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现在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但是有人起有人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个工作搞钱。门槛低算是它对于“外行人”最大的好处吧。我的大学专业是学编导的,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新媒体这碗饭算是吃上了~加上我自己也是一个分享欲很强的人,在各大平台都有尝试过“搞钱”,所以今天就用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给大家浅分享一下关于现在各大主流平台发布怎样的视频可以搞钱吧~一、新手怎么入行呢?
没有相机不要紧,现在5G时代,作为新手小白有一个摄像头高清的手机就够啦,对着镜头能够自然流利地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用手机拍摄的话,注意一下几个基本要求就好了:
1)记得对焦——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可能是个“人尽皆知”的事儿,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除了我们的父母包括身边很多同龄朋友都会忽视这个问题,拍照都不会注意对焦更别提录制视频了~拍摄前记得点一下画面中心或者想拍摄的主体,这样至少能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视觉重点。敲黑板啦!希望大家都能养成随手对焦的好习惯~
2)看看水平线——很多人拍出来的画面后期看到都是斜着的,虽然也不影响视频内容,但是对于视觉效果来说,看着会很不舒服,整体的视频质感也不会很高,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点。特别是手持的镜头别拍着拍着就歪啦~
3)别手抖呀——提到手持,上次我姐发来几段她上台讲公开课的视频让我给她剪辑一下,我一接收,好家伙这手抖得,剪映防抖功能都救不了,视频素材根本就不能用。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小问题,抖一点点看不出来,但那个是你拍摄的时候觉得问题不大,等你到后期剪辑的时候,就知道看着有多难受了!要知道所有前期的工作都是为了后期能更轻松一些~
4)拍摄方式——当我们能够熟练地拍摄一段又一段视频后,就可以尝试像其他博主一样适当地利用运镜、放大或缩小等方式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别看这些“小动作”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很不一样哦~
二、小白需要具备的基础运营思路1)内容垂直度——首先在做视频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视频大致风格和内容导向。有哪些分类我就不一一阐述了吧,大家肯定也都懂。俗话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就是这个道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赛道比你日更365天都有用!如果选定了一个赛道就要努力挖掘内容,保持内容垂直度!每个平台都会给内容垂直度较高的博主推流,因为他会觉得你是专业的!宝,咱要做就做快餐时代最小火慢炖的那碗粥~
2)网络也很真实——。做新媒体的初衷一定是要展现自己最真实的那面。因为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大家不要看网上说的什么塑造人设这种说法,塑造肯定是必需的,但是塑造人设的前提一定是你本身就具有某方面的特性或者特点,然后通过对自己的塑造去挖掘、放大这个特质,从而变成你自己的“人设”。
绝不是让一个内向害羞的人要塑造成“搞笑男/女”让他讲段子对着镜头花手摇这种人设塑造哦!切记!虽然都说网络是虚拟的,但久而久之,我们还是要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呀~
三、每个平台的赚钱模式
不同的平台为了抢占资源会有不同的针对性和流量扶持,作为想要进军新媒体的我们,当然要“对症下药”啦。这里就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我了解到的流量池吧(抖音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说啦)
B站——这是个靠播放量都能赚钱的平台,可以说是视频之家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视频在上面都有合适的赛道,且大佬也很多!用户活跃度很高,开通了视频打赏等功能,可以直接收到视频的效益。此外平台对创作者也有很多流量扶持和话题互动等活动,可以根据不同主题拍摄自己的视频。新手小白别怕,勇敢冲!b站最近的创作者扶持活动
小红书——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侧重女性、分享类的开放型社区平台,之前是图文比较好做,但2020年初开始小红书也有意给视频推广流量,所以高品质、好物分享类的视频放在小红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较来说,商品的推广率会比较高。一般来说粉丝数(自然流量)达到近1w 的时候,就有饭恰啦。内容垂类的品牌pr就会来私信你了!一篇500字左右的图文佣金大概在300-500不等;如果是视频的话价格可以翻倍(具体看品牌的预算哦,都是可以聊的,但是起步价大概就这么多)小红书关于视频笔记的要求
西瓜视频——我大二暑假的时候参加了西瓜视频的一个日更vlog的活动,大概就是只要能日更28天,每条视频时长在1min以上,有完整的封面、标题等,满足这些基础要求后就可以拿到800块钱哈哈哈,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活动,但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值得大家去参与。那段时间也是狠狠地锻炼了我选题、拍摄、剪辑的能力,人总是要逼一把自己的嘛。刚开始拍摄可能觉得有点困难,但是多做几条视频之后就会熟能生巧啦。西瓜也是播放量就可以赚钱的app,它的受众群体比较下沉,对视频的整体质量要求个人感觉没有B站和小红书高,所以有很多“草根”百姓成为大V,就很适合新手小白在上面发布视频,流量也是蛮好的。赚点小钱也不难啦~今日头条——这个也是凭播放量就可以赚钱的视频平台,受众群体相对来说也比较下沉,但是也有努力在抓年轻群体的用户啦。所以这个平台对于视频质量的要求同样不会特别高,只要视频时长在1min以上,基础的视频要求达到了,发布都是有效的。我爸最近就一直在更新今日头条哈哈哈哈,因为平台会给到很多真实流量,赛道类型饱和度可能还不是很高,所以转化率还是可以的,有了稳定的发布时间后,几乎每天都可以涨粉丝,有了粉丝就有了观看量,平台还有许多方式可以让你赚钱,家人们,平台想要啥,我们就给啥。赚钱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吗~微博——目前从微博起家的博主其实很少,但是微博可以根据要求搞个小小的博主V认证哈哈哈(不难!)也算是提高自己的内容信服力吧~现在大部分博主都是借用微博分享自己的日常给大家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人设形象,后期可以建立粉丝群增强粉丝黏性。这也是矩阵思路的一点。虽然不赚啥大钱,但是有个人IP流量就好。建议是把微博当做附属app,视频做都做了,那就一起发呗,然后微博的内容可以往发展得比较好的几个平台转化粉丝,从而提高后续的转化率。
四、小总结
总的来说拍视频赚钱对于新媒体行业已经见怪不怪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以及考虑到是“新手小白”的入门操作。很多人想入门但不了解平台规则就觉得摸不着头脑,也有很多人想做新媒体但是又觉得制作视频很麻烦。友友们,熟能生巧四个字不是白说的,相信大家只要勇于跨出“拿起手机拍摄”这一步,就离搞钱不远啦~用手机拍出的短视频依然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价值哦!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搞钱梦,实现财富自由吧!
