了。
驼背的儿子和这个医生评理,这医生却说: 我只管把他的驼背弄直,哪管他的死活!
【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的启示】顾客的需求是多样的,顾客的偏好也是多样的,企业营销的问题是找出解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方法,并且这种产品和方法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才是成功的营销。许多企业在广告中吹嘘自己的产品可以解决什么什么问题,当顾客购买使用后却不见效果、想评理却找不到人诉说了。
故事营销的成功案例
营销唯一的专家就是消费者,怎么样才算是成功的营销呢?成功营销的小 故事 又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励志成功的营销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个成功营销小故事 营销案例一:两家小店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了百十元来。天天如此,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要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 营销解读: 给别人留有余地,更要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领地。才会于不声不响中获胜。销售不仅仅是 方法 问题,更多的是对消费心理的理解。 营销案例二: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给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掏几张票的钱,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营销解读: 忠诚顾客是靠感情培养的,也同样是靠一点一点优惠获得顾客的忠诚的,当我们固执地执行我们的销售政策的时候,我们放走了多少忠诚顾客呢? 营销案例三:羚羊与狮子 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羚羊醒来,她就知道必须比跑得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快,否则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狮子醒来,他就知道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还要快,否则他就会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就得开始跑了。 营销解读: 奔跑起来吧,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如果企业停滞不前,还沉浸在旧日的辉煌里面,那么最终的命运就是或者被吃掉或者饿死。 营销案例四:白雁落网 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 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这样反复三四次后,群雁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她们,就都去啄它。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营销解读: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的预警系统——“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下一页更多精彩“让人受益的成功营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