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management.mainone.com/ceo/2007-01/83078.htm*********************************************************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中华老字号药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字号已经销声匿迹,幸存下来的也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本文对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老字号广东王老吉药业通过品牌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研究,包括其品牌的定位创新、传播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后续的品牌保护延伸等。本文的研究期望能给国内其他老字号药业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做强品牌带来一些启示。我国通过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总共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餐饮、医药等行业。但据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约70%的老字号已销声匿迹,而幸存下来的大部分经营情况也是岌岌可危,经济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形成规模效应的更是少之又少。作为老字号药业之一,王老吉药业(原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蓬勃发展的一个,2003年单王老吉颗粒的销售额就达1.5亿元,加上罐装饮料,总销售额超过3亿元。从1999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王老吉药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被业界誉为老字号企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给其他老字号药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一、王老吉的历史渊源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于是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在经历了慈禧太后借助王老吉益智清神把持朝政;洪秀全广州赴考王老吉救命;太平军天京保卫战王老吉劳军;林则徐虎门销烟王老吉清热解毒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后,王老吉扎根民间。解放后,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而目前生产红色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则是通过品牌租赁形式向王老吉药业租赁了20年的品牌使用权。二、王老吉的困境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羊城药业(王老吉前身)也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排名全国中成药50强,产值1个亿,利润1000万。这辉煌的业绩得益于广东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较早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羊城药业也因此走入市场,走向全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羊城药业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并积极筹划上市,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主业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 1998年以前,羊城药业有员工520人,其中管理干部213人,占40%,这些干部是终身制的,有人无力尽责,有人无能尽才,有些部门龙多不治水,有些部门无龙治水;年销售不过5000万元,且潜在亏损近3000万元。而取得了品牌经营权的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当时也开始生产红色罐装的王老吉饮料在广东销售。但由于过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饮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三、王老吉围绕品牌的营销创新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尽管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携手加多宝公司,依托红色王老吉,王老吉药业走出了困境,让一个享有170余年历史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春光。王老吉药业之所以能枯木逢春,主要是由于其有强烈的品牌创新意识:(一)定位创新。原本凉茶是广东的一种地方性药饮产品,用来清热解毒祛暑湿。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而且在广东省,凉茶业内竞争也相当激烈,凉茶品牌黄振龙,阿贞等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由此看来,如果把红色王老吉作为凉茶卖,显然这个市场容量不令人满意。作为凉茶卖困难重重,作为饮料同样举步维艰。如果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碳酸饮料、果汁、矿泉水等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红色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障碍,加之3.5元/罐的零售价,如果不能使红色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必然在饮料市场上无法取得突破。这就使红色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就必须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色王老吉的场合多为烧烤、登山等活动,而他们评价红色王老吉时经常谈到不会上火。这些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色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再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则发现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碳酸饮料、果汁、水等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是间接的竞争者。但是王老吉能否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呢?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的中药概念清热解毒在全国广为普及,上火、祛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这就使红色王老吉突破了地域品牌的局限。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任何一个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须是该品牌最有能力占据的,即有据可依,如可口可乐说:正宗的可乐,是因为它就是可乐的发明者。对很多人而言,会认为某些国家、区域在某些品类有特别的优势,品牌应充分利用人们心智中的这种认定,将其转化为品牌腾飞的支持资源。