新媒体流量推广策划
当前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各大中小企业增加营收的重要途径,在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开发全国的客户,上至企业家到的实体店老板都想分一杯羹,那么怎么搞?现已成为一个摆在你们面前的难题?
很多企业都在抖音,360,百度推广,投了新媒体等广告,投了电商直通车,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很多钱都是打了水漂。
下面总结一下多年的推广经验,给到各大中小企业一些建议,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
一、熟悉产品
这是对网络推广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以前我们做推广,不深入产品,这种情况下做网络推广非常粗糙,策划的推广内容也经常是隔靴挠痒,营销能力极差。现在你必须把自己当成销售人员一样去熟悉你的产品,去了解产品的优势、劣势、特点、缺点,了解同行的优势、劣势、特点、缺点,去了解行业内的政策信息,唯有拥有健全的产品信息体系,你才能策划出营销能力强的推广内容,这样推广效果才会好。
二、重视移动互联网流量
移动互联网流量非常庞大,重视移动互联网流量就是重视这个要牢记。一些超级流量APP平台,比如社交微信、电商淘宝、地图、抖音快手视频APP等移动媒体,这些板块已经发展出超级流量APP,而推广内容无外乎文章、图片、视频,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平台,可以让你有更好的推广效果。
三、数据分析
每次投放推广完阶段性的进行数据分析,效果好的,要加强。效果不好的,要分析原因。根据投放媒体,投放时间,投放展示素材,人群等不断地进行优化,找到一个有效的投放方案,有些平台推广效果实在是因为平台的原因,要及时放弃,避免浪费太多精力在没有效果的推广工作上。
四、跨媒体推广
每一个新的平台出来,都要敢于去尝试,去挖掘平台的推广潜力,推广平台积累的多了,就自然形成了一个网络推广平台矩阵,这就是跨媒体推广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流量渠道带来流量汇聚成足够多的曝光量,必然会推动品牌知名度提升和订单量持续增加,推广效果自然就好了。
五、新媒体推广是个持续的过程
新媒体推广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天都要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做一点点,像seo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你一做就有效果,这个就是考验人的耐性。包括投放广告,无论你在哪家媒体平台也都一样,必须持续投放看待,不能今天投了没效果就不投了。电商淘宝店铺推广也是一样,投入必须是持续的。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分的一杯羹。很多牛人之所以比你成功,因为他们都在默默的努力。
现在新媒体推广已经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平面作战走上立体作战,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建设整合多媒体平台推广体系,那未来新媒体推广工作将难以为继。
新媒体把流量推广
在了解如何追热点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如何来寻找热点。热点之所以称为热点,就是它的实时性强,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热点分为常规型热点(世界杯)和突发型热点(社会型事件),但是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常规型热点是可以提前知晓的,可以预先策划的,能爆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热点查询工具知道热点的实时热度,再结合自己内容的定位,找到与自己最契合的热点来写。
明白了如何找热点之后,我们就该如何挑选热点了。
我们说的热点,往往都是一个大的事件,其中能挑选出许多大家关注的点,甚至不同的渠道,人们讨论的话题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要了解不同话题的人群特征,这样能找出与渠道属性相关的话题,最后根据受众分析和渠道特征,就能知道产出什么样的话题了。
追热点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借势营销。但这个“势”能不能借到,就看要产品与热点是否契合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热点不是你想蹭,想蹭就能蹭,并不是每个热点都能与自己产品很好的结合,还是要看产品的属性,如果是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那样只会很生硬地将产品和热点贴合,得不到好的效果不说,还会引起粉丝的吐槽,降低了用户体验。所以自己产品是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卖点能与热点结合,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