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红色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色王老吉就会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至此,问题迎刃而解。首先明确红色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其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二)传播创新。在进行定位创新后,原有的传统传播渠道显然已经不适合这个新定位了。这就必须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为了开拓全国市场,红色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从一开始就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利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投入巨资进行宣传。这种投放方式保证了红色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了全国大江南北。在王老吉的渠道和终端地面推广上,除了传统的POP广告外,还开辟了餐饮新渠道,选择湘菜和川菜馆、火锅店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促销活动。并且把这些消费终端场所也变成了广告宣传的重要战场,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红灯笼等宣传品免费赠送。在给渠道商家提供了实惠后,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成为渠道中主要的推荐饮品。随着红色王老吉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王老吉降火功能的认可,王老吉药业也借势宣传推广王老吉的其他产品。2004年8月,王老吉凉茶进入了善于创新和本土化的肯德基店。虽然目前只是在广东范围内的200家肯德基店推出,但王老吉看重的是肯德基店把它推向全国的计划,这和他们推动凉茶全国销售的营销思路是相一致的。凉茶是岭南特有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王老吉系列产品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因此王老吉推广必须注重文化推广,绘制王老吉连环画、撰写王老吉软文都是文化营销的一部分。王老吉还借助170多年的历史树立凉茶始祖的身份,完善自己的品牌故事,并塑造配方的传统性与神秘性。王老吉赞助了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的拍摄,该剧主角即是品牌的创建者王老吉,这将利用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品牌故事导入消费者的内心。(三)服务创新。为了维持顾客对王老吉品牌的忠诚性,王老吉药业推出了以下几种计划:1、忠实消费者奖励计划。忠实消费者奖励计划是留住忠诚顾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不但能提高一个品牌的价值,同时能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忠诚得到了回报。王老吉在一些大型药品连锁店推出的购买金额积累计划或折扣会员卡,奖励那些经常购买其药品的忠诚顾客,受到消费者的热情拥戴。2、王老吉会员俱乐部。和忠实消费者奖励计划一样,会员俱乐部也能让忠诚顾客感觉到自己被重视。相比之下,忠实消费者奖励计划比较静态,范围比较小,而会员俱乐部能让顾客有较高的参与感。它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渠道,抒发他们对这个药品品牌的想法,同时还可以分享品牌带来的附加服务,真正感觉到品牌的价值。如:王老吉会员俱乐部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这里他们可以咨询、可以聊天、还可以参与不定期的活动。3、数据库营销。王老吉药业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一些药品品牌忠实消费者的资料,包括他们的姓名、住址、职业等,分析这些资料,将新产品介绍、促销活动说明,寄给那些可能回应信箱广告的人。收到广告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从而加强对品牌的忠诚度。(四)产品创新。优质产品是顾客对药品品牌忠诚的前提条件,优质的产品是优秀品牌的根基。剑桥大学企业策略计划研究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决定企业长期盈利的关键因素是被顾客广泛认可的优质产品。品质低劣的企业,平均每天丧失20%的市场份额,相反高品质产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每年按6%的幅度增加。尽管王老吉的药品质量已属上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要求其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王老吉药业总共进行了以下的生产创新:生产观念的创新,生产是为了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素质。产品创新,跟进时代步伐,推出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王老吉无糖冲剂、王老吉清凉茶(绿色纸盒软包装)、王老吉润喉糖、王老吉清润饴等系列产品。生产工艺创新,采用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离心薄膜缩、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进行生产,借助恒温、恒湿、无菌操作,效率极高。四、王老吉的品牌保护与拓展建立了优秀的品牌后,就要考虑品牌的保护以及延伸的问题了,对此,王老吉药业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1、知识产权保护--更改厂名。有着170多年历史的王老吉,始创于广州,解放前夕才迁往香港。后来,广州复办了一批传统老字号药厂,王老吉牌也在恢复之列,于是形成了穗港两地同时有王老吉品牌药品的特殊情况,并成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做技术练内功虽是做好品牌的关键,但远不是全部。现在三家不同的企业在使用王老吉商标(羊城药业,加多宝,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虽然这之间存在着合作与共赢,但长远发展下去,也有品牌认可上的竞争。比如在羊城药业,由于药品扩展本身的特点,虽然通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整个王老吉品牌的销售规模仍停留在1.5亿元左右。但做饮料,由于行业特征,却可以迅速达到甚至超过这样的规模。这其实也是很多业内关心的话题,如果别人把租用品牌做大了,喧宾夺主怎么办?作为王老吉的真正东家,随着该企业决策层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羊城药业重新启用王老吉这个在岭南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作为企业的名称,就成为该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品牌效应。羊城这个商标,在广州各行各业至少有300家企业拥有,但王老吉只有一个。改为王老吉这个在岭南家喻户晓的名称后,不但可以表明羊城药业是王老吉真正的主人,而且整个羊城药业现有几十种其他医药品种,也可大受品牌之益。2、开拓品牌的海外渠道。王老吉药业有心拓展包括港澳在内的东南亚市场,但发现王老吉商标早已被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注册,甚至在日本、法国及加拿大等市场。2004年11月9日,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变为合资企业。合资公司由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出资(增资)16888万元,占 48.0465%的股权;王老吉原来的母公司广州药业所持的股份由92.48%下降到48.0465%,剩余股份为职工持股。据了解,同兴药业海外零售和中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并在香港、东南亚拥有庞大的中药销售网络。而这与王老吉药业一直向往的中药走出国门的目标不谋而合。通过增资,同兴药业成为王老吉药业的股东后,王老吉药业可凭借同兴药业庞大的海外销售网络,扩大王老吉药业产品的销售。3、产业链的上下延伸。按照王老吉的品牌发展战略,在做大品牌的将把触角延伸到其上下游产业链。据王老吉药业负责人表示,王老吉药业有进入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医药流通等领域的计划,已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王老吉的品牌效应。相信通过这样的品牌延伸,王老吉药业能真正突破自身的发展限制,屹立于世界医药强林。五、品牌营销对老字号药业的振兴致关重要从王老吉的发展看,目前市场和营销是老字号药业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老字号的经营观念已经陈旧,需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营销问题,要解决的是品牌传播和产品问题。虽然老字号药业的产品在人们心目中认知度较高,产品质量可靠,这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但也必须根据目标细分市场开发,不断创新,不能倚老卖老,要开发适合各类消费者的产品;以前只凭口碑宣传的方法已经不能符合现代营销的要求,对此,老字号应该确立自己的品牌个性,加大传播力度。王老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是营销创新。人们的需求正在趋向多样化,社会时尚在变化,经营环境也在变化,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老字号药业才有生命力。如今王老吉已经充满信心,提出了要做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旗号,决心走向世界。它的成功,给很多尚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老字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做好老字号品牌可以借鉴以下几条途径:1、加大传播。长期以来,老字号药业主要凭借口头传播建立声誉。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品牌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现在许多老字号药业一般都属于地域性品牌,在地方上算得上是名牌,但出了自己的地盘就基本上没人知道了,因此必须改变固有的宣传模式和传播观念。例如王老吉就是通过了传播创新,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2、更新形象。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由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一个样,老字号普遍品牌老化,缺乏活力,已经越来越难以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为使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老字号可以利用现代VI、CI理论更新自己的品牌形象。为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北京同仁堂在其崇文门药店举办了为期六周的丽人养颜节,主题分别是丽人护肤周、丽人美容周、丽人养颜周……,扩大消费针对面,突出经营健康的新概念,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年轻时尚的一代。3、增加产品。很多老字号活到靠的是一招鲜。百年前是绝活,百年后不一定还是绝活。相当多的老字号今天仍旧在倚老卖老,以单一的产品来维系整个企业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很多,老字号已经失去了它的优势。4、文化传承。老字号最宝贵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于老字号药业,资本不是决定因素,而决定因素是品牌文化。老字号的品牌文化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5、品牌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字号的商标在实际中往往并不统一。不同企业拥有同一商标,这极易引发经济学上的所谓公地恶化效应。企业重名现象在全国上下俯拾皆是。像还没有更改厂名前的王老吉,一个品牌同时有三家企业在用。这种寄生现象不解决,老字号的品牌运作将无从进行。不仅仅是因为有人搭便车,更重要的是怕人倒牌子,这有待于企业来进一步理清地域性和全国性企业名称管理的关系,以实现品牌的正名统一。
王老吉品牌定位推广
王老吉品牌定位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因素:一是其自身的品牌价值,一个已逾过百年的老字号品牌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提到红色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就不得不提到“成美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原因:有资料显示,王老吉的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1.8亿元,逐步递增到2008年的105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一家叫做“成美营销顾问”的公司(下称“成美”)在背后运作。红罐王老吉是“凉茶”还是“饮料”?这很关键。2002年以前,红色罐装王老吉活得很不错,在广东、浙南地区(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但当公司想进一步扩张时,却发现一个现实难题一直没有解决———红罐王老吉是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成美开始与加多宝内部、经销商、零售商进行大量访谈,之后又聘请市场调查公司,对红罐王老吉现有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原因是“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预防一下”。而在浙南,消费者对于“上火”的担忧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成美举行的消费者座谈会上,桌上摆放的话梅、可乐都被认为“会上火”而无人问津。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发现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于是,成美向加多宝公司提交了研究报告,将红罐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广主题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加多宝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同年11月,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这一广告词已经深入人心。接下来王老的销量就开始大幅上升,到2008年已达到120人民币。第三个不得不说的就是红色罐装王老吉的母公司加多宝集团在的经营之道了,一个单一的品牌能做现在的这个状况已经是个奇迹,红色罐装王老吉的生产设备全部引进欧美最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实施从原料到消费者的全程资料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有着精锐的市场营销团队,红色王老吉不仅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现在红色罐装王老吉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全球33个国家地区取的营销权。据可靠消息2010年红色罐装王老吉的销售额度已经达到150亿人民币。
王老吉海外市场推广
当然没违法,王老吉是凉茶,凉茶当然算普通饮食品了。凉茶本身就具有清火解毒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又不是虚假宣传。 回答者: chen1945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2009-6-11 17:42
这句广告语是针对食品类的,并没有夸张其药用医疗作用,所以不违法广告法。 回答者: goddoger - 副总裁 十一级 2009-6-11 19:02
我上火了 口腔里起了一个泡 舌头也疼 喝王老吉管用吗 回答者:匿名 2009-6-11 19:25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宣传功能的广告语.王老吉就是的一种广东凉茶。是夏天必备消暑饮料,尤其是吃了火锅,麻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后更是不可缺少。 当然就是普通食品,你想当保健品别人也不干呀 呵呵 既然不普通食品,所以就没有背法律啊 回答者: xxyzl13191 - 总监 八级 2009-6-11 19:32
凉茶是普通食品!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不违背法律!不是虚假广告是实事求是! 回答者: TXYjrz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009-6-11 19:51
当然不会王老吉是一种凉茶饮料,凉茶具有清火去燥,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被称为去火饮料,没有不当成份,广告中只是突出产品效用用于扩大影响突出卖点。 回答者: 784650577 - 经理 四级 2009-6-11 19:54
不违法的、 回答者: 洛﹏尛慕 - 试用期 一级 2009-6-11 20:40
钻法律的空子。卑鄙。误导消费。 回答者: wb2cdm - 魔法师 五级 2009-6-12 00:54
《食品卫生法》第10条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物。”而中药文化自古就和饮食文化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在中药用量上把握到位,就可以在饮食中充分发挥中药药性,滋补身体。考虑到这点,《食品卫生法》对第10条作出了补充说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也就是说,某些药品也可以作为食品或者加入食品中。随后,卫生部又制订了相关规章,推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这一名单中的中药材,都可以加入普通食品中。并不违反《食品卫生法》。 参考资料: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8-d1000577591.html
回答者: kinmark - 总兵 十一级 2009-6-12 08:24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宣传功能广告语,不错,但是王老吉并非保健类饮品,因为王老吉是属于岭南文化特产,属于人们日常饮料,是夏天必备消暑饮料,尤其是吃了火锅,麻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后更是不可缺少。同时,不光在夏天,在任何时候你想喝饮料时,王老吉都是首选,因为王老吉对于一般人不伤胃,喝多了也不是很影响,其他饮料毕竟对胃有刺激性,不适合经常食用,同时任何时候怕上火均可想到王老吉,所以作为普通食品,这样的宣传不违背法律,不是功能保健品这样的宣传广告语即可,不违法。 回答者: 奇怪蜡笔小新 - 一派掌门 十二级 2009-6-12 08:52
您好!这并不违法法律。在南方,尤其是南岭地区的凉茶文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凉茶确实具有清火解毒的作用!完全可以说: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是“植物饮料”,已经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属于普通食品。长期饮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作为普通食品的王老吉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作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宣传语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 回答者: 归田亩乐山林 - 经理 四级 2009-6-12 11:12
“防上火”是中国传统的习惯说法,所以“怕上火喝王老吉”不属于“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范畴,不违背法律。 回答者: 金钻世家 - 首席运营官 十三级 2009-6-12 13:12
这句广告语是针对食品类的,并没有夸张其药用医疗作用,所以不违法广告法。 王老吉就是的一种广东凉茶。是夏天必备消暑饮料,尤其是吃了火锅,麻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后更是不可缺少。是普通食品。 回答者: 幽兰绕人 - 助理 二级 2009-6-12 14:45
王老吉是一种广东凉茶。是夏天必备消暑饮料,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是普通食品。
并不违背法律 回答者: 63960203 - 助理 二级 2009-6-12 14:58
不违法吗?加入中药材的饮品也是普通食品,这是一种强制告知而已!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时时刻刻都是相同相互的,只要在使用食品某种特殊作用时既是药品或保健品啦!不过我还是很认同食疗比药疗作用好! 回答者: shaoxiong1982 - 试用期 一级 2009-6-12 16:27
因为王老吉是一种凉茶 喝了以后身体舒服 凉快 . 不违背 回答者: 我说的123 - 试用期 一级 2009-6-12 17:13
不违背法律。王老吉凉茶是一种治疗上火的中药配方。凉茶是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因茶叶本身就有这种作用,因而称为凉茶。 回答者: 梅溪三槐 - 榜眼 十三级 2009-6-12 20:46
王老吉是一种广东凉茶。是夏天必备消暑饮料,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是普通食品,并不违背法律。 回答者: wei_wei0601 - 举人 四级 2009-6-12 20:56
因为王老吉是一种凉茶 喝了以后身体舒服 凉快 . 不违背 回答者: zzh3911 - 经理 五级 2009-6-12 22:43
王老吉是凉茶,凉茶是普通食品!
不违法。 回答者: jinwuyutu - 秀才 二级 2009-6-13 00:31
王老吉属于凉茶
具有清火解毒的作用
不违背法律 回答者: sd3000225 - 经理 四级 2009-6-13 00:54
楼主好:这并不违法法律。凉茶确实具有清火解毒的作用!完全可以说: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是“植物饮料”,已经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属于普通食品。长期饮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作为普通食品的王老吉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作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宣传语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 回答者: 王振wsen - 魔法师 四级 2009-6-13 08:30
凉茶贯彻了“治未病”的养生学理念,许多配制凉茶的原料,具有食药同源性,是凉性的,具有预防上火的作用。所以说,凉茶是饮料而非药,那么王老吉是普通食品却能预防上火是正确的,更不是违背法律。